跨越來自創新源于積累 AMD即將成為領導者
——
跨越來自創新
郭可尊介紹說,AMD公司的發展得益于創新。1997年以前,AMD的主要業務是半導體代工。1997年有了自己的研發能力,推出了速龍處理器,從技術的追隨者變成挑戰者。AMD沒有滿足于挑戰者的地位,持續不斷創新,直到推出64位處理器,從而成為處理器技術的領導者,2006年,AMD將繼續保持處理器技術的領先優勢。郭可尊說:“目前,不僅曙光公司開始在全線產品中使用AMD處理器,中國的聯想、方正、清華紫光等電腦廠商和中國的數字家電廠商紛紛拋棄了長期采用單一的英特爾處理器的戰略。AMD處理器在聯想消費電腦中的份額甚至達到了80%以上。”
創新源于積累
郭可尊認為,AMD的創新經驗有兩點。首先,必須重視新技術和舊技術的兼容性。如果拋棄現有的基礎和積累,完全從頭開始,用戶將付出高昂的代價,這本身也會影響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AMD的64位處理器完全可以兼容現有的32位系統,用戶的支持證明了AMD的正確。
其次,創新的目標必須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現在是信息社會,信息的獲取能力直接影響著生活的質量和未來的發展,不應該成為某個小群體的專用品。
另外,自主創新并非一夕之功,所以,應該有一個很清楚的創新目標,最重要的一點,創新的目標一定要提高整個國家的競爭力。AMD的經驗是:不管今天處在什么位置,不管是否處于劣勢,通過努力,最終目標一定會實現。
競爭推動創新
去年底,AMD向中國轉讓了先進的X86架構微處理器核心技術。當記者問及在轉讓的時候,AMD是否考慮過,有一天中國的IT企業會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成為AMD競爭對手時,郭可尊表示,AMD清醒地意識到,中國的IT企業遲早會成為AMD的競爭對手。
AMD作為一家“以客戶為本”的創新型公司,理念就是通過創新制造更多的競爭,從而推動社會進步。
郭可尊表示,AMD向中國轉讓的X86處理器技術,是目前美國允許出口的最高水平的技術。這項技術掌握在兩家公司手里,一家是英特爾,一家是AMD。作為其中之一,“我們有責任幫助中國推動X86技術的發展。”
據悉,AMD已經宣布,今年上半年將在上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建立研發中心,不僅為中國提供研發服務,而且將支持全球的技術開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