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DF看英特爾網絡野心
在IDF(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2009上,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敘曾呼吁,繼續探索使用創新的技術和成果,共克時艱。如今,在IDF2010上,楊敘強調,抓住智能計算和個性化互聯網時代機遇,搶占經濟復蘇增長的先機。本屆IDF前瞻危機之后的技術熱點和創新趨勢,探討產業新的增長機遇,英特爾提出了“智領先機,共創明天”的口號。而互聯計算、嵌入式軟件創新和從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擴展成為峰會的三大熱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358.htm擁抱互聯計算
●將創造虛擬互聯計算環境,實現一致的用戶體驗
●將應用拓展至其他非PC行業
“創造一個虛擬的互聯計算環境,實現一致的用戶體驗。”已經成為英特爾的新愿景。“到2015年,全球聯網計算用戶的數量會再增加10億,同時也將出現更多類型的計算設備,因此在各種設備間打造一致的體驗顯得尤為重要。”英特爾執行副總裁、英特爾架構事業部總經理浦大地在大會主題演講中指出。
本次峰會上,英特爾通過多項先進技術,展示了如何利用一個基礎架構構建通用的硬件、軟件和生態系統解決方案,從而使計算體驗與設備實現無縫協同,使用起來也更為便捷。
如今,互聯計算與個性化互聯網體驗息息相關。在個性化互聯網體驗中,帶屏幕的終端百花齊放,同時,應用、服務越來越個性化。如果要保持跨屏幕互聯網體驗的一致性,就需要統一的、可擴展和兼容新設備的架構來支撐。在浦大地看來,英特爾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個性化互聯網發展的“基石”——— 統一的架構,將所有的東西連接起來,使個性化互聯網無處不在。
然而,櫻桃好吃樹難栽。要實現互聯計算,英特爾還面臨許多困難,一方面需要軟硬件開發商、OEM廠商和網絡運營商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實現互聯計算,不僅是指PC端,還包括家電、汽車等許多行業。浦大地坦承:“有些行業確實不像PC業那樣,對IT技術的應用如此成熟。從應用的角度考慮,這些行業要復雜得多。”然而談起英特爾在互聯計算領域的前景,浦大地仍是一臉自信。
首先,移動設備正在被設計得越來越小巧,這就對與硅相關的處理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這正是英特爾的強項。其次,凌動平臺給了英特爾在該領域更大的施展空間。尤其讓英特爾方面感到興奮的是,其與諾基亞創建的MeeGo平臺在此次IDF上受到眾多軟件合作伙伴企業和軟件開發者的熱捧。作為一個基于Linux的統一平臺,MeeGo能促進便攜式電腦、上網本、多媒體電話和車載信息系統等設備之間進行無縫通信。MeeGo聯盟已拉進眾多獨立軟件開發商、消費電子企業,其中包括東軟、中標等軟件企業。
深耕嵌入式
●正大力拓展醫療設備、零售終端等中低端領域
●將推基于凌動平臺的SoC處理器
英特爾進入嵌入式領域已超過35年,比從事PC產業的歷史還長。2009年,英特爾還收購了風河系統公司,增強其在嵌入式領域的優勢。今年第一季度,英特爾面向嵌入式市場推出了高性能的至強處理器和低功耗的凌動處理器,將英特爾的嵌入式架構帶入了很多新領域。在英特爾“全面嵌入化”的藍圖上,至強系列處理器將集中于服務器領域,凌動則將全面滲透上網本、智能手機、車載信息系統、醫療系統等領域。不久的將來還要推出首款基于凌動平臺的SoC處理器。
IDF2010的第二天,英特爾高層向媒體和與會嘉賓介紹了這款面向嵌入式應用的最新SoC產品,以及旨在讓家庭和小企業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能源的最新研究成果。據了解,這款即將推出的SoC產品基于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內核,首次允許設備廠商開發與PCIExpress兼容的設備,并使該設備直接與芯片相連。
之前,英特爾在嵌入式市場主要瞄準高端產品領域,比如通信與網絡。IDF2010透露出的信息則是,英特爾正在大力投入他們稱之為“深嵌入式市場”的中低端領域,比如醫療設備、零售終端等。據英特爾嵌入式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監施養維介紹,車載信息系統、數字安全監控以及顯示設備市場都是英特爾正在拓展的領域。
施養維告訴記者,中國的一些合作伙伴去年已經在后裝汽車設備市場推出了基于英特爾凌動架構的車載信息系統。在IDF2010上,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華泰宣布,旗下一款新車的車載信息系統將采用凌動處理器和MeeGo軟件平臺。而即將召開的上海世博會以及廣州亞運會對安保的高要求,也將給英特爾在數字安全監控設備市場上分一杯羹提供機遇。
跨界新興領域
●向汽車、數字標牌、家用電器、個人醫療等新興領域拓展
●需要應用創新、融合創新
以前,在各種場合,英特爾談論的都是PC產業。然而在今年的IDF上,英特爾開始把一些前瞻性的應用模式推向市場,提出除了傳統計算機產品、新興聯網設備和軟件的創新,還將帶動跨平臺的娛樂、信息服務等的創新。
英特爾方面介紹說,IDF2010的贊助商和參展商數量達到120多家,其中有30多家是首次參展IDF。這既彰顯了英特爾所倡導的合作創新的強大號召力,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隨著英特爾架構的擴展和個性化互聯網的延伸,以及IT行業和非IT行業的合作日益緊密,英特爾正在不遺余力地向新興領域大舉拓展。這些新興領域包括汽車、數字標牌、家用電器、個人醫療等。
2009年,英特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曾表示,英特爾的優勢在于芯片制造和架構兩方面,英特爾將結合這兩方面的優勢,拓展相鄰業務領域。歐德寧講那番話時,傳統的PC領域市場容量已經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而3C融合的新興領域正在成為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今天,從大環境來看,很多國家都在聚焦產業轉型、經濟結構變化和創新型經濟。云計算、個性化互聯網乃至三網融合都將給英特爾帶來巨大的創新和產業機會。“以前我們談3C融合,現在講的是更大的融合。”楊敘對本報記者說。
然而,對于此前總在引導市場需求的“老大”英特爾而言,在跨入新興領域之后,更需要做的是應用創新、融合創新。對此,楊敘強調:“只有進行更廣的產業鏈合作,才能整合成一個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IDF2010期間,英特爾推出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就是其與華泰汽車、藍星科技和紅旗軟件的攜手之作。這也許正是英特爾未來在新興領域的發展方向。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