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出臺
生物發電項目成“軟肋”全行業虧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632.htm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木材及森林工業廢棄物;二是農業廢棄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業有機廢棄物;六是動物糞便。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質能約占14%,在不發達地區占60%以上。全世界約25億人的生活能源的90%以上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的優點是燃燒容易,污染少,灰分較低;缺點是熱值及熱效率低,體積大而不易運輸。直接燃燒生物質的熱效率僅為10%~30%。
目前,國外的生物質能技術和裝置多已達到商業化應用程度,實現了規模化產業經營。以美國、瑞典和奧地利為例,生物質轉化為高品位能源利用分別占該國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6%和 l0%。在美國,生物質能發電的總裝機容量超過10000兆瓦,單機容量達10~25兆瓦。巴西實施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乙醇開發計劃,目前乙醇燃料已占該國汽車燃料消費量的50%以上。目前全球風險投資關注的技術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油、生物質能發電,以及農作物秸稈和畜禽養殖場糞便資源的綜合利用等。
近年來,隨著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的不斷深入,我國各地也在積極開展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國家電網公司在新疆阿瓦提、山東巨野、內蒙古赤峰、遼寧黑山、河南扶溝投資建成五個生物質發電項目,一期工程為一臺1.2萬千瓦級生物質直燃發電機組,每臺機組總投資約1.3億元人民幣。按年運行6000小時計算,將年消耗農林廢棄物約10萬噸,年發電量約0.72億千瓦時。秸稈收購、加工、運輸等方面,每年可為當農民增加收入約2000萬元。 湖北省第一個生物質發電項目京山縣凱迪生物質發電廠的一期工程2臺12兆瓦機組已經正式并入國家電網。
截至目前,我國共批準了100個左右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成30多個,總發電量40萬千瓦/年。然而幾年下來,生物發電項目幾乎全行業虧損,達到持平的寥寥無幾。
規劃將對核電項目國產化率作出規定
2010年1月28日,以溫家寶總理掛帥的中國國家能源委員會成立,其規格之高超出業內人士的預期。隨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委負責人相繼表態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其中加快發展核電,提高核電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是一個重要方面。業內人士表示,核電發展的加快將為核電設備公司和相關投資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周鳳起認為,核電發展之所以受到各方重視,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過度依賴煤炭,新能源比重過低;另一方面,相比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核電技術目前最為成熟、穩定、環保,且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數據顯示,2009年前11個月,我國核電行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4.1億元,毛利率為47.33%,利潤率為41.46%。
有關專家認為,良好的盈利空間將提高各方投資核電的熱情。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會提高未來核電的整體裝機容量,并且對核電項目建設中的國產化率等內容作出規定。
由于核電設備具有政策性強、技術門檻高,投入資金量大的特點,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我國核電建設的加速將主要利好少數實力雄厚、掌握核心技術的大型企業。
電網建設成為推進新能源發展的關鍵環節
周鳳起對記者說,正在迅猛發展的新能源遭遇電網規劃建設滯后的尷尬,電網成為推進新能源發展的關鍵環節。
國網能源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風電并網規模可以達到1億千瓦,其中一半就地消化,還有一半要通過跨區大電網輸送到更大范圍內消化。 而如果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1.5億千瓦,則必須進一步加大調峰電源的建設規模,增強區域電網間的聯網強度。風電大規模、高集中開發和遠距離、高電壓輸送所帶來的電網技術和經濟問題更為復雜,是世界性問題,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尋求技術經濟效益最優的解決策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