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出臺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出臺

        作者: 時間:2010-04-06 來源:電氣中國 收藏

          風電發展重點是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和特許項目招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632.htm

          據悉,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成為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周鳳起告訴記者,雖然都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但是由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階段不同,目標也有所不同,“風電的目標是市場規模力爭突破上億千瓦,而太陽能發電則力爭突破目前的起步階段,爭取上千萬千瓦。” 中國風電[0.91 1.11%]項目未來發展潛力大。2009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新增1200萬千瓦,新增量位居全球第一位,預計2010年的風電裝機容量新增量還將在1000萬千瓦左右,但同比增速將稍有回落,主要原因是電網的瓶頸難以短期內解決。

          中國將如何有序的發展風電?國家能源局與可再生能源司處處長梁志鵬表示,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風電發展的重點將是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和進行特許項目的招標。

          對于制約風電發展的風電上網電價,梁志鵬表示,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也將有所涉及,同時相關的政策還將繼續討論和研究。

          電網瓶頸難以短期內解決,造成目前很多風電項目尚未盈利。由于風電項目盈利受電網制約,瓶頸不是單個企業所能突破的,因此目前投資者青睞的是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日前表示,目前,中國各地新建立的風電設備生產線,大部分都是整機設備生產,但其關鍵的零部件幾乎全部需要進口。中國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實際上只是一個組裝工廠。要嚴格控制風電設備制造產能的低水平擴張。現在我國已經可以批量生產1.5兆瓦的風電設備,以后主要鼓勵成本更低的3兆瓦、5兆瓦的風電設備。

          葉片是風機制造企業群雄爭霸的熱點。專家預測,隨著葉片市場供需緊張的緩解,葉片行業將經歷從紛亂到寡頭、從短缺到均衡、從暴利到薄利的過程,市場將形成數個1000套以上規模的制造商,這些企業將獲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而其他廠商將逐漸被邊緣化。目前,我國的華銳、金風科技[35.22 0.20%]在全球風電設備制造商的排名不斷上升,已經進入全球前十強。

          2010年1月中旬,國家能源局正式確定取消“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超過70%”政策。周鳳起表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經歷五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行業龍頭,產業鏈布局也是全面打開,并不會因為這樣的政策取消而發生逆轉。”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將由此進入全面競爭時代,行業內企業將遭遇優勝劣汰的洗牌過程。

          太陽能發電有賴于政策和規劃推動

          行業未來投資的收益牽動眾多投資者的目光。2008年、2009年太陽能行業的大幅下滑吞噬了大量投資。2010年太陽能產業雖從谷底回升,但是否真的進入上升通道?

          周鳳起表示,中國2009年太陽能電池產量估計達到410萬千瓦,占世界太陽能電池總產量的40%。如果新能源產業發展計劃出臺,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目標預計將達到2000萬千瓦。周鳳起解釋,原來的太陽能發電規劃目標偏低,最近一兩年形勢發展太快,目標需要調整。目標值的“井噴”,和行業近一兩年的飛速發展直接相關,由于光伏發電等各項技術的進步,使得發電成本有所下降,因而新能源比重有了提高空間。目標值增加后,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將是對于沿海地區光伏設備制造業的“過剩”困境給予紓解。金融危機后,由于國際市場的萎縮,95%以上依賴國際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受到極大影響。

          太陽能光伏應用有賴政策推動。以德國為例,從2001年起,德國政府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資金補貼力度逐年增加,同時鼓勵中小企業研發節能型建筑材料;2009年2月,德國又進一步改善了在這方面的貸款條件。周鳳起介紹,隨著中國啟動國內市場,中國太陽能的發展前景亦十分樂觀。2020年中國太陽能發電量要達到2000萬千瓦的目標,意味著平均每年以200萬千瓦的速度遞增。

          針對目前中國太陽能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梁志鵬認為,目前國內光伏市場尚未開啟,而國內市場一經啟動,將達到數十萬千瓦的規模。除了之前公布的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屋頂光伏發電每瓦補貼20元的政策之外,在近三年的時間內,還將建設一批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對太陽能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隨著全球對再生能源應用的關注上升,以及國家宣布減排目標和對再生能源的政策鼓勵,大型和超大型光伏并網電站的建設將呈現井噴現象。

          由于中國光伏企業生產電池所需多晶硅近50%需要進口、98%的光伏電池市場在國外,因此,一些生產商和投資者更關心未來應該做哪些策略調整。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生產成本再下調,2010年整體太陽能電池價格仍將呈現向下走勢,國內光伏企業應該適當控制發展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同時,“走出去”是國內光伏企業做大做強的途徑。

          據了解,四川阿波羅太陽能科技責任公司準備在德國建設一座年產300噸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材料的工廠。賽維LDK、中能、中盛光電、無錫尚德、CSI阿特斯、浙江昱能等企業,也在歐美投入了巨大精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大多數有影響的企業幾乎都是民營經濟,而且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沒有得到政府過多的政策關愛前提下取得的。



        關鍵詞: 新能源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望都县| 德安县| 长汀县| 武功县| 阜新市| 南靖县| 南召县| 盐津县| 井陉县| 丰原市| 泰来县| 睢宁县| 江陵县| 电白县| 祁阳县| 弋阳县| 北安市| 伊宁县| 儋州市| 奉化市| 宁蒗| 天全县| 三门峡市| 方正县| 专栏| 柘城县| 宝坻区| 北碚区| 通化县| 云安县| 收藏| 海伦市| 新津县| 高清| 承德市| 泰和县| 邵阳市| 县级市| 喀喇沁旗|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