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出臺
針對業界有關2010年能源需求回升、供求可能再現緊張的擔憂,張國寶表示,2009年我國預計凈進口煤炭近1億噸;雖然山西等地進行的煤炭資源整合對產量有一定影響,但目前在建產能仍有8億噸,2010年進口仍會保持相當規模,煤炭總體供應量不會下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632.htm盡管2010年中國的能源供求相對寬松,但是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經濟復蘇的機遇、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在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步伐不斷加快,政府政策的天平開始向新能源行業更多的傾斜,新能源這個朝氣蓬勃的行業正充滿了新的機會。2010年的諸多機遇中,涉足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者將會進一步感受到該行業的崛起之快。有人認為,隨著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2010年將成為中國的新能源元年。
有專家預測,除了幾乎壟斷中國傳統能源行業的國有企業正在將觸角伸向新能源的各個領域之外,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新能源行業也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201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規劃了一個有關2010年新能源的藍圖:在新能源領域,制定專項規劃,建立準入標準,引導多晶硅、風電裝備等產業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有序發展,編制重點技術推廣專項規劃和推薦目錄。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態,2010年中國將積極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做好政策指導和試點示范。有關風電、光伏發電的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也有望在近期出臺。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定調2010年金融配套政策。其中,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信息網絡、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在2010年獲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2010年新能源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強在新能源、節能減排以及循環利用行業深耕細作,實現新能源產業經濟的良性循環。而政府將會建立一個怎樣的新能源市場機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很快出臺
在前不久國家能源局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張國寶針對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2010年能源形勢等問題指出,在控制煤炭消費過快增長的同時,國家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廣受關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都在緊鑼密鼓進行。
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等部門組成的部際協調小組春節前成立。部際協調小組將確定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發展重點領域、主攻方向和產業區域布局等重大部署,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據悉,在政府有關部門于2009年11月提出的信息產業、生物科技等七大新興技術領域中,新能源最有可能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從而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在世界范圍內,法國的電力需求有80%來自核電,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到40%,對比來看,它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比中國更強勁,所以中國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轉而發展新能源。”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新能源專家周鳳起告訴記者,與其他技術領域相比,新能源最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求。
工信部某官員告訴記者,新能源與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路非常吻合,“哥本哈根會議后,工信部把發展低碳經濟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由于新能源行業發展與政策扶持力度密切相關,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在總量和比重上確立多大盤子,備受關注。
這位官員還表示,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更加強調實踐層面的操作性,一旦該規劃出臺,一系列新能源基地的選址都將有望明確,并將在近一兩年內,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動下,密集推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