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全球基站出貨超50萬個 領跑下一代移動
在這一環境下,華為一方面加強對客戶的客戶(終端用戶)體驗的關注,對所部署網絡的性能“要求比運營商更高”。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幫助運營商長期演進和節省運維投入的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863.htm針對未來運營商所面臨2G/3G/LTE同時運維的趨勢,華為2007年即投入SingleRAN的分析與開發,通過將各種制式移動網絡的全面融合,使運營商用一套無線網絡系統就能同時提供2G/3G/LTE多制式服務。不僅解決了運營商“多團隊運營多網絡”、網絡運維成本高、網絡升級不便的難題,更進一步簡化網絡結構、保護建網投資,實現面向未來網絡的平滑演進。
據介紹,西班牙電信旗下的O2德國是第一家部署SingleRAN解決方案的運營商。在此之前,O2德國的網絡面臨很多問題,覆蓋不佳、網絡性能不好、運維成本高等。部署SingleRAN解決方案之后,O2用一張網實現了2G/3G的覆蓋,網絡性能、話務量和數據業務流量都大幅度提升,網絡商用后O2的收獲很大。
“2009年,華為新獲得的合同都是采用SingleRAN解決方案的,包括幾個LTE的商用合同,客戶對此非常認可。”萬飚稱,SingleRAN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未來無線產業發展的趨勢,這比獲得多少個新合同意義更為重大。
不做“霸主” 華為領導者心態蛻變
近兩年來,華為業績的攀升,在歐美高端市場上站穩腳跟,在ITU、3GPP、3GPP2等國際標準組織擔任多個小組領導職位,成功塑造了自己“行業領導者”的形象。盡管如此,華為的心態是否已從挑戰者角色轉變過來?
“華為還是有追求的,不會做‘霸主’。”對此萬飚表示,“我自己覺得一個產業很難一家獨大,所以我們還是要開放合作,這樣產業才是健康的。我們也愿意將觀點分享給整個產業,期望在未來與主流供應商一起合作協同,把餅做大。”
同時他更宣稱,華為不會陷入惡性價格戰:“任何東西要做成功,一定要有相應的商業模式來支撐,需要產業鏈各方賺到合理的利潤,以支持下一步的發展。如果都只顧賺錢、沒有投入,最后受害的將是運營商客戶。”
2008年以來華為開始就發布電信業趨勢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無線白皮書等,華為自評這也是從領導者角度觀察產業的轉變體現:“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領導者,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能夠預見產業趨勢,并且這些觀點和想法要能滿足客戶。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
萬飚指出,未來3到5年內全球仍有15億用戶要解決打電話的需求,而數據業務的流量將在數年內以上百倍的速度在增長,頻譜資源越來越珍貴。采用融合建網的方式,打造可盈利的移動寬帶是運營商的必然選擇:“一張網實現多種制式的網絡覆蓋,2G網絡可以用于解決話音需求,3G/LTE用來承載數據業務,而Refarming(頻譜重整)技術則可幫助運營商實現頻譜資源的重用,降低成本。”
此外他還將行業競爭比喻成高手下棋,稱要像圍棋高手一樣“走一步看十步”。華為有個理念為“用未來的技術做現在的產品”,即對客戶需求提前預見、提供有一定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比如華為的SingleRAN。據透露,“比LTE更具前瞻性的技術”華為也已開始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