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MOS技術實現pH-ISFET
——
關鍵詞:離子敏場效應晶體管;CMOS工藝;自對準;體效應
中圖分類號:TP2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53X(2004)12-0056-04
A Integrated pH-ISFET Sensor With CMOS Technology
YANG Zhen1,2,YAN Yong-hong1,QI Liang-jie1
(1.Dept. of Applied Physics,Hunan Univ.,Changsha 410082,China;
2.Suzhou-CAS IC Design Center,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SFE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a method integrating the ISFET and signal process circuit realized in an standard CMOS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complementary ISFET/MOSFET pair can eliminate temperature drift and Si substrate bulk effect, which proves it is a suitable readout circuit for ISFET integration.
Key words:ISFET;CMOS technology;self-aligned;bulk effect
1 引言
離子敏場效應晶體管作為測量溶液離子組分及濃度的敏感元件,相對當前應用于醫療診斷檢測的離子電極選擇技術(ISE)具有體積小、全固態、低功耗和便于集成的優點[1]。鑒于目前各類傳感器的研制趨向于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將ISFET傳感器的敏感單元與信號讀取電路集成于同一芯片也就成為了業界對此類傳感器的研究熱點。ISFET器件與MOSFET結構極其相似,而CMOS工藝已經成為微電子工業的主流制造工藝;因此,利用CMOS技術,便可實現ISFET與信號處理電路及其他敏感單元的陣列集成。
2 ISFET器件結構及電學特性
ISFET是離子敏感、選擇電極制造技術與固態微電子學相結合的產物。最初,此類半導體器件由MOSFET改良而成(金屬柵或多晶硅被離子敏感膜代替)[2], 比較兩者結構如圖1所示。
使用時,離子敏感膜和電解質溶液共同形成器件的柵極,溶液與敏感膜之間產生的電化學勢ψ,將使FET的閾值電壓VTh發生調制效應,使溝道電導發生變化[3]。選取不同的敏感膜可以檢測不同離子的濃度(如K+,Na+,Ca2+,Cl-,H+,Br-等)。目前研究最為成熟的是對H+敏感膜的研究,通常選取的材料有SiO2,Si3N4,Al2O3或Ta2O5等[4],都能對溶液pH值的變化產生比較靈敏的響應。
以Si3N4為敏感材料的n溝道ISFET的VTh受pH影響的表達式為[5](暫時忽略襯底體效應的影響)
(1)
而n溝道MOSFET的閾值電壓為
VTh(n)=φES--2φf (2)
上述兩式中,φES為與電極相連的電介質與半導體之間的功函數;Qss是絕緣體與半導體界面的單位面積的表面態電荷密度;Qsc是半導體溝道耗盡區域單位面積的電荷;φf是體硅的費米勢;S是pH敏感層的靈敏系數。此外,pHpzc是ISFET絕緣層零電荷的pH值。盡管ISFET與MOSFET閾值電壓不盡相同,但是相似的物理結構決定了兩者具有相同的電學特性方程[5]。
當工作于飽和區時
Ids= (Vgs-VTh)2 (3)
當工作于線性區時
Ids=β[(Vgs-VTh)Vds-Vds2/2] (4)
3 ISFET器件的CMOS工藝實現
采用多晶硅柵的“自對準效應”定義FET結構的源漏區是標準CMOS工藝的主要特征。通過對ISFET器件與MOSFET器件的結構比較,可發現前者的柵極只是在氧化層(SiO2)上淀積一層敏感膜(而沒有多晶硅),這就限制了CMOS工藝的使用。多年前,研究人員就已經提出了以CMOS工藝實現ISFET器件的方法[6],但是都必須對標準的CMOS工藝流程作進一步的改進,除需要增加“掩膜版”外還必須改變工藝環境,這就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最近,J.bausells提出了一種借助未改進CMOS工藝實現ISFET器件的方法,仍舊使用多晶硅的自對準效應定義源漏區,但保留“多晶硅”并使其與金屬層相連作為懸浮電極,而頂部的敏感材料借助這種“懸浮柵”結構與“柵氧”相連,橫截面如圖2 。
由于氮化硅(Si3N4)或硅氧氮化合物(SiOxNy)具有很低的過孔密度,因此,在CMOS工藝中,被采納用作鈍化保護層。在本設計方案中把Si3N4作為H+敏感層淀積于器件表面的敏感窗口區域。采用上述“懸浮柵”結構,Bausells制作了五種不同幾何形狀的ISFET器件[1],并對閾值電壓做了測試比較,發現漏源區呈“叉指狀”的器件能夠在較小的區域范圍內獲得到較大的跨導。因此,“叉指”形狀的器件成為本設計所采用的結構形式,如圖3。
因為n溝道器件比p溝道器件具有更高的電荷遷移率,因此本設計是在p型硅襯底材料(100晶向,電阻率為8~12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