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高端攻略:謀轉型調布局促融合
C優化布局的輝煌發展前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243.htm整個天府新城以100米以內的高層建筑作為城市背景,建成成都首個超高建筑組群;未來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區域,建筑風格將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力爭打造成與 “上海浦東新城”、“天津濱海新城”、“杭州錢江新城”、“廣州珠江新城”齊名的新城……天府新城作為成都以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的南部科技商務城,將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數字娛樂、商務、物流等產業。今后,這里不僅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地,更是成都開放、時尚、國際、宜居的一座新城·天府新城城市建設將定位于“科技城南”、“商務城南”、“國際城南”、“時尚城南”、“宜居城南”五種“風味”。
依據規劃,天府新城位于成都的科技商務中軸線——天府大道兩側,包括高新區南部園區的站南組團和大源組團,總用地面積37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6000萬平方米,就業人口60萬人,其中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20萬—30萬人,總居住人口達60萬人。
“天府新城僅僅是我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一個具體縮影”,市經委工作人員介紹稱,根據我市《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高新區將是我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區域。
按照規劃,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空間布局概括為“一個核心區、兩條產業帶和四個聚集區”。“一個核心區”,即以成都高新區為核心區域,輻射周邊武侯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和雙流縣的電子信息產業主體發展區。“兩條產業帶”,即分別是以成都高新區為主要聚集區,連接武侯區、青羊區、金牛區、都江堰市的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帶;以錦江區紅星路沿線連接武侯區科技一條街沿線及音樂街區的數字創意及信息服務產業帶。“四個聚集區”,即分別是以成都高新區(西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聚集區、以成都經開區為核心的電子元器件聚集區、以雙流航空港開發區和新津工業園區為核心的光伏光電產業聚集區、以成都高新區(西區)為核心的平板顯示聚集區。
根據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12年,在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優勢領域的價值鏈高端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務市場為主線,以軟件與集成電路設計為核心,以電子信息產品與集成電路制造為基礎,技術創新與信息技術改造有機結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良性互動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年銷售收入299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0%,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帶動成都經濟增長、結構升級的戰略性、先導型支柱產業。到2017年,把成都打造成為世界軟件名城、全國一流的信息服務業基地和中西部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強市。
據介紹,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步實施,龍頭引領的趨勢正在形成,產業聚集度不斷提高。但是,“各個子產業內部、各個子產業之間相互借力、合作共贏的機制仍然欠缺;企業技術創新及技術改造的源動力不足,對產業發展的驅動力不強,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缺乏企業品牌和拳頭產品”——根據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具體情況,下一步我市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力推進。
加快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主要產業結構調整。在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過程中,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鎖定了集成電路制造、新型顯示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領域。隨著英特爾上海工廠封裝測試移至成都、成芯8英寸芯片代工業務拓展、京東方4.5代TFT—LCD實現量產等重大項目的落成,2010年成都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將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展現勃勃生機。
重點項目促進核心競爭力增強。2010年,將有21個重點技改項目、18個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竣工,同時,中國建材0.5毫米液晶玻璃基板項目的開工建設無疑將為成都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注入新的血液。隨著創新驅動良性循環的形成,產業將逐漸步入新一輪快速發展。
瞄準產業高端加快發展。2010年,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對新興產業的新要求,瞄準高端產業、高端產品,力爭引進12英寸晶圓制造生產線,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前期工作,構筑和完善高端產業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