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高端攻略:謀轉型調布局促融合
拐點自英特爾公司2003年入駐成都開始。2003年8月,英特爾公司在對上海、蘇州、深圳、西安、成都5個城市進行長達兩年的考察和比較后,最終選擇在成都建設芯片封裝測試廠。引進了英特爾公司大型芯片封裝測試工廠,帶動了一大批知名集成電路企業聚集成都,使成都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引進了全球主流通訊企業,以及全球主流軟件企業,使成都成為全國五大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之一。打造國家級通信樞紐得到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的支持,預計5年內,三大巨頭將有近500億元投資落地成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243.htm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以承載內需、承接產業轉移為當前發展重點,成都正創造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不斷優化產業承載環境。
近年來,成都在全市工業企業領域,積極推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實現企業的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阿里巴巴入駐成都聯手企業,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馬云說,將在成都復制的“新阿里巴巴”,不僅阿里巴巴B2B要來,淘寶要來,支付寶要來,阿里投資也要來,“我們在西部是綜合性的發展,我們希望到成都來,建立西部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本身的發展,則體現在重大項目推進順利,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定位進一步深化。來自市經委的數據顯示:
在重大項目方面,2009年重大項目共49項,1—10月實際完成投資128.5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14.77%,15個項目順利實現投產,9個項目處于加緊建設之中。除了京東方之外,還包括:
成芯公司。8英寸芯片生產廠二期項目已于5月竣工,形成了月產5萬片8英寸0.35—0.1微米IC芯片產能;1—10月出貨超過6萬片,實現銷售收入979萬美元。
富通光通信。光纖預制棒項目10月竣工,形成80噸/年光纖預制棒、320萬芯公里/年光纖產能。
天威硅業。3000噸/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8月底竣工點火,目前正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天威新能源。光伏產業項目一期于3月竣工,4月試產,產能快速提升,10月份產量為9.52MW,實現100MW/年電池生產能力。
成都天馬微電子4.5代TFT—LCD、成都虹視等正加快建設。
國內首條0.5毫米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中國建材4.5代液晶玻璃基板項目一期工程已于8月份正式開工。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成都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正加快由傳統電子工業向現代電子信息產業轉型。2009年,成都市列入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的創新項目41個、技改項目43個。24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順利推進,逐漸顯現出龍頭企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集成電路制造、新型顯示、光電光伏、LED照明、汽車電子、航空電子以及種類繁多的新型消費電子促使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快速成長、聚集。
素有中國電子行業晴雨表之稱的中國電子展(CEF),于8月份首次登陸成都,國際國內400余家企業參展,展位總數突破500個,成都天奧、亞光等近30家企業參展。10月,第十屆西博會上:亞洲最大的計算機代工制造巨頭富士康簽約投資10億美元設立成都產業基地,IT巨頭思科與成都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投資設立合作綠色實驗室、展開智能城市合作項目,西門子全球IT運營中心項目簽約落戶成都高新區。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對于國際巨頭的吸引力持續不減,國際國內產業地位初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