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產業鏈缺失 LED企業大多是“搬運工”

        產業鏈缺失 LED企業大多是“搬運工”

        作者: 時間:2009-12-29 來源:LED環球在線 收藏

          產業大多是在做“搬運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216.htm

          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協會高級工程師譚章騄認同這樣的說法,他甚至形象地稱,東莞目前的產業大部分還是在做“搬運工”的活,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只是在做這個產業的下游,中上游的芯片、襯底、外延幾乎沒有涉足。這樣造成的最嚴重的后果就是,上游資源被控制,失去了定價的主動權。

          “如果上游企業不支持,企業自己又生產不了,就只能去國外購買。”徐冰說。

          “產生這樣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做出來的品牌,都是空架子,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競爭力,涉足不了產業中上游的相關項目,所以今后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要做有支撐的品牌。”譚章騄說,東莞的企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產業配套、政策支持都不錯,關鍵就在于能否吸引足夠的資金進行投資,“如果單靠企業自己投資幾百萬元,建一個實驗室,是解決不了本質問題的”.

          他認為,從整個產業鏈來看,核心技術占到整個產業鏈利潤的一半,而加工成芯片又是一半利潤里的一半,就等于說加工芯片的利潤僅是整個產業鏈利潤的1/4,而長期以來東莞就是以這1/4的利潤跟別人拼土地、拼人力、拼環境。“東莞的這種芯片總裝廠很多,做的就是‘搬運工',未來,企業還是要掌握高新技術、核心技術,借助現在的優勢,在人才和資金兩方面想辦法,找突破口。”譚章騄說。

          購買外國方案引發價格戰

          目前,全市從事LED照明技術及產品生產經營的企業不過區區60家。僅從數量上來講,與全市數萬家企業總數相比,整個產業實在有點微不足道。按道理說,企業不多,生意應該很好做。但徐冰說,東莞LED產業競爭很激烈。

          之所以激烈,是因為一些不具備研發條件、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也參與到LED產品的制造中。沒有技術怎么做?徐冰說,企業可以出錢向國外的LED企業購買方案,利用國外企業的方案進行生產。這樣做的結果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是外觀有所差別而已,但在客觀上卻降低了LED產業的準入門檻,也讓行業陷入拼價格的惡性競爭中。

          徐冰說,其實企業購買方案的風險很高,做到一定批量后,如果國家政策有變,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無法應對,會“死”得很慘。他還預計,2011年LED行業將迎來大洗牌,有很多企業會垮掉。

          企業雖然購買了方案,也可以生產LED產品,但始終位于產業鏈的下游。徐冰說,這也是廣東LED產業的通病,企業的生產制造大量集中在中下游的和應用上,中上游尤其是上游相當薄弱。以襯底為例,東莞能做襯底的就只有中鎵半導體公司,而這家公司也剛剛起步,投入生產還要一段時間。

          梁鳴娟對此表示:“我們不會去生產LED芯片,因為這些核心技術大多被境外公司所壟斷,技術上很難突破。就算勉強研發出東西來,也不會有什么市場的。質量不過關的話,你賣的價格只有人家的1/10,人家也不敢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ED 封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凤冈县| 沽源县| 历史| 宝应县| 集安市| 清原| 广丰县| 利辛县| 张家口市| 望奎县| 镇沅| 铜川市| 柘城县| 新乡县| 沂水县| 兴安盟| 黄冈市| 开阳县| 乌兰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波密县| 彰武县| 沂源县| 砚山县| 民丰县| 高阳县| 浮梁县| 霞浦县| 广宁县| 大悟县| 蒙阴县| 大余县| 巴彦淖尔市| 宝山区| 宜川县| 冕宁县| 丰城市| 开鲁县| 安塞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