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成臺灣科技業公敵 前十大科技公司均拼不過
臺灣《商業周刊》日前撰文稱,三星像糖果也像毒藥,從來沒有一刻像今日,它能夠全面影響臺灣的電子科技股,讓張忠謀、郭臺銘與施崇棠等人,都必須找出一套抗星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142.htm臺灣前十大科技公司拼不過一家三星電子,三星已成臺灣科技業公敵?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三星像糖果也像毒藥,讓臺灣LED類股1年漲3倍,但也讓鴻海市值一夜之間消失350億元(新臺幣,下同)。從來沒有一刻像今日,它能夠全面影響臺灣的電子科技股,讓張忠謀、郭臺銘與施崇棠等人,都必須找出一套抗星策略。
在臺灣,“三星是所有人的對手,三星幾乎是什么電子產品都要做,”12月8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公開表示。
今年以來,臺灣前十大電子公司都與三星產生競合關系,“不是敵人,就是客戶。”因此,你手上的電子股股票隨時都可能因三星而波動;今年LED類股大漲三倍,是因為三星;鴻海股票市值曾一天縮水385億元,也是因為三星。
在全球,11月份的《華爾街日報》評論:“三星在手機應用軟件的布局,也成為蘋果電腦、微軟與Google的新挑戰,”“2020年,這家企業還將挑戰沃爾瑪,成為全球第一大企業。”
三星,從來沒有一刻像今日,靠所有人這么近!即便在金融海嘯后,三星的規模仍急速擴張。它是今年唯一營收逆勢成長的半導體業者。
現在,“所有人都在(三星的)天羅地網里。”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說。
對臺灣產業的沖擊
三個證據,點出三星的改變。
證據一,規模大增:三星2008年營業額已超過新臺幣3兆元,比臺灣半導體雙雄加上面板五虎的營收還多,并逼近全球最大資訊廠商惠普。
證據二,市值大躍進:今年三星市值一度高達1202億美元(約合新臺幣3兆5千億元),超越半導體龍頭英特爾;但去年三星的市值僅是英特爾的六成而已。
證據三,產業布局既廣且深:三星除了面板與DRAM都已稱霸全球外,液晶電視、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內存,用于手機與消費性電子產品)也摘下世界第一;手機市場占有率更已是世界第二,超越摩托羅拉。
臺灣的兩兆雙星產業,最先陷在三星的“大網”里。
在面板業,11月14日,群創與奇美的合并購記者會,“李在鎔(三星集團前會長李健熙之子)明天一定會送E-mail給我,我很清楚。”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談完合并購效益后,特別補充了這兩句話,因為此合并購案將讓臺灣面板業團結起來,與三星抗衡。
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臺灣面板業節節敗退,三星卻順勢吃下約24.5%的市場占有率,成為冠軍。即便郭臺銘整合群創、奇美,穩住17%的市場占有率,“但后面還有硬仗要打,”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說。
關鍵就在中國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面板市場。如果明年韓國的三星跟樂金(LGD)8.5代面板廠一舉登陸,即時供貨給當地品牌廠,而臺灣仍無法登陸,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估計,2015年,中國大陸、韓面板廠的產能利用率將超越九成,臺灣最高則僅為七成,這低于七成的產能利用率將會讓臺灣面板業再度面臨虧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