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業需重點突破 企業實力仍待提升
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一環,芯片設計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中國IC設計企業受惠于中國這一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以及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在2009年上半年取得了讓全球羨慕的9.7%的增長率。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IC設計企業經過調整,持續壯大,正在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IC設計企業的市場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國內,參與全球競爭的廣度和深度有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493.htmIC設計面臨更大挑戰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IC設計企業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但是并沒有改變當前的全球產業格局。我國IC設計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不高、產品檔次低、競爭力不強的現實也沒有根本改變。相反,后危機時代國際同行創新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有可能給我國企業帶來更大的壓力。
中國IC設計企業充分發掘“危”中之“機”,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出現的困難,無疑值得欽佩,也說明了中國IC設計企業正在快速成長,今后一段時間可望在全球產業格局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應該看到,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的影響有限,一些期望的變化,例如全行業的優勝劣汰、市場秩序整頓等,并未真正到來,因此,短期內行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可能性不大。事實上,由于基礎薄弱,我們也未能充分利用本次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在關鍵產品上產生重大突破,在戰略市場上有明顯斬獲。在全球經濟逐漸步出危機陰影的時候,我國設計企業應高度關注如綠色能源、醫療健康、環保減排、消費類電子、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興戰略產業,瞄準關鍵技術,早準備,早動手。
芯片設計因為其自身的技術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因此企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強,在國家經濟刺激計劃、國家科技計劃等的支持下,容易避開外界的影響,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但是,中國IC設計企業的基本功還不夠扎實,不少企業強烈依賴工藝技術的進步和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進步,開發同樣性能的產品則需要使用比別人先進兩代的工藝,產品的競爭力有限。中國企業產品定義的能力還不夠高,創新性產品少,很多企業仍然在奉行跟隨戰略,重復開發、低價競爭的現象相當普遍。此外,我國IC設計業領軍人才數量不足。過去10年,大量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使得我國的芯片設計人才數量和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們的企業還大多處在創業初期,尚未出現一個數量和質量都能滿足需求的企業家群體。
整合之路困難重重
中國IC設計企業眾多,但總產值還不如國際上一家大型的Fabless(無晶圓廠房)公司。為此,幾年前行業提出了整合重組的戰略。整合重組是國際上Fabless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盡管整合重組是一種市場行為,但政府也應給予鼓勵和支持。
盡管數量眾多,但我國的很多IC設計企業的日子過得很艱苦,而整合重組的步伐卻很緩慢,付出的社會成本極高。究其原因,一是受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影響,企業的并購在西方是很正常的業務,卻被我們賦予太多的擬人色彩,“被并購等同于失敗”的觀念根深蒂固,“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思想十分普遍,既使企業已經成為“植物人”也不肯放棄。二是我們的企業大多還處在初創階段,企業家群體還沒有出現,企業家素質尚未形成,企業的目的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這個思想還沒有建立起來。三是政府雖然鼓勵整合重組,但是在政策層面上沒有出臺鼓勵企業間并購重組的有力措施。四是缺少一支專注于整合重組的投資基金。所以,中國IC設計企業間的整合重組之路還十分漫長。
不過,最近國內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因素,部分有實力的企業開始考慮并著手實施企業的兼并重組,可以期望在一段時間后,這一工作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