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來最艱難時刻!傳英特爾考慮剝離制造業務!
在8月初公布了糟糕的財報及財測,并宣布全球裁員15%、削減資本支出(到2025年削減100億美元資本支出)、暫停每季派息之后,英特爾正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
8月30日消息,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公司正與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等合作,以幫助該公司渡過56年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
英特爾與這些投資銀行探討了諸多潛在選項,例如分拆產品設計與晶圓代工業務、取消某些建廠計劃等。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一直在就各種可能性提供建議,其中可能還包括潛在的并購。
報道稱,一些可選方案預計會在今年9月召開的董事會上提出。消息人士透露,除非逼不得已,否則英特爾不會想要分拆晶圓代工部門。在此之前,該公司傾向較溫和的做法,例如暫緩部分擴張計劃。
早在今年6月,英特爾就曾宣布組織架構重組,旗下制造業務(包括現有的自用的IDM制造及晶圓代工業務(IFS))未來將獨立運作并產生利潤。而在這種新的“內部代工廠”模式中,英特爾的產品業務部門將以與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與外部晶圓代工廠類似的合作方式與公司制造業務集團進行合作。
英特爾表示,新的模式提供了超過數十億美元成本節約的巨大固有商業價值。英特爾將把基于市場的定價的模式擴展到其內部業務部門,為他們提供與公司外部客戶相同的確定性和穩定性。英特爾將保持其產品組和技術開發團隊之間的親密關系和深度聯系,保持其作為IDM的競爭優勢。新模式還通過有效地創建業界第二大代工廠(按內部客戶的產量計算)為 IFS 業務提供了助力,允許外部客戶建立英特爾的內部規模并降低流程風險。
英特爾預期分拆制造業務后,2023年可以節省 30 億美元成本, 2025 年將節省 80-100 億美元成本。并且,基于這種模式,英特爾2025年還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代工收入將超過 200 億美元。同時,設計部門毛利率也將提升至 45%、營業利潤率為 20%。
不過,英特爾目前分拆制造業務,還只是組織架構上的調整,依然都還是在英特爾體系內,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分拆到集團體系之外,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資,將持股比例降至50%左右甚至更低。
顯然,從目前來看,英特爾并不希望制造業務完全脫離出英特爾體系。畢竟先進制程芯片制造技術是英特爾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發展晶圓代工業務也正是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IDM 2.0”戰略的一大核心內容。
據CNBC報導,基辛格8月29日在德意志銀行的加州科技會議舉行爐邊談話時坦言,過去幾周真的很難熬(difficult few weeks),“我們尊重市場的批評,公司會勇于面對挑戰。”
基辛格說,AI掀起的熱潮、導致旗下服務器業務表現疲軟,對此英特爾仍在努力應對。不過,他對未來感到樂觀,稱“我們已看到終點線。”基辛格表示,英特爾很快就會發布新一代的AI PC處理器“Lunar Lake”,這將是“史上最具吸引力的PC處理器產品”。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