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成電路,又有新動作!
10月12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四部門印發了新修訂的《上海市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管理辦法》,集成電路被再次提及。
辦法提出,面向本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等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建成一批服務支撐能力強、運行機制新、具有較強產業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的功能型平臺。
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上海市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最高、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涵蓋了從芯片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全產業鏈。根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最新發布的《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白皮書》,上海名列前五位、已經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眾所周知,當前,上海已將集成電路列為先導產業之一。而近期成立的上海嘉定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嘉定科投”),亦將目光瞄準集成電路等領域。
據嘉定科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樊珠介紹,公司將聚焦集成電路、汽車“新四化”等“3+1”重點產業和未來能源、未來材料等“2+2+1”未來產業。將堅持兩端發力,一方面“投大、投強、投成熟”,推動高能級產業項目落地;一方面“投早、投小、投成長”,挖掘具有硬科技特點的種子期、初創期項目。
截止目前,上海嘉定科投以“母基金+直投”模式運作,規模超100億人民幣,撬動超1000億元社會資本,逐步形成了“竹林效應”的基金生態,并且已投資了滬硅產業等多家半導體企業。
目前,上海集成電路領域聚集了逾1200家行業重點企業。不僅擁有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國內頭部晶圓代工廠商,還有紫光展銳、韋爾股份、格科微、復旦微、瀾起科技、晶晨股份、東芯股份、普冉股份、概倫電子等一批IC設計廠商,在封測領域不僅擁有本土紫光宏茂、晶豐明源等,還引入了安靠等國際大廠,在半導體材料領域,上海擁有滬硅產業、上海新昇、上海新陽、新傲股份、超硅半導體等一批知名企業,在設備領域亦擁有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至純科技、萬業企業等。
圖源:全球半導體觀察根據公司半年報整理
2020—2022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快速擴張,從2020年的207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000億元,年均增長率20.36%。2023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銷售額3250億,同比增長了6.4%,今年上半年更是實現超過20%的銷售增速。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