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1全球五大晶圓廠設備制造商營收同比下滑9%!
6月21日消息,近日,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五大晶圓廠設備 (WFE) 制造商的營收同比下降了 9%,原因是客戶對尖端半導體的投資延遲,但 DRAM 需求強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影響。
在這五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當中中,ASML 和東京電子的營收分別同比下降了 21% 和 14%。與 2023 年相比,應用材料、泛林集團和科磊的營收均下降了個位數。
不過相較上一季,ASML營收衰退26%,科磊營收衰退5%,主要因為客戶調整先進節點產能;應用材料與泛林集團營收則持平,而東京電子則受惠于DRAM與NAND需求強勁,營收成長18% 。
2024 年第一季度,五大 WFE 制造商在中國的收入同比增長 116%,這主要是由于 DRAM 出貨量增加。物聯網、汽車和5G等應用領域的中端關鍵和成熟節點的強勁需求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年底。
由于 NAND 支出增加以及人工智能日益普及帶來的強勁 DRAM 需求,2024 年第一季度前五大 WFE 制造商的內存收入同比增長 33% 。由于客戶對尖端半導體的投資延遲,代工部門的收入同比下降 29%。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 Ashwath Rao表示:“2024 年第一季度存儲收入大幅增長,表明該領域開始好轉,并在 2024 年下半年實現更強勁的復蘇。盡管短期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們預計復蘇將在第二季度繼續,并可能在下半年回升。雖然第一季度的訂單量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由于近期美國的補貼和 2025 年 2nm 技術的加速,我們預計未來幾個季度的訂單量將保持健康。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健康的技術轉型和芯片制造商的首要任務。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服務器中人工智能的采用將推動工具制造商的收入增長,而戰略投資可能導致 2024 年毛利率略有調整。這為 2025 年行業趨于穩定后強勁反彈奠定了基礎。”
關于中國市場,Rao 表示:“2024 年第一季度對中國的銷售額增長抵消了其他地區收入的下降。中國一直在加大對 DUV 設備的投入,并創造性地將其用于一些領先節點,例如多重圖案化等技術。”中國芯片制造商目前的重點是提高該國的芯片制造能力,并培養不受外部控制和西方供應商的技術獨立性。
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2024年全年營收將較2023年增長4%,而2025年營收同比增長預計將達到兩位數,增長動力來自前沿邏輯和代工廠產能增加、生成式AI和高性能計算(HPC)等應用,以及終端芯片需求的復蘇。
另據The register報道,Gartner 半導體和電子團隊副總裁分析師 Gaurav Gupta表示:“在我們最新的(2024 年第一季度)WFE 預測中……隨著存儲生產商增加支出,2024 年 WFE 收入將增長 1.9%,2025 年將增長 7%。在所有不同情況下,我們的 2024 年第一季度 WFE 收入也低于 2023 年第四季度。不過,總體而言,2024 年將略高于 2023 年。”他指出,這是由于存儲晶圓廠商支出復蘇所致。
Gupta 補充道:“通常情況下,第一季度是 WFE 銷售的季節性疲軟季度,因此與 2023 年第四季度相比出現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通常第四季度是 WFE 銷售回升的時候,而對于 2023 年而言,由于擔心專家的控制和限制,中國的大量購買也推動了 WFE 的銷售)。”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