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地震對晶圓代工及DRAM產能均無嚴重影響
4月5日消息,針對3日早晨中國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的7.3級地震,最新的消息顯示,本次臺灣403大地震大多晶圓代工廠都位屬在震度四級的區域,加上臺灣的半導體工廠多以高規格興建,內部的減震措施都是世界頂尖水準,多半可以減震1至2級,這也使得此次地震對于臺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相對較小。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調研顯示,從本次地震對于半導體廠商造成的影響來看,幾乎都是停機檢查后,迅速進行復工,縱使有因為緊急停機或地震損壞爐管,導致在線晶圓破片或是毀損報廢,但由于目前成熟制程廠區產能利用率平均皆在50~80%,故損失大多可以在復工后迅速將產能補齊,產能損耗算是影響輕微。
根據臺積電昨晚針對地震發出新聞稿指出,在強震發生后的10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超過70%,新建的晶圓廠(如負責生產3、5nm的晶圓18廠)的復原率更已超過80%。雖然,部分廠區的少數設備受損并影響部分產線生產,主要機臺包含所有極紫外(EUV)曝光設備皆無受損。
不過臺積電也強調,該公司已有資源到位以加速達到全面復原,且已在持續復工中,臺積電也會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將繼續密切監控并適時與客戶直接溝通相關影響。
在DRAM方面,以位于新北的南亞科技(Nanya)Fab3A,以及美光(Micron)林口廠受地震影響相對較大,南亞科技該廠區主責20/30nm制程的產品,最新制程1Bnm正在開發中;美光林口廠與臺中廠為DRAM重要生產基地,內部系統已將二個廠區合而為一,目前已有最新1beta nm制程的投片,后續也將有HBM在臺灣生產仍需數日時間完全恢復運作,其余廠區多半在停機檢查后陸續復工。力積電(PSMC)、華邦電子(Winbond)等均無恙。
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包含Fab2/3/5/8等多座6英寸及8八英寸廠、研發總部Fab12,以及最新的Fab20寶山工廠均位在震度4級的新竹。其中僅Fab12因水管破裂造成部分機臺進水,主要影響在尚未量產的2nm制程,因此評價短期營運不受影響,但可能因機臺受潮需要新購機臺,造成資本支出小幅度增加。其余廠區在停機檢查后已陸續復工,暫無重大災損,而其余廠區個別有人員疏散或執行停機檢查,現均已陸續恢復運作。
目前產能利用率較高的臺積電5/4/3nm先進制程廠區,未進行人員疏散,停機檢查已在震后6~8小時恢復90%以上運作,影響仍在可控范圍。CoWoS廠區方面,目前主要運作廠區龍潭AP3及竹南AP6,事發當下立即進行人員疏散,停機檢查后發現廠務冰水主機有水損問題,但廠務系統多有備援設施,評價不影響運作,已陸續復工。
此外,聯電(UMC)一座6英寸廠及六座8英寸廠均位在新竹,另有一座12英寸廠位在臺南,以90~22nm量產為主;力積電包含12英寸DRAM與8英寸、12英寸Foundry皆位在新竹苗栗一帶,其中DRAM以25/21nm制程利基型產品為主;世界先進(Vanguard)共三座8英寸廠位于新竹,一座8英寸廠位于桃園。上述廠區多半在人員疏散、短暫停機檢查后陸續恢復運作。
編輯:芯智訊-林子 來源:TrendForce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