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搞了個“星鏈”?

《一種星間鏈路構建方法及通信裝置》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一種星間鏈路構建方法及通信裝置,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第一衛星接收第二衛星的星間鏈路創建消息,星間鏈路創建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種:第二衛星的地址、第二衛星的衛星編號;第二衛星的地址根據第二衛星在第二地面投影軌跡的投影位置確定的;若第二衛星與第一衛星滿足星間鏈路匹配規則,第一衛星創建第一衛星與第二衛星之間的星間鏈路;其中,星間鏈路匹配規則是根據至少一種以下參數確定的:第二衛星的地址、第二衛星的衛星編號。通過該方式可以在地面共軌跡星座中建立星間鏈路。
《一種衛星網絡路由方法及通信裝置》專利提供一種衛星網絡路由方法及通信裝置,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第一衛星獲取地面設備的目的地址,目的地址是根據地面設備當前接入衛星的地面投影軌跡確定的;其中當前接入衛星為地面共軌跡衛星鏈中的衛星;地面共軌跡衛星鏈中包括多顆在地面上的投影軌跡相同的衛星;第一衛星根據第一衛星參數和目的地址向地面設備發送數據,第一衛星參數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種:第一衛星的地址、第一衛星的星間鏈路信息以及第一衛星是否與地面設備直接通信。該方式在路由時,基于當前接入衛星的地面投影軌跡進行路由編址,且基于衛星參數與路由編制向地面設備發送數據,可提高路由效率,減少衛星的數據存儲量,且第一衛星參數是靈活變化的,可靈活調整路由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衛星網絡路由方法及通信裝置》中提到,“地面終端設備可通過5G新空口接入網絡,將5G****部署在衛星上,通過無線鏈路與地面的核心網相連。同時,在衛星之間存在無線鏈路,從而完成****與****之間的信令交互和用戶數據傳輸。”
這項技術就是華為的衛星上網技術,與馬斯克的星鏈技術類似。
星鏈(Starlink)是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于2014年提出的低軌互聯網星座計劃。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互聯網服務,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并從2020年開始工作。據有關文件顯示,該公司還準備再增加3萬顆,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2022年5月22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Starlink衛星互聯網服務又取得了階段性的測速結果,結果顯示該服務下載速度達到了301Mbps。
2023年12月22日,星鏈全球用戶數量突破了230萬。
2023年8月29日,華為Mate 60 Pro手機突然開售,華為在Mate 60 Pro上首發了衛星通話功能,使其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
2023年11月20日,在重慶召開的首屆明月湖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活動中,華為6G首席科學家王俊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華為已經完成在LEO再生衛星在軌測試驗證,并且測試結果十分不錯,下行吞吐最高 660Mbps,上行最高 135Mbps。
這個網速相當于我們平時使用的百兆帶寬的網速,要知道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目前的網速也就300~500Mbps左右。
隨著中國星網及G60星鏈的****組網,以及華為等通信巨頭加入測試,衛星產業正處在極速擴張階段。中航證券認為,在2023年及“十四五”未來幾年中,衛星通信產業潛在市場空間有望達到每年250億元,整體市場增速有望迎來歷史提速拐點,提升至15%以上。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