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力招募海外芯片人才!
#頭條創作挑戰賽#
據三位知情人士和路透社對2019年至2023年期間500多份政府文件的審查顯示,在美國對大量科學家進行調查以及中國停止推動“千人計劃”(TTP)兩年后,中國以新的名稱和形式悄悄恢復了類似的引才計劃,作為加快其技術水平的更廣泛使命的一部分。
三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路透社首次詳細報道了此次重組后的招聘活動,提供的福利包括購房補貼和300萬至500萬元人民幣的簽約獎金。

中國在各級政府開展人才項目,目標群體包括海外華人和外國專家。根據國家和地方政策文件、網上招聘廣告以及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的說法,TTP的主要替代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監管的一個名為“啟明”的項目。由于這個問題的敏感性,這位人士和其他人一樣要求匿名。
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發布規定限制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在中國或為中國公司從事先進芯片的開發和生產。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商務部都沒有回應有關啟明的問題。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中國此前曾表示,通過千人計劃進行海外招聘,旨在建設創新驅動型經濟,促進人才流動。
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啟明計劃從科技領域招聘員工,其中包括半導體等“敏感”或“機密”領域。與之前不同的是,該獎不公布獲獎情況,也不在中央政府網站上,消息人士稱這反映了該獎的敏感性。
一些文件提到了啟明和火炬,火炬是科技部的一個長期計劃,專注于創建科技公司集群。據兩位知情人士和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啟明還與地方和省級政府的招聘計劃以及中國芯片公司在政府支持下的招聘活動同步進行。
“外國對手和戰略競爭對手明白,獲得美國和西方的頂尖人才往往與獲得技術本身一樣好,”美國政府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發言人迪恩博伊德在被問及中國人才招聘計劃時說。“當這種招募產生內在的利益沖突或承諾時,就會給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帶來風險。”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國問題分析師尼克?馬羅(Nick Marro)表示,通過人才流動遏制知識產權泄露是困難的,因為這種努力“有可能演變成帶有種族歧視的政治迫害”。
根據政府智庫中國信息產業發展中心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報告,中國的芯片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但今年面臨約20萬人的短缺,包括工藝工程師和芯片設計工程師。
路透社無法確定啟明計劃或相關計劃招募了多少專家,但根據路透社對政府文件的審查,已有數千人申請。
美國官員說,雖然在美國挖人并不違法,但如果大學研究人員在接受美國政府資助進行研究、非法分享專有信息或違反出口管制的同時,沒有披露與中國實體的關系,就有可能違法。
路透社發現,自2022年以來,中國平臺知乎和領英(LinkedIn)上發布了十多則啟明招聘廣告。
今年3月,獵頭公司杭州聚齊科技在學術社交網站ResearchGate上發布了一則廣告,招聘擁有頂尖大學博士學位和財富500強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士,幫助中國企業招聘5000名海外研究人員。
官方文件顯示,在中國各地,省級和市級政府都在為招聘活動投入資源。
其中一項倡議是由浙江省政府發起的“鯤鵬計劃”,該計劃于2019年啟動,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浙江日報》在2022年6月報道稱,該計劃旨在在五年內吸引200名科技專家,目前已經招募了48名。
根據溫州市政府2022年人才政策報告,在溫州,當地政府對每位鯤鵬專業人士的投資可高達2億元人民幣,包括個人獎勵、啟動資金和住房。
浙江大學的期刊在2021年報道稱,“鯤鵬”獎的獲得者之一是畢業于劍橋大學的浙江大學教授狄大偉,他的研究重點是半導體光電器件。
根據2021年湖州市的一項指示,在浙江省湖州市,向啟明推薦候選人的雇主,如果這些人被錄用,可以從市或區政府獲得最高150萬元的獎勵。
兩位知情人士說,一些中國科學家,尤其是那些擁有外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的科學家,擔心加入中國政府的人才計劃可能意味著放棄國際機會或成為美國調查的對象。
這些知情人士說,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專家將在中國芯片公司的海外業務中擔任職務。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