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華碩蘇州廠超過百人遭“裁員”!
7月28日消息,近期華碩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系統事業群將分為消費、商用(含原消費型Desktop桌機及AIO一體成形電腦)與手機三大產品部門。但是有華碩員工爆料指出,華碩PC業務原本主要包括中國臺灣及蘇州團隊,但是在新的組織架構中,蘇州華碩的很多人員已經沒有了位置,許多中國臺灣籍工程師或中國大陸本地工程師被裁員,有超過百人受了波及。
據媒體報導稱,有蘇州華碩員工寫信給負責電競部門的主管張仰光,信中描述“3年疫情期間,受疫情封控影響,臺灣的研發人員無法出差,蘇州研發人員在疫情爆發3個多月就開始疫情感染、強制隔離的風險,去各地出差,參與每個專案測試………”。但“很多人整合到服務器部門,卻必須接受降職等、降薪等不合理條件”等工作的情況。
據臺北市勞動局則表示,從6月開始傳出華碩要整并消息,有持續掌握華碩的資遣和大量解雇通報狀況,但從6月截至7月27日,數據為6~8月公司資遣通報8人,理由是工作無法勝任,與整并重組沒有關系,至今也沒有提出大量解僱通報。
對于相關員工投訴爆料的內容,華碩官方并未回應。
臺北市勞動局表示,經與華碩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聯系,并未獲知整并或優離(提前退休)人數,也無法證實要裁掉100人這數字。勞動局說,不想接受調職方案,沒地方安插,又不接受優離,那公司一定資遣,若員工認為有爭議,可以到勞動局申訴,申請勞資調解,保障權益。
華碩兩位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許先越6月15日曾低調召開媒體說明會,說明華碩的組織調整,將在7月1日正式生效。
胡書賓表示,華碩相當重視員工及同仁的溝通,舉行至少四場溝通會議,新事業單位主管也會花一至兩個月時間,來回顧整個事業規劃,隨后認真思考最適合的組織規模。
“一個組織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要有隨時因應的危機感,并隨時審視組織內部的營運競爭力和即戰力,”胡書賓說,組織改組并非只看短期、而是看中長期競爭力及品牌價值,希望最終達成品牌使命。
胡書賓坦言,PC業務增長備受沖擊,為此將系統事業群劃分為消費、商用(含原消費型Desktop及AIO)與手機三大產品部門,共同驅動未來成長,是為發揮最大綜合效力,整合不是為了裁員,而是為了優化營運。
胡書賓當時信心喊話,強調華碩的營運仍處于成長擴張階段,有多達600多個職缺,只是事業單位的調整過程中,有些同仁會有異動,這600多個職缺也是受影響同仁的轉調空間,“找不到職能發展匹配的員工數,我們覺得是相當少的,”胡書賓說。
編輯:芯智訊-林子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