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nm流片中!龍芯確認下代CPU性能將達市場主流水平
導讀:4月10日消息,龍芯中科確認正在流片中的龍芯3A6000單核性能將達到市場主流產品水平。
圖:已經量產的龍芯3A5000
芯片大師進一步得到知情人士的確認,預計將在下半年完成流片的龍芯3A6000新產品部分性能指標有望追上12代Intel酷睿i7。
根據龍芯官方此前發布的白皮書顯示,龍芯3A6000的設計水平可對標AMD Zen2,流片完成后將提供樣品給合作伙伴,預計2024年大批量出貨。
而12代Intel酷睿于2022年初正式上市,采用更名后的Intel 7工藝大約等效于臺積電7nm。若流片和量產順利,意味著龍芯的消費級產品在工藝并不先進的前提下,正在進一步將主要產品的性能代差縮小到1代或3年左右。
圖:龍芯3A6000仿真數據
根據龍芯之前公布的路線圖,龍芯3A6000是龍芯5000系列之后的下一代CPU產品,會采用現有的12nm工藝,但會大幅改進架構設計,架構會從目前的GS464V升級到LA664,因此單核性能有較大提升,達到市場上主流設計。
此前龍芯給出了仿真測試結果,龍芯3A6000處理器單核SPEC CPU 2006定點/浮點base分值(GCC)從26/28分提高到35/45分,分別提升37%及68%。
作為參照,11代酷睿的IPC大約是定點13+/G,12代酷睿IPC大約是定點15+/G,Zen3的IPC大約是定點13/G。因此,如果龍芯LA664能夠達到定點13/G,浮點16/G,理論上已經接近Zen3和11代酷睿水平。
圖:龍芯中科被列入實體清單
與此同時,芯片大師也了解到,由于3月初龍芯中科被列入“實體清單”,目前市面上有能力提供代工服務的7nm及以下節點工藝均無法脫離美國設備及技術管制范圍,理論上龍芯的下一代產品若采用更先進工藝量產將受到影響。
有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尚無法評估具體影響,要看上游合作伙伴的情況。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