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敦促《芯片法案》盡快實施!
當拜登去年8月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簡稱CHIPS法案)成為法律時,白宮是否預料到即使是第一批520億美元的撥款申請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美國商務部在周三更新的一份聲明表示,美國“必須迅速采取行動,建設領先的半導體工廠”,美國商務部將制定一份詳細的補貼資金申請流程。
美國的芯片制造商,甚至一些國外的芯片廠商,預計都將積極爭取這部分補貼資金,將芯片制造及相關業務搬到美國,但許多公司仍在等待美國政府具體要求和完整細節。
業內人士表示,這個申請過程將不可避免地復雜和耗時。美國商務部周五表示,將任命十多名成員組成一個小組,負責監督CHIPS法案中52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使用方案。新的CHIPS團隊成員包括有管理大型聯邦項目經驗的官員、半導體行業的專家以及有金融部門相關經驗的高管。
《芯片法案》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英特爾(Intel),已開始在俄亥俄州興建兩座大型芯片工廠,最初價值超過200億美元。18個月前,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成為支持此項法案的主要游說者,并在推動歐盟通過歐洲芯片法案中發揮了類似作用。

美國商務部在下屬的國家標準局NIST的網站上發布了《芯片法案》補貼申請預計流程和時間表,并敦促整個供應鏈上的所有公司提交簡短的利益聲明以及項目愿景。
盡管《芯片法案》中520億美元的撥款被許多人批評會對美國財政造成負擔,但一些行業領袖認為,這遠遠不足以將芯片制造業帶回美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申請程序,相關半導體企業競相申請資金,這可能讓政策制定者得以了解芯片企業真實的需求。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8月與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面時質疑520億美元的CHIPS法案是否杯水車薪。根據佩洛西在接受Politico采訪時的回憶,張忠謀說:“500億美元,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