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榮耀將壓力給到了蘋果和三星。作者 | 云鵬 編輯 | 漠影在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遭遇近十年來難遇的“嚴冬”之下,榮耀成為了逆勢而行的“一根獨苗”。根據IDC數據,國內前四大智能手機廠商除榮耀外,年出貨量均出現20%以上的同比下滑,即使是蘋果,也未能在國內市場實現正增長。相比之下,2022年榮耀出貨同比增幅超過34%,市場份額也躍升了7個百分點,成為國內市場第二。要知道,今天距離榮耀正式獨立,僅僅過去了兩年多。
在過去的兩年中,從獨立后首款旗艦榮耀V40到度過“至暗時刻”的榮耀50,再到Magic系列回歸、榮耀Magic4在2022年MWC大會上的全球發布,榮耀已經正式回歸全球市場。在昨天剛剛開幕的2023 MWC大會上,榮耀正式發布了榮耀Magic5系列旗艦機,在巴展現場,榮耀Magic 5 Pro體驗區人聲鼎沸,現場不少國內外逛展者都表現出對這款產品的濃厚興趣,并與現場工作人員熱情討論。相較周圍其他手機參展商,榮耀展區的受關注度顯然更高。
▲2023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榮耀體驗區現場
▲上:榮耀產品體驗區,下:其他品牌體驗區
根據Twitter官方數據,榮耀也成為了MWC開展第一天討論聲量最高的品牌。
▲2月27日-2月28日MWC各品牌討論聲量占比,來源:Brandwatch
高市場熱度離不開過硬的產品技術實力。從新產品的一系列新技術、新特性以及產品策略等方面來看,榮耀的技術和產品力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毫無疑問,他們已經全副武裝,做好了直面蘋果和三星的準備。
▲榮耀Magic5 Pro核心特性
榮耀CEO趙明在發布會上特別強調稱,“以人為本”是榮耀做技術創新圍繞的核心理念,目的就是直指消費者需求、解決痛點。榮耀希望“為每個人創造更智能的生活”。
從獨立新生到國內第二,榮耀如何憑借技術優勢走到行業前列?面向未來,榮耀“接棒”華為后,如何在全球高端市場直面來自蘋果三星的挑戰?榮耀能否成為中國品牌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激流勇進的突破代表?我們將深入挖掘嘗試找到答案。
01.影像、屏幕、續航“刷榜”背后榮耀如何突破軟硬件底層技術瓶頸?
如今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換機周期已經超過40個月,不少消費者感嘆“手機創新放緩”是他們不想換機的主要原因。但實際上,越是這種時候,考驗的才是廠商真正的技術研發實力。誰在坐吃供應鏈成熟方案、誰在真正靠自研技術實現獨特的產品特性,從而建立“人無我有”的優勢,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一看便知。此次榮耀Magic5系列在影像、屏幕、續航三個方面都有著較為亮眼的技術突破。要知道,影像是高端旗艦機比拼的重中之重,也是廠商軟硬件綜合實力最直觀的體現,屏幕是用戶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的部分,續航則是一個智能手機體驗的“基石”。可以說,榮耀選擇影像、屏幕、續航這三個方向作為重點突破口,是對智能手機行業用戶痛點的精準把握。1、登頂DXOMARK,強化抓拍能力,硬件、軟件、算法缺一不可首先在影像領域,榮耀直接以152分的DXOMARK影像評分再次刷新了最高分,成功登頂排行榜,“接棒”華為。此前華為也一度是DXOMARK影像評分第一名的“常客”。在榮耀登頂DXOMARK影像評分背后,硬件、軟件、算法技術領域的突破都至關重要。
據了解,榮耀與供應商深度定制了一顆主攝傳感器并進行了深度聯合調校,其支持8核全像素對焦,能夠實現硬件級主體檢測,而新增的硬件級光流運動觸發器則可以實現毫秒級事件響應。此外圖像緩存從上一代的雙路240ms升級至雙路最大1500ms,提升了6倍多。算法方面,基于圖庫自動識別的TOP5高頻人臉,手機可以在抓拍時給予主角穩定的追焦,同時支持人臉和人體自動切換。一句話總結就是,不管你怎么拍,照片總是清晰的,不糊。
當然,有了這些能力還不夠,讓用戶“用的方便”是很關鍵的,為此榮耀特別在相機中增加了“鷹眼精彩抓拍”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即使你手慢了,沒有抓住最關鍵的那個瞬間,軟件和算法也會自動幫你“抓住”。
比如潑水、拋物時的最高點,乒乓球、羽毛球飛行的最佳位置,這背后,算法會詳細分析圖像、進行多維度評價,最終提升抓拍成片效果。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抓拍”功能,實則對手機影像系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那個“瞬間”實現對焦精確、拍攝清晰、光線和色彩準確,需要手機影像系統硬件、運算速度和軟件算法優化的全力配合。相比行業中常見的“堆料”方式,榮耀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全鏈路”、“綜合性”的思維,并非單點突破。通過多方面提升、協同配合,最終帶來好的用戶體驗,這種方式值得肯定。同時,榮耀也并未因“兼顧全面”而放棄單點特性,比如主攝硬件規格同樣“豪橫”。通過與供應鏈聯合研發,榮耀對于技術的把握更加追根溯源,非單純的“拿來即用”,這樣軟硬件結合效果必然會更好。此外,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AI技術在榮耀影像領域的深度參與。比如AI人像引擎 2.0通過多曝光RAW融合,實現了AI動態范圍壓縮、暗部光影優化、影調自適應融合、人臉增強FaceSR、人像前景AI 3Dlut渲染等多項算法處理,讓人像攝影在在夜晚、HDR、逆光、陰天等場景中都能獲得比較好的成片效果。可以說,AI既是現在也是未來,依靠傳統算法的計算攝影已經成為過去。今天,榮耀基于對AI技術有著前瞻性布局和深刻洞察,也在影像各環節中深度融入了AI技術。在未來旗艦影像大戰中,AI必然會成為核心競爭焦點。2、聚焦屏幕基礎材料、底層技術,技術研發更有“人情味”在影像之外,屏幕技術也是榮耀關注的重點,這次榮耀Magic5 Pro的屏幕再次以151分刷新了DXOMARK屏幕評分排行榜,成功登上第一名。
今天智能手機屏幕經過了高刷新率、高分辨率以及柔性AMOLED屏幕材質的幾輪迭代升級后,似乎已經難有新的改變。但榮耀在屏幕設計、規格、顯示效果和護眼能力方面做出的創新,再次證明,“體驗”這件事,從來就沒有“上限”。榮耀通過高折射率材料的應用和出光光路的優化,實現了1800nit的屏幕峰值亮度,讓一塊國產屏擁有了和三星頂級屏幕相當的“硬實力”。而高達16000級的調光級數,也讓屏幕的亮度調節更為平滑,避免“傻亮”或“傻暗”。榮耀從基礎材料、底層技術層面實現突破,不僅讓屏幕在一些參數方面更加“極致”,也實現了屏幕顯示更深層的打通,比如讓HDR視頻圖片在屏幕上得以更好地呈現。值得一提的是,榮耀在技術研發領域,也充滿了“人情味”,他們非常重視對人的關注,比如在屏幕領域,榮耀對于“護眼”這件事是非常“較真”的,在2160Hz高頻PWM調光的基礎上,他們為屏幕增加了擁有獨家專利技術的助眠顯示功能、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開發的類自然光護眼功能。
這些功能的推出,離不開專業研究、長期深耕,行業瓶頸的突破,正需要榮耀這樣的“較真”精神。3、提升續航又不犧牲重量,如何啃下手機電池這塊硬骨頭?在屏幕之外,智能手機電池技術無疑是一塊更難啃的骨頭,幾十年未有大變化的電池材料,究竟要如何實現突破?發布會上榮耀CEO趙明提到,榮耀這次首發了“硅碳負極電池”,這也是硅碳負極電池技術首次在智能手機中實現商用,基于新一代硅碳負極材料,榮耀Magic5 Pro的電池容量達到了5450mAh,同時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了18%,并未犧牲尺寸和重量。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媒體實測數據,榮耀Magic5 Pro的續航時間甚至已經接近了許多6000mAh電池容量機型,也遠超蘋果、華為、三星等旗艦機型的續航,坐實了旗艦機續航第一。從電池續航這一件“小事”中我們不難看到,榮耀的技術研發已經深入到材料學層面,他們對基礎技術十分重視,更多是在“從根上解決問題”。毫無疑問,榮耀已經成為硅負極電池材料新時代走在最前面的一家手機廠商。當然,除了影像、屏幕、續航,此次榮耀Magic5系列還有諸多新特性是可圈可點的,比如MagicOS 7.1在智慧化方面的“技術爆發”、榮耀MagicRing信任環技術對于多設備協同生態發展的重要創新意義。總體來看,從Magic5系列一系列技術創新中我們能夠看到榮耀對于產業趨勢有著極為準確的前瞻性判斷,同時對于技術的研發創新已經深入底層,且從硬件、軟件、算法有著全方位的均衡布局,并沒有明顯“短板”。這些思考和實際行動,為榮耀的產品帶來了獨有的特性和優勢,技術創新,無疑是榮耀出征全球市場最有力的武器。
02.“三分天下有其一”,直面蘋果三星還要靠技術硬實力說話
從榮耀的一系列重磅新品中,我們能夠看到其扎根底層技術、希望打造好的體驗、沖擊高端市場,并真正成為全球領先科技品牌的決心。目前,榮耀已經在影像、續航、安全、智慧化方面構筑了自己的技術壁壘,并真正將這些技術應用在了產品中,實現了體驗層面的領先,而榮耀在折疊屏這一新興領域的提前布局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要出海面對蘋果、三星這樣的科技巨頭,并在競爭中真正取得優勢,底層軟硬件技術創新、對于硬核自研技術的長期堅持投入都必不可少。正如趙明所說,榮耀是在面向未來去構建企業發展核心能力,用今天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去打造未來2到3年的競爭力,這是榮耀堅持的“科技理想主義”。今天,榮耀研發人員已經超過8000人,占全公司人員的60%以上,每月專利申請數量超過300個。榮耀在國內和海外擁有多個研發中心和超過100個創新實驗室,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份報告,在中國500強企業中,榮耀的研發投入強度已經位居全國前六。榮耀早已不是一家傳統的“手機廠”,而是一家在軟硬件層面有著全方位、全鏈路的技術積累的科技公司。比如在軟件層面,榮耀集中近2000人的隊伍,持續進行了700多天的技術研發打造的榮耀MagicOS 7.1,讓我們看到未來的操作系統打破以設備為中心,向著以個人、以用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方向發展的可能。
再看硬件這邊,短短一年多,榮耀已經在折疊屏市場中躋身國內品牌第二。可以說,任何成績的取得,背后都少不了實打實的研發投入。未來,折疊屏必然會成為智能手機中為數不多的高增長潛力品類,榮耀已然成為其中的關鍵玩家。不論是軟件方面的布局,還是硬件方面的突破,榮耀的技術硬實力是擺在臺面上的,這些也是榮耀進一步發力全球市場,直面蘋果、三星的信心所在。2022年年初,榮耀的產品已經銷往100多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11000多名員工,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有6家研發中心。同時榮耀的海外渠道和零售體系也已經開足馬力。去年MWC上,榮耀宣布他們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初步搭建了渠道和零售體系,與全球超過200家運營商、經銷商建立了合作,榮耀會以歐洲市場為核心輻射全球市場。去年榮耀Magic4系列出征全球市場,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此次榮耀Magic5系列旗艦和MagicVs折疊屏的歐洲市場首秀,代表榮耀將在直板與折疊兩種形態沖擊全球高端手機市場格局,也標志著榮耀的全球化布局來到了又一個關鍵節點。
榮耀CEO趙明在昨天的MWC大會上放言道:“在未來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
03.“接過華為的槍”榮耀要走出自己的高端之路
曾經有一家中國手機品牌,不僅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中能與蘋果一較高下,還短暫登上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從麒麟芯到鴻蒙系統,華為的成功,同樣源于對技術的執著和深耕。今天,歷史發生了許多的“巧合”,曾經被華為霸榜的DXOMARK影像、屏幕評分,紛紛被榮耀“接棒”,當年被迫離開華為的榮耀,今天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同樣技術創新基因的科技公司,并在智能手機賽道中跑在了第一梯隊。或許,這也會成為華為“最后悔”的決定。榮耀Magic5系列的影像和技術創新能力已經逐漸超過華為P系列、Mate系列,榮耀在影像、屏幕、續航等多領域做到了行業第一。
毫無疑問,今天的榮耀,已經“接過華為的槍”,成為國內扛起高端大旗的代表性廠商。當然,這并不是終點,而恰恰是一個新的起點。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智能手機行業實現技術創新引領的榮耀,更需要走出屬于自己的高端化之路,讓自己成為新的“標尺”,是榮耀后續更大的目標。當下消費電子產品幾乎都呈現出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在初期普及的紅利耗盡后,硬件產品需要更多技術創新來刺激消費,而技術創新都需要投入,會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廠商們從追求量,到追求打造好的產品、彰顯技術實力,進而提升自己的品牌力、突破高端市場、拉高利潤率、進一步反哺研發,從而形成正向循環。根據Counterpoint數據,去年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機(400美元約合人民幣2774元以上)均價提升了8%以上,更多廠商都將重磅升級點放在更高階版本機型中。智能手機的高端化已經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但走高端,談何容易?榮耀之外,國內也有不少手機廠商在積極“對標蘋果”,沖擊高端市場,但最終華為所留下的高端市場,仍然被蘋果吃去了大半。現在榮耀已經有了開拓高端市場的好底子,需要的就是在發力全球市場、發力高端市場的方向上堅持走下去,繼續將屬于自己的高端之路走寬、走遠。未來,榮耀需要打出更多的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來強化全球市場用戶對于新榮耀的認知,讓榮耀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能夠將旗艦標桿級的智能手機體驗帶給全球范圍內更多用戶。
▲榮耀Magic5 Pro
榮耀接過華為的槍,向蘋果發起挑戰,產品技術上的困難已經基本解決,給自己找到一個準確的定位和能夠打入消費者心中的品牌特性則成為未來的挑戰。榮耀需要慢慢打造自己的高端調性,而這個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04.結語:超越華為是一次轉機,更是一個新的開始
榮耀從新生、崛起到躋身國內第二,再到今天面向全球市場開足馬力向前,或許這會是令華為“后悔”的決定,但在榮耀看來,取得這樣的成績,恰恰是對華為最好的致敬。榮耀Magic系列一系列新特性背后的創新突破,進一步證明了榮耀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技術研發創新體系,技術硬實力不容小覷。在國內一致沖擊高端、對標蘋果的大趨勢下,榮耀作為扛起華為大旗的接棒者,顯然跑得更快、發力更猛,但是沖高端靠的并非一口氣,而是更加持久的積累、更深厚的技術積淀,或許,還需要一點“天時地利”。雖然趙明經常提到榮耀是“一只踏踏實實不斷前行的笨鳥”,但正如下半句所說,笨鳥也能越珠峰。放眼未來五年、十年的科技產業,榮耀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十分廣闊。 來源:智東西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