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芯片出口同比增長18.4%,龍頭地位短期內不可替代
1月16日消息,根據中國臺灣財政部門數據,臺灣集成電路芯片的出口比上年成長18.4%,是連續七年正成長,也是連續第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22.0%和27.1%),進一步鞏固了臺灣經濟在全球半導體業的領導地位,雖然該產業一直遭中美緊張局勢和供應鏈多樣化困擾。
據彭博社報道,巴克萊****(Barclays)經濟學家 Bum Ki Son 表示,相信臺灣短期內在半導體行業是不可替代的。雖然美國等其他國家努力加強芯片制造,這不會馬上影響到中國臺灣地區的重要性。
Son 指出,臺灣在該產業的重要性取決于像臺積電這樣的巨頭,該公司在全球半導體制造業中擁有超過一半的市占率,特別是在最尖端的芯片制造方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數據,在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國臺灣地區占據了64%的份額,其中大部分都被臺積電占據。
隨著全球貿易因需求下降而面臨巨大壓力之際,半導體的全球銷售推動了中國臺灣的出口。保持中國臺灣地區對美國等地的重要性的還有臺積電的投資決策,例如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標志性工廠,這是其在美國的第一家先進芯片工廠。
Son認為,半導體業未來的多元化發展將取決于半導體制造廠的建設地點,包括臺積電在新加坡和日本建廠的潛在計劃,英特爾最近在越南投資,以及富士康和和 Vedanta Resources 在印度建半導體工廠的計劃等,這些舉措可能對該行業產生持久影響。
Son 表示,中長期的前景更加“多變”,尤其是中美貿易沖突以及疫情繼續強調集中式供應鏈的脆弱性。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