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智算中心掀落地熱潮!加速AI普惠化

        智算中心掀落地熱潮!加速AI普惠化

        發布人:科創板日報 時間:2023-01-15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11日,國家信息中心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顯示,目前全國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十四五”期間,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約2.9-3.4倍。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國內多個智算中心近期密集公布了新進展。1月11日,寧波市首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式上線運營。1月1日,國內首個量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太湖量子智算中心在無錫市濱湖區揭牌。2022年12月31日,天津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一期工程順利完工。

        圖片

        部分在建或已建成的智算中心一覽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浙江、江蘇、福建、廣西、遼寧等地已有智算中心在建設中或已經上線,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寒武紀、奇安信、東華軟件、達華智能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其中。智能算力規模已超通用算力在各地密集建設智算中心的大背景下,國內智能算力規模已超過通用算力。根據IDC發布《2022-2023 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已超過通用算力規模。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浮點運算來講,人工智能算力肯定超過通用算力。“當然通用算力要處理一些其他的應用,兩種算力的能力無法單純進行比較。但是從市場來看,人工智能的普惠化對于算力的要求的提升,是遠遠快于通用算力的技術,所以未來更多的算力需求,會體現在智能算力之上。”據IDC預測,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到1271.4EFLOPS,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2.3%,同期通用算力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8.5%。浪潮信息總裁彭震此前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國內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對于智慧算力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未來中國有望在智慧算力方面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除了整體規模的提升以外,國內的人工智能市場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從底層的芯片、服務器系統,到算法架構、云服務應用以及整個生態,也正在發生改變。周震剛介紹,在芯片層面,人工智能芯片的搭載率在不斷上升。“現在服務器上平均搭載的是兩片加速卡。但未來幾年,搭載量會越來越高。而且,人工智能逐漸從核心向邊緣擴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搭載密度也會在不斷上升。”從芯片類型來看,目前GPU芯片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0%。“雖然訓練端仍然以GPU為主,但在邊緣推理端, ASIC、FPGA,尤其是NPU增長非常快。同時,從國際采購轉向本地的采購和研發,也是芯片供應鏈的重要趨勢。很多國產的GPU和NPU的廠商也在與很多用戶、伙伴進行合作,來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周震剛提到。從服務器整機市場來看,AI服務器在整體服務器市場中保持了逆勢增長。“整個服務器市場其實不太景氣,基本上跟去年持平、稍有下降。但人工智能服務器的增長速度仍然是兩位數,而且未來幾年仍然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另外,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服務器上面的投入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這兩個國家都高于其他國家的總和。” 周震剛說。此外,異構計算以及大模型的落地正越來越普遍。“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架構算法加入,如何解決節點之間互聯的異構計算技術,受到用戶側的極大重視。在跨節點這方面,智能網卡的應用、內存的池化,都在提升整個AI集群的算法架構上有更多的突破。而普適性AI大模型的出現,讓用戶做更加簡單的處理,就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幫助很多企業更好的利用AI技術。”智算中心如何好用?產業帶動效應是關鍵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目前產業對智算中心的概念、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的認識還不到位,導致部分項目收費模式不科學,對應用的支撐還不大。有AI業內人士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指出,智算中心需要人才、培訓等各方面的配套措施,才能讓智算中心真正用起來。浪潮信息副總裁劉軍認為,智算中心建成后,如何令其在運營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一大關鍵問題。“目前的方式包括由政府運營,政府和企業共同運營,或者直接交由企業來運營,這都是在智算中心里可以看到的運營方式。”彭震認為,怎么把智算中心用好,具體可以從技術和產業兩個角度。“確實有大量的算力中心,其利用率是很低的。如何更有效的調度算力。這是純技術問題。”而在產業發展方面,彭震指出, 做智算中心的布局時,往往要結合當地政府的整個產業布局、經濟發展的藍圖,以及數字化轉型戰略等“比如當地有芯片產業,希望通過算力中心,把芯片產業的生態鏈建立起來,把芯片的標桿、高地建立起來。有些地方則擁有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比如影視動畫基地、自動駕駛基地,那么怎樣借助智算中心的力量,把創新型的企業孵化出來,支持其發展。”彭震強調,除了建設外,未來智算中心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令其促進智能產業的發展,把促進創新的能力釋放出來。“不僅僅看硬件層面的算力,更要看所帶來的應用能力,與生態融合的能力。”對于AI與產業的結合,劉軍表示:“把AI的能力變成一個產品、變成一個產業,能夠創造一個新的產業出來,這樣的變化會非常大。如果把AI市場看做是冰山模型,可能浮出水面只有10%,水下面的90%還需要和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周震剛指出,要讓智算中心為智能產業上下游的發展助力,更重要的是推動AI的普惠化“從上游到下游能更容易地應用到AI技術。從下游來講,通過智算中心的規劃,讓AI的初創企業更容易獲取到AI的算力,支持他們的創新。而在上游方面,我們看到各個地方的智算中心在應用多元化的國內技術,這是幫助上游的產業鏈優化自身,有利于培養更健壯的供應鏈。”認知計算成AI未來重要趨勢在IDC評選的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位居前三,上海從2021年的第五名提升至第四名,廣州從第七名提升至第五名,而天津首次進入前十名。

        圖片

        “上海提出加快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高地,做了很多的投資。而廣州提出‘十百千’計劃,即十個人工智能產業園,開展100個人工智能典型場景應用示范,培育上千家人工智能企業。”對于天津首次出現在前十名,周震剛解釋,“無論在政策上支持,還是像海爾等企業的智能制造工廠在天津落地,以及天津一些人工智能研究院、北方大數據交易所的成立,都在刺激其人工智能產業的提升。”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上,當下人工智能仍集中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推薦引擎這些傳統應用,周震剛認為,未來幾年認知計算會成為重要趨勢。數字人、NLP,大模型支持的人工智能創作,也是十年內會重點發展的通用品種。“目前,云服務的搜索、人臉識別和推薦引擎等是比較多的應用。整個算力更多地集中在傳統的生物類識別。但我們預計,未來自然語言處理等認知性的應用會更多,從感知技術向認知計算轉變。通過模型分析、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來輸出AI內容,包括支持元宇宙的輸出、AI視頻的輸出,會成為比較熱的技術。”從行業落地來看,人工智能在互聯網應用,依然遠超其他行業。此外,金融、電信的市場增長較快。“在金融行業,除了客戶服務相關的智能語音處理,風險控制領域也在大幅度應用AI技術。在電信行業,通過AI技術把大量客戶數據、網絡數據進行分析,優化客戶體驗。”此外,智能制造、智慧醫療也是值得期待的新發展方向。人工智能也將更多地參與到科研之中。“制造業設備管理,包括預檢測、維修預測、質量監控等,越來越普遍地應用AI技術。醫療這幾年是重點發展行業,資金流入比較多。除了疫情信息的管理之外,還有像對病毒變異的預測,新****、疫苗的研發,也都是AI應用的方向。”周震剛說。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AI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延边| 勐海县| 涞水县| 错那县| 佳木斯市| 新竹县| 博罗县| 石家庄市| 宜阳县| 双牌县| 鹿邑县| 泌阳县| 德化县| 黎川县| 扶余县| 瓦房店市| 故城县| 尉犁县| 得荣县| 宁阳县| 通化县| 吉木萨尔县| 海城市| 乌鲁木齐县| 朔州市| 陕西省| 齐河县| 海盐县| 改则县| 海伦市| 银川市| 修水县| 阿拉尔市| 定陶县| 宾川县| 湟中县| 长宁区| 绍兴市| 沂水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