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英特爾5年后,Mobileye上市!
相較于此前英特爾給出的500億美元估值,本次公開募股的目標估值近170億美元,遠不及預期。
AI領域買買買,收購Mobileye為英特爾帶來了什么?堅定布局AI的英特爾,在2014年收購NLP公司Indisys,一年后,以167億美元高價收購FPGA明星公司Altara。2016年,再次收購神經網絡芯片公司Nervana Systems,直到花費153億美元將Mobileye收入囊中。一系列買買買的動作,顯示其在AI底層的布局決心。收購Mobileye之后,英特爾獲得了自動駕駛中的關鍵技術。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產品事業部,整合了Xeon、Xeon Phi、Nervana、Altera、Movidius Myriad等人工智能業務。并將Mobileye與原有自動駕駛事業部(ADG)合并,成立了新的自動駕駛部門。從量產來看,自2007推出第一款EyeQ1芯片,Mobileye已推出了8款芯片。
EyeQ系列芯片2017年以來,芯片出貨量分別達到870萬顆、1240萬顆、1750萬顆、1970萬顆和2810萬顆。與2021年出貨量一同迎來爆發式增長的,還有營收同比43%的大幅增長。2022年上半年,公司獲得營收8.54億美元,同增21%。與此同時,虧損也在大幅收窄,從2020年的1.96億美元降到2021年的7500萬美元。從市場角度來看,Mobileye目前與50多家車企合作,給15家最大車企中的13家提供ADAS解決方案,芯片已部署在1.25億輛汽車中。
為什么估值與預期差距巨大?單從以上數據來看,Mobileye的表現似乎并不差,但為什么在估值上與預期相距甚遠?
首先,美國IPO遭遇市場寒冬。無論是資金募集額度還是IPO的數量都大幅下跌,IPO數量較往年減少70%以上。截至9月底,僅有14家科技公司在美證券交易所上市,估值只有少得可憐的5.07億美元,是22年來通過發行股****募資的最低額度。Mobileye此時上市似乎有科技股“救市”的意味,但資本市場的疲弱并不是一家自身境況都不明朗的科技公司可以拯救的。其次,自動駕駛的最大軟肋在于難以止損。相較于燒錢速度,自動駕駛的掙錢速度顯然太慢。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今年上半年虧損達到9億美元,累計虧損已達50億美元。事實上,除了特斯拉,無論國內外,眾多入局自動駕駛產業鏈的企業沒有幾家是掙錢。所以,市場對于這一領域并不像當年的智能手機一樣有足夠的信心。最后,問題也出在Mobileye自身上。相較于英偉達7nm制程的254TOPS高算力,EyeQ5單顆算力只有 24TOPS,不到十分之一。高通、地平線、華為等的同期產品算力芯片也都達到EyeQ5的數倍。在自動駕駛芯片大算力的趨勢下,Mobileye依然保持其低成本、低耗能的傳統,究竟是能夠搏出一片天地,還是被市場殘酷淘汰,現在也沒有定論。
Mobileye自研激光雷達芯片然而,盡管市場低迷,英特爾還是選擇強行上市,主要也在于當下PC市場價格持續低迷,需求停滯不前,通過Mobileye募資,或者可以緩解一些現金流的壓力。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超級電容器相關文章:超級電容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