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中斷未來會重現,芯片制造商該做哪些準備?
現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已經恢復到相對穩定的狀態。在供應鏈混亂出現初期,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肯定有人意識到了這場嚴重的“破壞”即將到來。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是一場由復雜因素所導致的風暴,它到來前大家都預測到了“幾乎所有可能出錯的事情都會同時發生”。
如今,芯片市場不再互相推卸責任,而是從數據方面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的行為,防止供應鏈失衡的情況再次發生,或者至少在發生時能降低影響。
盡管設備制造商花費數百萬美元開發軟件來支持自己的工具,芯片制造商從第三方供應商處購買軟件,但這兩種解決方案都沒有提供一個萬全之策的做法。
相反,制造商已經開始自建軟件解決方案,并在多個通常不兼容的平臺上拼接解決方案。這種方法既費力又耗時。而且,許多芯片制造商就算擁有多種軟件解決方案,他們也不具備提高效率和產量的先進分析能力。近四分之三的芯片制造商擁有具備診斷功能的軟件工具,但他們尚未意識到預測性或規范性分析的優勢。
也就是說,雖然可以獲得有關設備運行和潛在故障的信息,但是由于這些信息不夠精確或清晰,操作員無法依此來采取行動——在面對設備運行和潛在故障的信息時,許多人會覺得這些工具過于復雜。
另外,半導體制造/物流/分銷也非常復雜。芯片制造商必須通過漫長、繁瑣的手動過程來應用分析,以從他們所擁有的數據中獲取情報。在需要時,使用帶有專有代碼庫的多個平臺,只會為獲得所需的分析功能和情報制造障礙,如今這一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
在單個生態系統中聚合這些變量,將消除以商業秘密和專有情報為特征的數據孤島。目前,很難知道每個人(每件事)都在做什么,也很難進行無縫協調。芯片市場將受益于開放、不可知的數據管理和分析。
例如,芯片制造商可以將基于分析和AI的解決方案,應用于生產線中的任何流程或設備組。一個可定制的解決方案——從儀表盤到數據管理、分析和情報——將實現無縫的工作流程,以滿足每個芯片制造商的個性化需求。
Fabscape開放平臺可以成為半導體領域監控和分析的行業標準。開放環境并不是新事物,但它們之所以會流行,很大程度是允許行業成員之間進行安全協作,并保證關鍵IP不會被泄露。一個開放平臺可以成為一種安全的協作解決方案,讓用戶和芯片制造商社區能夠借鑒其他人的經驗。
芯片當然,任何平臺都必須配備重要的安全功能,以便用戶能夠創建自定義解決方案,并確保特定于供應商的IP安全。它還需要一種不可知的編程語言方法,可以便捷地適應所有或大部分編程語言。
電子元器件
如需樣品請前往創芯為電子購買。半導體制造業目前面臨著監控和分析的碎片化,這阻礙了它應對供應鏈中斷帶來的挑戰的能力,供應鏈中斷幾乎肯定會在未來再次出現。一個開放的分析框架可大幅降低芯片市場的成本和開發時間,并提供前所未有的具有價值的情報。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