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關鍵芯片代工進入“雙巨頭時代”
對于絕大多數的國家與地區而言,芯片制造技術才是制約本國芯片技術發展的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很多國家芯片產業的短板就是芯片制造,包括美國。目前,臺積電、三星兩家代工巨頭幾乎壟斷了手機關鍵芯片代工市場。
行業分析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Q1臺積電生產了約70%的智能手機關鍵芯片,三星則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芯片約30%的份額。當前,隨著芯片工藝升級逐漸放緩,芯片架構鮮有突破,手機關鍵芯片代工進一步呈現集中化、壟斷化發展趨勢。
臺積電、三星壟斷高端手機芯片代工
根據Counterpoint的Foundry and Chipset Tracker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芯片(SoC/AP+基帶)出貨量同比下降5%,受到季節性因素、中國在城市封鎖期間需求下滑以及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芯片供應商的過多出貨量的影響。然而,出貨下降的影響被強勁的收入增長所抵消,隨著芯片單價升高以及在更高價的5G智能手機中滲透率的增加,全球芯片收入在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錄得了23%的穩健增長。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臺積電生產了約70%的智能手機關鍵芯片,從完整的片上系統(SoC)到獨立應用處理器(AP)和基帶。三星代工廠是僅次于臺積電的第二大代工廠,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芯片約30%的份額。
圖1: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機新品(AP/SOC/基帶)出貨份額–根據代工廠劃分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的Foundry和AP/SoC服務
注:總出貨量包括AP/SoC和獨立基帶
高級研究分析師Parv Sharma在評論智能手機領域的代工前景時表示:導致智能手機先進芯片的雙頭壟斷。臺積電和三星代工共同控制了整個智能手機芯片市場,臺積電在制造規模和市場份額方面是三星的兩倍多,并且其的CAPEX支出遠高于競爭對手,另外臺積電計劃于2021-2023年間投資1000億美元用于5/4nm和3nm芯片制造設施、WFE、3D封裝,并增加5/4nm和28nm的生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從而使其在先進工藝節點中占據更大份額。
由于高通選擇三星代工制造X60基帶,以及聯發科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也在每年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使用臺積電制造的智能手機芯片的出貨于去年相比下滑了9%。然而,高通的dual sourcing戰略將在2022年為臺積電增加更多的銷量。此外,高通、蘋果和聯發科的4nm旗艦產品的增加將幫助臺積電在2022年占領更多智能手機芯片的份額。
目前臺積電占據了智能手機芯片的先進工藝節點(4nm、5nm、6nm和7nm)65%的份額。其于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量產其領先的4nm工藝節點和聯發科的Dimensity 9000 SoC。由于高通公司未來基于4nm的Snapdragon 8+ Gen1 SoC的dual sourcing戰略,臺積電基于4nm節點的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預計將有更進一步的增長。”
圖2:領先工藝節點的智能手機芯片全球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的Foundry和AP/SoC服務
高級分析師JenePark在評論三星Foundry的表現時表示:“得益于高通和三星半導體內部的Exynos芯片部門,三星Foundry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的30%左右。盡管領先的4nm工藝節點的良率相對較低,但三星代工以十分穩健的60%的份額引領了領先工藝節點4nm和5nm的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其次是臺積電,在2022年第一季度占據40%的份額。三星的4nm出貨量Foundry由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1推動,僅在一個季度內,它就在三星Galaxy S22系列中獲得了超過75%的份額。三星代工廠還受益于更新的基于5nm的中端5G芯片Exynos1280,用于其更大容量的Galaxy A53和A33智能手機。然而,不確定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潛在的庫存調整以及來自高通的dual sourcing戰略可能會給三星代工的整體市場份額以及領先節點帶來壓力。
臺積電芯片代工工藝略勝一籌
近日,有消息稱高通將全面轉向臺積電,并且最新的驍龍7系新平臺正在測試中,將使用臺積電的4nm工藝制程,并且爆料人還表示,明年中高端手機都是臺積電工藝,驍龍7系芯片也可以主打性能。預計高通將來會發布驍7+?Gen?1和驍龍7?Gen?2等迭代款芯片。
驍龍7?Gen?1芯片發布于今年的5月份,基于三星4nm制程工藝打造,擁有四個主頻為2.4GHz的A710大核和四個A510能效核。配備Adreno?662?GPU,性能相較前代擁有20%的提升。同時配備了X62?5G調制解調器,能夠實現4.4Gbps下載速度和雙5G連接。支持WiFi-6E和藍牙5.3,還支持高達16GB的LPDDR5?RAM。
驍龍780G?5G芯片發布于2021年3月,采用三星5nm工藝,擁有一個2.4GHz的?A78核心,三個2.2GHz的A78核心,以及四個1.9GHz的A55核心。高通方面表示CPU提升幅度高達45%,主要是大核心提升以及采用的新微架構。支持?LPDDR4X-2133MHz內存。配備了Adreno?642?GPU,相比上一代提升50%,其圖形驅動支持OTA更新。
從參數上來看,這兩款芯片其實并不弱,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了三星的工藝上。此前三星5nm工藝對比臺積電5nm工藝在晶體管密度這塊就相差了35%。因此,就連英偉達就宣布下一代40系顯卡將采用臺積電的N4工藝打造,不帶三星玩了。而之前三星就已經陷入了良率困境,據傳言稱三星的4nm工藝的良品率僅有35%,低到高通和英偉達都無法接受,因此三星在內部徹查用于提升良品率的資金流向。
這在驍龍8和驍龍8+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眾所周知,去年高通發布了驍龍8?Gne1處理器,由于其糟糕的能效比以及溫度控制,導致在市場上反響糟糕,甚至就連手機用戶都“談龍色變”。這也讓曾經一度被高通壓制的聯發科有了翻身的機會,推出的天璣9000憑借優秀的性能以及良好的溫度表現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
但高通做足準備提前釋出了驍龍8+?Gen1,可說到底驍龍8+僅僅只是驍龍8的升級款,甚至連架構都沒有任何改變,依舊保持一顆X2超大核,三顆A710大核以及四顆A510的三叢集結構,不同的是每個叢集均提升了0.2GHz。但因為驍龍8+轉由臺積電代工,采用臺積電的4nm工藝制程打造。官方宣稱驍龍8+對比驍龍8在SoC的能耗方面降低了15%,GPU能耗降低了30%,CPU的能效則提升了30%之多。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