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發布Gaudi2芯片挑戰英偉達,云GPU Endgame即將上線
GPU、AI 芯片、通用化云算力軟件,英特爾在創新峰會上告訴我們,它仍然是那家站在最前沿的科技公司。
本周二,英特爾推出了一款名為 Gaudi2 的 AI 芯片,這家公司正在大力進軍英偉達主導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場。
Gaudi2 是以色列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 Habana Labs 的第二代處理器,英特爾于 2019 年以約 2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公司。近年來,AI 研究人員和公司已經習慣使用英偉達軟件平臺 CUDA,因此從后者手中搶奪市場份額一直是一個挑戰。除了用于人工智能計算的新芯片外,英特爾一直專注于軟件研發。
相對于前代 AI 處理器 Greco 和 Goya,Gaudi2 的速度有了顯著提升,其采用臺積電 7 納米制程,Tensor 處理器內核數量增加到 24 個,封裝內存容量從 32GB(HBM2)增加至 96GB(HBM2E),板載 SRAM 增加了一倍(從 24MB 到 48MB)。
「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集成了如此大內存的 AI 加速器,」Habana Labs 的首席運營官 Eitan Medina 表示。該處理器的 TDP 為 600W,但仍然使用被動冷卻,不需要液冷。
英特爾展示了 Gaudi2 與競爭對手在熱門任務上的一些性能比較。在 ResNet-50 模型訓練中,Gaudi2 的吞吐量是一代產品的 3.2 倍,英偉達 80GB A100 的 1.9 倍,V100 的 4.1 倍。在其他一些基準測試中,Gaudi 和 80GB A100 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對于 BERT Phase-2 訓練吞吐量,Gaudi-2 比 80GB A100 高出 2.8 倍。
不過,英特爾并沒有和英偉達最新的 H100 進行對比。
英特爾表示,基于與第一代 Gaudi 相同的體系架構,Habana Gaudi2 處理器大幅提高了訓練性能。用戶在云端運行 Amazon EC2 DL1 實例以及本地運行 Supermicro Gaudi 訓練服務器時,其性價比比現有 GPU 解決方案提升了 40%。
與此同時,英特爾還推出了一款名為 Greco 的推理芯片。Gaudi2 處理器目前已經開售,而 Greco 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為選定的客戶提供樣品。
昨天英特爾推出的 12 代酷睿 CPU HX55 系列不同于此前產品,可以實現接近桌面版的能力,其擁有最多 8 個性能 P 核、8 個能效 E 核,最多 16 個核心、24 個線程,還有 30MB 三級緩存,核顯最多包含 32 個執行單元。
除此之外,H55 系列內存支持雙通道 DDR5-4800 或者 DDR4-3200,最多安裝四條 128G 內存,以及四塊共計 16TB 的 SSD 固態硬盤,它也支持 PCIe 5.0。
HX55 系列一共有七款產品,覆蓋從 i5 到 i9,基礎功耗均為 33W,最高睿頻功耗達到 157W。
旗艦型號是 i9-12950HX,8P+8E 16 核心 24 線程,三級緩存 30MB,P 核頻率為 3.6-5.0GHz,E 核頻率達到 1.7-3.6GHz,集成核顯 32 單元,頻率為 1.55GHz。
性能方面,以最高端的 i9-12900HX 為例,對比上代頂級 CPU i9-11980HK,新芯片單核性能提升 17%,多核性能提升 64%,3D 渲染性能增加了 81%,AutoDesk 專業創作性能提升了 12-28%。
隨著新 CPU 的發布,一系列電腦廠商的游戲筆記本、移動工作站新品即將陸續上市。
除了新的硬件產品之外,英特爾昨天還首次進行了軟件基礎設施計劃「Project Endgame」的概念演示。應用程序可以利用該軟件基礎設施層,使設備能利用網絡中其他設備的計算資源,從而提供始終可用、低時延、連續的計算服務。
英特爾首席架構師 Raja Koduri 現場展示了 Endgame,在一臺筆記本上運行虛幻引擎 5 Demo 時卡頓非常明顯,在開啟持續計算基礎設施后,軟件可以感知并利用來自附近更高性能計算設備上的額外圖形處理算力(一臺外星人主機),幀率瞬間升級到了臺式機水平。
這一能力也將在未來的元宇宙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英特爾表示,Endgame 項目正在開發中,預計今年開始 beta 測試。
參考內容: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intel-launches-new-ai-chips-challenging-nvidias-market-2022-05-10/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7376/intel-launches-alder-lake-hx-series-processors-for-highend-laptop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iIDxxGoT0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