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行業產能大降 上海半導體復工復產進展幾何?
今日半導體板塊集體大跌,這與疫情全國多地散發等原因造成的Q1集成電路產能大降或有關系。
不過,據財聯社記者多方了解,為保護行業生態,部分上海半導體企業復工復產已有條不紊進行,多個頭部企業生產目前仍在正常運轉中,員工已進行閉環管理。但在當前形勢下,并非所有企業都具有立即復工能力,行業完全恢復仍需時日。
行業供應鏈結構問題凸顯
“缺芯”陰霾一直籠罩電子市場,行業的供應鏈失衡已不是新鮮事。作為國內半導體“重鎮”,上海疫情無疑令本就緊張的半導體產能雪上加霜。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三個月集成電路產量下降了 4.2% ,原因是芯片制造商 3月產量大幅下降。
中國半導體季度產量自 2019 年初以來首次出現萎縮,據悉,主要原因是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以及包括上海在內的地區因新冠疫情引發的封鎖中斷了產量。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統計,上海2020年集成電路行業產值占全國23%,其中設計業占全國25%之多,而制造及封測分別為18%與17%。
上游吃緊,下游情緒亦不佳。CINNO Research 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 Elvis Hsu告訴記者,“上海隨著疫情擴散、封控持續,已經對下游終端市場如PC/NB、TV、智能手機等,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月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2,348萬部,同比下滑了20.5%,環比下滑24.0%,同比環比雙雙出現收縮。
“疫情也影響了生產和消費兩方面,一是對生產端的原材料等供應短缺影響工業產出,二是對消費端的產品供應短缺影響社會生活,這使得半導體產業鏈勢必需要重整以達到穩鏈保供。”Elvis Hsu進一步表示道。
物流及材料供應鏈的短缺是目前半導體企業的首要難題。Elvis Hsu告訴記者,芯片設計公司因為沒有生產制造業務,只有物流順暢與否和測試周期延長的問題。晶圓制造廠商因為實施全區封閉管理,生產方面沒有問題,但是材料的供應有限,平均只能維持二到三個月。封裝測試由于周期較短,庫存水平較低,原材料供應及物流的問題,尤其明顯。
部分企業復工仍存阻礙
“萬業企業旗下子公司凱世通為上海第一批重點復工‘白名單’企業,已經接到復工復產通知,正在加緊制定復工復產方案,準備防疫手冊及防疫物資,在與園區溝通后即著手復產?!眲P世通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
隨著復工復產“白名單”的出爐,有一大批企業已經在有條不紊的恢復中。據工信部官方消息,將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等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其中集成電路企業共有69家,涵蓋中芯國際(688981.SH)、華虹半導體(1347.HK)、中微公司(688012.SH)等國內頭部半導體企業。
另一方面,亦有一部分企業一直處于閉環管理中,疫情帶來的影響相對較小?!澳壳拔覀儠簳r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松江廠的生產運營一直沒停過,工人吃住都在廠里。前兩周物流緊張,現在開始逐步恢復了,”上海新陽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根據公開信息,除上海新陽外,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中微公司等均于疫情期間施行封閉管理,進入“白名單”或能加速上述企業物流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企業面臨的困難遠不止能否登上“白名單”。“半導體生產線所有原材料供應的充足及庫存水位的適度提高,人力的充分調配,物流及保稅港區海關的全面暢通,以及嚴謹的疫情管控,才能使生產制造能夠順利進行,”CINNO Research 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 Elvis Hsu對記者表示。
在此情況下,并非所有企業都有復工能力。一位A股電子上市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據我了解,很多我們合作的企業還沒法重新開工。其實對企業來說難度很大,需要簽承諾書等?!?/p>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想要復工復產面臨諸多挑戰。一位產業鏈人士向記者表示,部分中小企業人士建議針對中小企業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以保障復工。例如根據現有社保人數和統一的百分比,每家公司可以分配到不同數量的電子通行證,企業操作每張電子通行證只能綁定一個身份證,設定好被綁定人的條件限制,比如連續N次核酸綠碼等;有這個電子通行證的小區無條件放行,這樣員工也可以到崗,總人數也有限制。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