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1年市值2300億元,即將三地上市的百濟神州模式如何?
百濟神州于業內影響力,一方面來自既往的產品研發能力;另一方面,其采取了一種全新的“速成”模式。
全球首家在納斯達克、港交所與上交所三地都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即將誕生!16日晚,百濟神州科創板IPO獲證監會注冊。一時之間,該消息在醫****圈刷屏。
百濟神州于業內影響力,一方面來自既往的產品研發能力;另一方面,其采取了一種全新的“速成”模式,使其在距成立僅短短十年后(百濟神州成立于2010年),公司總市值已逾2000億人民幣(合計約2300億人民幣)。對比“醫****一哥”恒瑞,后者成立于1970年,市值約3400億人民幣。
百濟神州模式到底如何?
更少時間、更多產出
簡單來看,百濟神州模式可簡單概括為:頂配資源,實現“多快好壕”。
對“對快好”的追求,最直接體現在百濟神州對于資金的迫切性上。2016 年,百濟神州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2018年再赴港交所上市,2021年沖刺科創板,幾乎是每隔兩年就募資的頻率。此次科創板擬募資額更是高達200億元人民幣,創下迄今為止,科創板生物醫****企業中的最高募資額。
畢竟,從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百濟神州自身的營收也分別只有13.10億元、29.54億元、21.20億元、48.91億元。而百濟神州的自有管線中,卻有逾50項臨床前項目。此外,截至2021年9月,百濟神州還在全球有96項計劃中或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總入組患者及健康受試者逾1.3萬人。
為推進這些臨床前及臨床研究,百濟神州現有臨床前研究人員超過650名,預計本年內將增加至800人;臨床開發人員超過2100名。
業內人士透露稱,目前臨床試驗已變得越來越貴,就國內來說,單個患者的入組成本已以萬元計。
因此,百濟神州募資項目中最迫切的、所需“子彈”最多的也是****物臨床試驗研發項目(132億元)。
百濟神州在商業化上也是“毫不手軟”。目前,百濟神州的****品銷售收入由自主研發產品以及授權銷售產品兩部分產生。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的****品銷售收入分別合計約為8.65億元、15.36億元、21.20億元、15.83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4.88億元、13.59億元、26.18億元、18.40億元。對應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7.28%、45.99%、123.46%、37.60%。
國際基因、頂配資源
在快速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百濟神州對于國際資源的撬動能力也非常突出。
百濟神州自成立之初就選擇了自研、授權引進(License in)、授權轉讓(License out)相結合的模式。而且,其License in/out的合作方均為國際頂流,這讓很多企業只能“望其項背”。
比如,百濟神州分別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百時美施貴寶、安進和諾華達成了全球戰略合作。其中,與安進的合作為迄今全球跨國****企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之間達成交易涉及金額最大、產品和管線****物最多的合作;與諾華的合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物授權交易首付款金額最高的合作。
另一方面,執行大規模、高質量的全球臨床開發,對生物醫****公司的能力是一種大考。《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百濟神州是國內首家能夠在國內與海外同步開展關鍵性臨床的生物科技公司。
百濟神州則在招股書中將自身定位為:在全球兩個最大的醫****市場中國和美國建立商業化平臺以及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高質量生產能力。
其中國市場的意義在于“利用中國豐富的臨床資源”,以“進一步推進新****的全球開發進程,降低新****開發的周期和成本”,并“在中國建立的商業化平臺,與世界領先的制****和生物科技公司建立合作研發或授權許可關系”,以“為公司持續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從百濟神州的持股方來看,其主要持股方均為國際“頂流”。截至2021年6月底,國際醫****巨頭安進持有百濟神州20%的股權,是最大持股方;高瓴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12.21%,是第三大持股方。
作為一家成立僅10余年的企業,這樣的速度更考驗駕駛者的把控力。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