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驅動芯片企業三季報分化 “缺芯”緩和下何去何從?
為何同為LED芯片廠商,境遇卻大相徑庭?或許與業務路徑有關。
今日(10月21日)盤后,晶豐明源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59億元,同比增長135.47%,環比增長15.36%;歸母凈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1062.70%,環比下跌10.77%。
從報告可以看出,公司大幅度受惠于半導體行業高景氣度。
1. Q3末,公司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五成,毛利率則達48.85%,較Q2增加2個百分點;
2. 從負債表來看,公司本期末應收賬款較去年末增加16.50%,存貨較去年末增長超過五成;
3. 由于需求旺盛,公司還收到客戶預付款及****據增加,同時因為行業產能緊張,公司也向供應商預付貨款以保證產能充足供應。
產品結構方面,報告期末,公司智能LED電源驅動芯片產品營收比例達45.17%,同比增加逾8個百分點。
再看晶豐明源的LED驅動芯片同行業者。其中,富滿微(曾用名稱“富滿電子”)、中穎電子已公告/預告業績,不過情況卻各有不同。
為何同為LED芯片廠商,境遇卻大相徑庭?或許與業務路徑有關。
從業績報告來看,三者中唯一實現今年凈利逐季正增長的中穎電子,其業務路徑發展較為清晰,除顯示驅動芯片外,其余業務也已開始放量。
三季報顯示,Q3公司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銷售同比增長數倍;鋰電池管理芯片銷售同比增長逾倍;其他產品線的銷售增長同比穩定增長。而毛利率同比略有提高,主要受售價提升、產品組合變動影響。多家機構分析師看好其業務多點開花,電源管理芯片、AMOLED驅動芯片打開未來銷售空間。
至于明微電子則還未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從公司本月12日公布的9月調研報告看來,公司已入局mini-LED,相關產品已獲取利亞德、洲明、聯建光電等客戶認可并逐步上量。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電子時報今日報道指出,“芯荒”已稍微緩和,不再什么都缺,除車用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外,顯示驅動芯片、MCU等供需已逐步回暖,部分芯片價格也開始松動。如何布局并穿越周期,成為相關廠商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接地電阻相關文章:接地電阻測試方法
加速度計相關文章:加速度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