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超能課堂(287):消失的第三方之圖形顯示芯片篇(1)

        超能課堂(287):消失的第三方之圖形顯示芯片篇(1)

        發布人:超能網 時間:2021-09-20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如今消費者想購買獨立顯卡,不是選擇綠廠(英偉達)就是紅廠(AMD),兩家企業從產品線布置到價格劃分都非常清晰。即便拿兩家同樣定位的產品進行比較,來來去去能比較的技術要點可能經常看評測的朋友都能背了,甚至不同板卡廠商的產品也是那么千篇一律。目前英特爾和AMD基本形成了從CPU、GPU到芯片組的合圍,即便是英偉達,也在努力收購Arm,御三家各自有了自己成體系的配置。或許在未來,無論OEM廠商還是消費者,選擇顯卡可能會更多地優先考慮從上至下同一個廠商的型號。

        如果將時間撥回到20到25年前,購買一塊顯卡可以討論的話題可要多得多。可能由于可選的產品太豐富,消費者或許要花更多的時間,針對自己的預算和使用需要去進行比較。在圖形顯示芯片的“戰國時代”,各個圖形設計公司都在尋找自己的突破點,使得圖形技術在短時間內有了質的飛躍,電子游戲得到了飛速發展。

        3dfx:如流星般璀璨

        對于電影史,1994年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強的一年。除了電影行業,其他領域在這一年也發生了不平凡的事,比如圖形領域,這一年一群硅谷的計算機圖形技術精英成立了3dfx。3dfx已消逝多年,能經常被人提起,是由于3dfx在短暫的幾年中光芒四射,雖然如流星般消逝,但兌現了當年成立的時候的承諾:

        讓每一個消費者用合理的價格享受世界上最頂尖的3D應用體驗!

        在3dfx之前,3D圖像只屬于專業領域,為科研、影視和醫學等行業服務。對于普通消費者,當時無論PC還是游戲機,所謂3D加速的性能仍然非常有限。3dfx在1996年推出了Voodoo,加上搭配的Glide API,席卷了整個PC游戲市場,這是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3D加速卡”,第一次以硬件管線的形式實現了包括光照貼圖、半透明混合、調色紋理、窄頻壓縮以及硬件霧化在內的許多先進特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統治了顯卡市場,打開了3D游戲世界的大門。

        隨后的Voodoo 2更是攀上了巔峰,帶來了包括SLI在內的各種劃時代的先進技術,其他廠商的產品完全不是對手。Voodoo 2并非完美無缺,由于是純3D加速卡,缺乏2D功能,用戶要搭配2D顯卡使用。可以想象,最頂級的PC游戲平臺,將是兩塊Voodoo 2組成SLI+一塊2D顯卡搭建而成,一臺主機的成本非常地高。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3dfx又先后推出了Voodoo Rush和Voodoo Banshee(女妖),加入了2D功能,不過前者是比較失敗的一款產品。

        大概是成功來得太快,3dfx非常地膨脹,傲慢使得錯失了世嘉Dreamcast游戲主機(合作代號Black Belt)項目。為了進一步壟斷市場,3dfx在1998年收購了板卡廠商STB,不再授權給第三方而是開始自己生產顯卡,導致大量合作的板卡廠商倒戈到英偉達,為日后衰落埋下了伏筆。到了1999年,3dfx推出了Voodoo 3,但是不支持32位渲染、不支持大紋理貼圖和不支持直接內存調用使得許多游戲玩家大失所望。與此同時,英偉達正大步向前踏,特別是世界首款支持硬件幾何和光影(T&L)顯示芯片GeForce 256的誕生,技術上完全壓制了3dfx。

        搭載VSA-100的Voodoo 4/5顯卡錯過了時機,性能上也不如人意,即便開放Glide API源代碼也無補于事。隨著微軟選擇英偉達作為Xbox游戲主機的圖形顯示芯片廠商,3dfx錯失最后扭轉戰局的機會。最終在2000年12月25日圣誕節之際,英偉達以7500萬美元現金和100萬美元股****將3dfx購入,獲得了3dfx的所有技術。

        SiS/XGI:更多地只是副業

        SiS中文名為矽統科技,1987年在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園成立。相比于圖形顯示芯片,SiS更為出名的是主板芯片組,一度是世界第三大主板芯片組廠商,還曾有機會獲得x86處理器技術成為一間橫跨CPU、GPU和芯片組的廠商。

        SiS被人熟知的首款圖形顯示芯片是SiS 6326,單芯片集成了2D和3D加速引擎、DVD解碼、TV編碼以及支持AGP總線。與Trident有點相似,都是得益于90年代中后期PC的普及和多媒體的發展。由于SiS的產品一直在價格上很合理,所以OEM廠商普遍比較喜歡。不過SiS的重心一直不在圖形顯示芯片上,圖形技術更多地是為其芯片組服務,而且性能也并不突出,雖然后來推出的SiS 315也是市場上最早支持T&L的產品之一。

        當然,SiS也曾在圖形領域努力過,Xabre系列曾一度得到不少廠商的支持,其中Xabre 600是市場上第一款“8x8”的產品,即支持DirectX 8.1和AGP 8x接口。2003年5月,SiS剝離了旗下的圖形顯示部門,獨立成立了XGI圖誠科技,推出了Volari系列。個別產品看起來還挺潮的,比如單卡雙芯的Volari V8 Duo Ultra顯卡。

        到了2006年,ATI為了增加與AMD談判的籌碼,提高估值和議價能力,并購了XGI在上海的合作公司遠弘科技(負責獨立顯卡研發)和加州的分部。現在AMD位于上海的GPU設計部門,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當年ATI對XGI的并購。SiS也在2010年將XGI回收,徹底結束了放棄了圖形市場。現在SiS依然會提供諸如觸控解決方案等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仍有研發部門。

        3Dlabs:專業領域的王者

        3Dlabs成立于1983年,位于英國倫敦。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基本接觸不到他們的產品,那是因為3Dlabs的圖形技術一開始是以UNIX為發展平臺,主要是研發面向工作站的顯卡。當時消費領域和專業領域的顯示技術劃分得很清晰,在各自的細分市場都有不同的圖形顯示芯片設計公司。

        3Dlabs在90年代中開始擴展自己的版圖,甚至還得到了英特爾的注資,推出一些PC使用的圖形顯示芯片,受到了一些準專業用戶的歡迎。就像現在使用的一些入門級專業顯卡,能做專業工作,平常也能滿足一般的娛樂需求,比如帝盟搭載3Dlabs Permedia 2的顯卡。在世紀之交的時候,3Dlabs成為了專業顯卡的領頭羊。

        OpenGL成就了3Dlabs,最終也拖累了3Dlabs。雖然3Dlabs的Oxygen系列和Wildcat系列專業顯卡仍有不錯的表現,OpenGL 2.0也受到了好評,但隨著微軟DirectX標準的擴展,以及英偉達向專業顯卡領域發起攻勢,到了2006年左右,3Dlabs逐漸招架不住了。新加坡的創新科技(也就是聲卡那間)在2002年以1億7千萬美元股****加現金的方式收購了3Dlabs,四年之后雙方一度分手,不過最終在2009年再次被創新科技旗下的個人數字娛樂部門兼并,結束了在圖形領域的征戰。

        3Dlabs和創新科技之間的關系也是很有意思。雙方的合作始于1994年,創新科技在1995年推出了搭載3Dlabs的顯卡,當時創新科技在板卡市場也算是一間大廠。不過90年代末由于板卡業務虧損嚴重,創新科技最終退出了該市場,收購3Dlabs曾被認為是想重新進入該領域。此外,創新科技收購3Dlabs大概還想利用相關技術,應用在自己的多媒體設備的芯片上,后來還推出了Zii“干細胞計算”SoC。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洛扎县| 合山市| 达日县| 通化市| 台前县| 靖边县| 武义县| 大田县| 临西县| 大方县| 兴宁市| 鹤山市| 随州市| 内丘县| 华亭县| 辽宁省| 定襄县| 安西县| 泸州市| 安图县| 林芝县| 理塘县| 黑水县| 博爱县| 石家庄市| 霍山县| 崇信县| 连城县| 新津县| 青海省| 深圳市| 定陶县| 西乡县| 岳西县| 九台市| 苏州市| 阳春市| 土默特右旗| 闸北区|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