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打造一流創新環境:協作、開放、可持續(2)

        打造一流創新環境:協作、開放、可持續(2)

        發布人:MSRAsia 時間:2021-09-20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轉型思維方式:讓文化成為創新能源

        當“數字化轉型”成為不可逆轉的全球性潮流,作為身處數字化創新前沿的科研工作者,思維方式的轉型就顯得更加緊迫和重要——特別是對歷經改革開放后四十多年的發展積淀,漸由創新的逐光者、詮釋者進化為探索者、創造者的中國來說,從政企學各界到民間,對科技研發的看重與投入固然必要,但更有必要的是,了解那些有利于創新的規則,進一步解放思想、擁抱變革。

        對此,我個人積累的心得包括以下五點:

        一、對于創新型研究來說,由愿景和夢想驅動,勝于由結果和利益驅動,所以要明確創新的動力是來自內生的興趣與追求,還是來自外部的挑戰和壓力。前者更具可持續性,更有利于對籠罩著迷霧的科學前沿的探索,也更能經受住漫漫長路上不可避免的寂寞、挫折和反復,最終取得有影響力的突破性成果。后者的短期目標指向性更清晰,但通常不夠長遠,大體上仍然是在已劃定的賽道上奔跑,難于掙脫窠臼。

        二、創新型組織將全面引領并加速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階段與產業發展重心不同,企業和機構的管理運營模式與價值判斷標準也會隨之變化——以往激發勞動密集型組織生產力的方法論不再適用于智力創新型組織,因此,想加速創新、變身引領者,考驗動員和管理能力的“舊模板”也應轉型為考驗環境和文化優越性的“新機制”。

        三、與眾不同的想法是創新的火種,點亮火種需要開放積極、透明無礙、多元包容的環境和文化,需要鼓勵跨界協作、鼓勵個性表達、鼓勵機構內部構建出“信任體系”——而不是“監督體系”。對研究人員來說,在相對寬松、被充分信任的環境下思考,更容易萌生出新鮮的想法。

        四、對創新型組織而言,每一位同伴可持續的成長要比短期KPI的實現更重要。畢竟,創新是一場經年累月的長跑,可持續的員工才能帶來可持續的創新。微軟亞洲研究院尤其強調這一點:我們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拒絕急功近利,而更提倡持之以恒,不斷突破自我舒適區去追求長期目標。我覺得這才是研究院以及每個研究人員不斷進步、持續創新的保證。

        五、即便是一流的環境,也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試錯來改進和優化,換句話說,環境本身也需持續成長。像今天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與1998年剛成立時相比,也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未來,變化仍會繼續,但我們著眼于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文化構筑的初心不變——這也是我們一代代研究員接力強化微軟亞洲研究院生命力的期望之所寄。

        一個創新型組織的生命力有時體現在將突如其來的挑戰轉化成機遇的能力: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阻礙國際學術交流的特殊時期,我們推出了“星橋計劃”,為因疫情而滯留在國內的優秀中國留學生提供到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為今后的研究生涯做更多準備。我們還與微軟雷德蒙研究院攜手推出了“星躍計劃”,讓赴研究院實習的學生有機會同時接受兩地資深專家的指導,體驗國際化、多元化的學術氛圍。位于北京和雷德蒙的兩家研究院的團隊設置有很大的差異,并且在研究方向上也存在著相關性與互補性,實習生們因此而感受到不同的研究風格與課題魅力,科研創新能力也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微信圖片_20210920112957.jpg

        微軟亞洲研究院星橋項目迎新會

        一個創新型組織的成長也是不斷拓展視野并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的過程。微軟亞洲研究院從創立伊始就和國內外計算機科研機構展開了深度的合作,攜手進步,共同發展。近年來,研究院對于可持續發展、碳中和、醫療健康等人類社會問題越來越關注,我們因此將合作伙伴陣營拓展至計算機科學以外的多元領域和行業,包括生物、材料、能源及環境等。我們搭建的“創新匯”平臺也成為連接研究院和行業伙伴的重要橋梁。

        就像琳達·希爾(Linda Hill)在關于“集體創造力”(How to manage for collective creativity)的 TED 演講中所指出的,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空間,讓每個人的每一份天賦都能得以釋放和運用,并演變成為集體天才的作品”。對微軟亞洲研究院這樣的研究機構來說,我們應當帶頭嘗試踐行所有有利于激發創新力的原則,大膽接受和改造各種新的范式,將協作創新視為研究院的主要使命。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AI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通城县| 昔阳县| 招远市| 金溪县| 教育| 绥宁县| 哈密市| 平南县| 乌审旗| 象山县| 鹤山市| 珠海市| 大新县| 星子县| 永新县| 冷水江市| 太湖县| 上饶市| 麻阳| 凤山县| 延津县| 饶河县| 嘉义县| 襄城县| 阿合奇县| 沐川县| 虹口区| 云林县| 文登市| 陆良县| 繁昌县| 平江县| 定边县| 东至县| 和平县| 嘉黎县| 渭南市| 和平区| 依兰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