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TrendForce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爆發,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出現高速增長,進而促使電池材料的需求水漲船高。其中,正極材料作為動力電池需求最大的一類原材料,其出貨量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拉動而快速增長,預估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對正極材料的需求量將達60萬噸,至2025年有望突破215萬噸。其中,電動車作為鋰電池最大的下游應用市場,其消費量占據整體鋰電池消費總量60%以上,而預計今年全球電動車的鋰電池消費總量將達到310GWh,對應正極材料的需求將達到約60.4萬噸。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
- 關鍵字:
TrendForce 動力電池
- 根據TrendForce表示,元宇宙概念得以滿足遠程作業、虛擬現實、仿真運作等陸續崛起的市場需求,而智能制造亦有望乘此熱潮,催動相關技術加速開發,推升全球市場規模于2025年一舉突破5,400億美元,2021至2025年復合成長率達15.35%。究其主因,在于工業應用市場具備場域封閉性、產業大廠數字化程度普遍較高、且模擬技術可大幅降低人力、時間成本與資源浪費,加諸工業4.0核心即為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使該產業極具打造元宇宙的先天優勢與動機。觀察智能制造主流多
- 關鍵字:
元宇宙 智能制造 TrendForce
- 根據TrendForce調查表示,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電氣化轉型加速,未來必將持續增加對動力電池原材料鎳的消費需求,然而印度尼西亞最近陸續對外宣布計劃停止包括鎳礦、銅礦、錫等大宗原材料出口,無疑將對全球有關供應鏈產生一定影響。印度尼西亞作為鎳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鎳礦儲量約為2100萬金屬噸,占據全球鎳礦儲量20%以上(指該地區鎳資源總儲存量);鎳產量則占據全球產量30%以上(實際開采的鎳礦量),成為中國等新能源汽車電池原材料的最主要進口國。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鎳資源作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制造的上游
- 關鍵字:
TrendForce 新能源汽車 電池
-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生產供應及物流延遲,尤其在2020年第二季起,全球普遍采取封閉管理措施加以因應,導致訂單量急速衰退。因此,2020年全球通路SSD出貨量較2019年衰退15%,達1億1,150萬臺。以出貨市占排名來看,前三大品牌仍是金士頓(Kingston)、威剛(ADATA)及金泰克(Kimtigo)。全球SSD模塊廠排名,依據過往以各模塊廠「自有品牌」在通路市場的出貨量為計算基礎,NAND Flash原廠并沒有包含在內。以三星(Samsung)為首的NAND Flas
- 關鍵字:
SSD TrendForce
-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受惠于新冠疫情之下數字轉型加速,以及遠程作業、自動化等需求提升,并挾帶5G、深化AI技術等加值服務,推升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至3,050億美元,預期至2025年有望達4,500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達10.5%,將迎來制造業黃金五年。展望2022年,TrendForce認為,智能制造的效益已從強化制造韌性等保守策略,逐步往提升產能與效率、節能減排再循環邁進,成為推升市場規模成長的重要關鍵。智能制造的核心為數據與設備虛實整合后的實時反應,因此延遲性、安全性、運算能力
- 關鍵字:
TrendForce 智能制造
- 根據TrendForce調查,第三季PC DRAM合約價格的議定大致完成,受惠于DRAM供貨商的庫存量偏低以及旺季效應,本季合約價調漲3~8%,但相較第二季25%的漲幅已大幅收斂。然約自七月初起,DRAM現貨市場已提前出現PC DRAM需求疲弱的態勢。賣方積極調節手上庫存,持續降價求售。合約市場方面,先前PC OEMs因擔憂長短料問題而大量備料,使DRAM庫存已達高水位,庫存迭高問題成為漲價的阻力,再加上歐美逐步解封可能使筆電需求降低,進而拉低PC DRAM的總需求量。因此,預估PC DRAM合約價于第四
- 關鍵字:
TrendForce PC DRAM
- TrendForce表示,自今年第二季以來,受惠于服務器出貨量向上攀升,enterprise SSD采購量也同步增長。其中又以數據中心8TB容量出貨占比成長最為明顯,推估此一成長趨勢將延續至第三季。然受限于晶圓代工產能吃緊,SSD相關零組件可能出現供應不及的情況。因此,TrendForce將第三季enterprise SSD合約價季漲幅由原先預估的5~10%,上調至10~15%。 第二季至第三季的Enterprise SSD價格預測(source:TrendForce)TrendForce進一步
- 關鍵字:
TrendForce 企業SSD
-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最新筆記本電腦出貨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到達4150萬臺,季度增長12.1%,表現優于預期......
- 關鍵字:
筆記本 蘋果 TrendForce
- 2017年12月21日,由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和中國LED網聯合舉辦的2018 LED行情前瞻分析會(深圳站)在金茂深圳JW萬豪酒店拉開大幕。會議現場高朋滿座、座無虛席。 本屆分析會以“展望產業轉移大趨勢、把握行業競爭新思路”為主題,LEDinside眾位分析師以及數位資深業者就小間距、CSP、車用照明、LED芯片競爭格局等多個議題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會議伊始,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致開幕詞,對所有參會嘉賓表示感謝,隨后眾演講嘉賓進行演
- 關鍵字:
LED TrendForce
- 2017年NAND Flash整體投片產能僅年增6%,隨著業者加速轉進3D-NAND,2017年2D-NAND缺貨情況將持續一整年。
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NAND Flash整體投片產能僅年增6%,隨著業者加速轉進3D-NAND,2017年2D-NAND缺貨情況將持續一整年,而3D-NAND在64層堆疊順利導入OEM系統產品前,也將持續缺貨,價格有望穩健走揚,使NAND Flash原廠營運表現持續往上。
DRAMeXch
- 關鍵字:
NAND TrendForce
-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LED行業研究品牌LEDinside(中國LED在線)最新研究顯示,2016年全球LED市場產值達148億美元,年成長3.4%。展望2017年,LED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廠商將加速轉往小間距顯示屏、紅外線及紫外線LED等利基市場以求獲利,預估2017年全球LED市場產值將達154億美元,年成長4%。
2016年全球LED市場產值成長幅度不高,但整體產業卻發生劇烈變化。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表示,在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需求崛起下,上游LED芯片供給吃緊,使得
- 關鍵字:
TrendForce LED
-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存儲研究品牌DRAMeXchange(全球半導體觀察)表示,受惠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成長,及內存搭載量不斷攀升,第二季開始DRAM原廠逐步降低標準型內存的產出,轉為行動式內存與服務器用內存。在供應逐漸吃緊下,第三季開始標準型內存價格呈上漲走勢,同時帶動其他類別內存的價格上揚。使得第三季全球DRAM總體營收較上季大幅成長約15.8%。
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第三季適逢蘋果iPhone 7與三星Note7二大旗艦機備貨潮,雖然Note 7后來于第四
- 關鍵字:
TrendForce DRAM
- 為達非核家園目標,臺灣政府設定2025年光伏累積裝置達20GW的目標,亦推出裝置目標1.52GW(吉瓦)的太陽光電兩年計劃。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新能源研究品牌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網)指出,若計劃順利進行,2017年臺灣光伏需求將上看900MW(百萬瓦),與泰國一同躋身全球前十大光伏市場。在明年全球需求近乎持平下,臺灣可望成為各大廠商搶進的市場。
臺灣光伏裝置量僅1GW,未來成長空間大
EnergyTrend分析師蔡旻純指出,截至2016年八月止,臺灣光伏累積裝
- 關鍵字:
TrendForce 光伏
-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存儲研究品牌DRAMeXchange(全球半導體觀察)表示,DRAM原廠與一線的PC-OEM(代工)大廠敲定第四季度的合約價格,4GB模組均價來到17.5美元,較上月的14.5美元上漲逾20%;現貨市場也依然維持強勁的上升格局,DDR3/4 4Gb價格分別來到2.46/2.48美元,較上月同期比較已上漲17%與24%,顯見市場對于后市上漲仍將持續保持樂觀的態度。
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觀察市場面,由于原廠產能陸續轉進行動式內存與服務器內存后,
- 關鍵字:
TrendForce DRAM
-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光電研究品牌WitsView最新研究顯示,2016年第三季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量約5715萬臺,除歐、美市場拉貨力道持續增溫,加上中國中秋、國慶銷售優于預期及近來中國房地產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季成長達14.4%,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5.8%成長。
WitsView研究經理林鉦順表示,第三季面板價格大幅飆漲,已嚴重侵蝕品牌廠獲利,甚至可能出現虧損的風險,但礙于目前一線品牌廠的面板與電視整機庫存水位偏低,加上今年仍有出貨目標須完成,維持一定比例的面板采購量在所難免,因此,部
- 關鍵字:
TrendForce 液晶電視
trendforce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rendforce!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rendforce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rendforce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