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大尺寸TFT面板受惠于下游需求仍好、外加玻璃缺貨的挹注,報價可望維持堅挺,根據市調機構的預估,本季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可望成長18%,但因為價格上揚,第三季大尺寸面板產值卻可能出現超過三成的單季成長,總產值接近200億美元。
面板報價持續維持漲勢,根據市調的統計,七、八月份面板價格一直漲,原本預期九月份報價的漲勢就會暫緩,但受到康寧玻璃廠震災的影響,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說,九月份各尺寸面板再漲個2~3美元應該跑不掉。
市場人士指出,康寧玻璃廠受損影響到的不只是
- 關鍵字:
康寧 TFT 面板
- 有機電激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為新興發展的顯示技術,在兩片電極間置入其所開發的有機小分子發光材料,通電即可發出光,由于OLED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被外界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目前OLED大量應用在手機與音樂播放器等行動裝置屏幕面板,未來將會擴大應用到大尺寸的顯示器產品上,如筆記型計算機、液晶屏幕及電視上,據Databeans預測,OLED市場在2009年將勁揚40.8%達22億美元,2009~2014年將以CAGR 18.6%的腳步增長,于
- 關鍵字:
顯示 OLED 面板
- 隨著步入旺季,TFT LCD面板廠業績表現更形走強,臺系5大面板廠7月營收全都較6月成長,其中,華映、彩晶營收月增率最搶眼,各達3成與2成,展望8月由于訂單需求仍在,加上面板平均單價仍呈現走揚態勢,臺系面板廠8月營收精彩仍可期。
友達7月合并營收新臺幣325.51億元,月增率7.1%,大尺寸面板出貨飆破800萬片,達826萬片,創下歷史新高,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則超過2,151萬片,較6月增加12.5%。友達第3季面板出貨將突破歷史高點,加上面板價格上漲,營收亦將成長,第3季應可順利轉虧為盈,終結連
- 關鍵字:
友達 TFT-LCD 面板
- 8月10日消息,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公布最新全球大尺寸面板最新報價,今年第2季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相較上第1季增長42%,達到1.3億片,創下歷史新高;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29%、約150億美元。
據臺灣媒體報道,由于面板價格上漲,10英寸以上大尺寸TFT LCD出貨金額較上1季大幅增長51%,出貨量達1.3億片,較上一季大幅增長42%,并較去年同期增長10%。
面板廠預計2009年第3季出貨量將達1.528億片,將較上1季增長18%。若面板廠能如預期達到出貨目標,營收可
- 關鍵字:
TFT-LCD 面板
- 廣東青雅為何笑納
“省里市里的領導都去了,新公司成立很熱鬧。”廣東小型面板企業河源市青雅科技(下稱“青雅”)的一位中層對CBN記者說。
該人士所說的熱鬧事,就是日前日本東芝移動顯示公司(Toshiba Mobile Display,下稱“TMD公司”)與青雅合資事宜。東芝相關高層來到河源市,將與青雅以及香港液晶面板銷售公司惠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手成立新公司公之于眾。
這是日立向合肥轉移其淘汰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夏
- 關鍵字:
東芝 液晶面板 OLED LTPS
- 友達光電2009年7月份合并營業額及單一營業額分別達新臺幣三百二十五億五千一百萬元及新臺幣三百一十八億四千三百萬元,兩項營業額分別較6月份增加7.1%及6.3%,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分別微幅減少0.3%及1.9%。
7月份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桌上型顯示器、筆記型計算機、液晶電視等面板出貨量較6月份成長6.2%,超過八百二十六萬片。中小尺寸面板7月份出貨量則超過二千一百五十一萬片,較6月份增加12.5%。
注(
- 關鍵字:
友達 TFT-LCD 面板 液晶電視
- 近來主要通過使用彩色濾色膜(CF)與使用RGB三色排列的方法來實現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的全彩化、本文比較兩種方式實現OLED全彩化的亮度以及表面平整度等光電參數后得出結論:CF在OLED實現全彩化的應用上依然面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改進和優化,才能更好地實現OLED全彩化。
- 關鍵字:
OLED ITO CF 平面粗糙度 200908
- TFT-LCD大尺寸面板在歷經7月較大的漲幅后,礙于終端客戶的成本壓力,8月面板的漲幅已出現縮小的現象,由于庫存回補力道已近尾聲,接下來就看大陸十一長假與美國Black Friday的銷售情況而定,目前臺系面板廠對于第4季的景氣大多持中性偏向樂觀的態度。
由于旺季來臨,大尺寸面板在7月出現較為明顯的漲幅,其中IT面板約漲了5~6美元,TV面板由于需求孔急之故,7月漲了10~15美元。32吋與42吋TV面板都各自漲了15美元,分別來到210美元、355美元的價位,讓一線面板廠品嘗到獲利的甜美滋味。
- 關鍵字:
友達 TFT-LCD 面板 液晶電視
- 康寧公司近日宣布,就攜手開發適用于新一代平板移動顯示器市場的高性能單晶硅薄膜玻璃基板(SiOG)技術事宜達成合作協議。自此,雙方將致力于為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移動顯示器開發一流品質的背板技術而精誠合作。 在利用有機移動顯示器技術實現高品質、低成本顯示器的商業化道路上可謂挑戰重重,如提升背板電子遷移率、均勻度并降低總系統成本等,這些難題將有望隨著合作項目的開展而一一化解。具備了超凡電子性能的背板,將有望幫助各大顯示器廠商實現更復雜的集成電路并顯著簡化制造工藝。
康寧公司旗下新業務開發事業部資
- 關鍵字:
康寧 玻璃基板 SiOG OLED
- LED產業當紅,應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看好此趨勢下,臺系TFT LCD驅動IC兩大龍頭業者聯詠科技與奇景光電皆積極投入此領域中,積極發展LED驅動IC的應用面,雙方有志一同地皆以面板相關領域為切入點。目前主要應用市場為筆記型計算機(NB)背光源,預期在市場需求已出現下,將帶動公司出貨量。
目前已有立锜、致新、模擬科、聚積及點晶等多家臺系業者投入LED驅動IC市場中,即使如此,因此步為面板產業的相關應用,故聯詠與奇景也投入此領域。挾持著與面板產業一向緊密的合作關系,對于進軍LED驅動IC市場,兩
- 關鍵字:
LED 驅動IC TFT-LCD
- 據道瓊(Dow Jones)報導,由于近期面板產量急速上升,市場開始擔心2009年第4季是否會出現面板供過于求的情況。LG Display執行長Kwon Young-soo認為由于玻璃缺貨的情況相當嚴重,臺灣LCD面板廠在玻璃缺貨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產能全開,因此2009年第4季或是2010年第1季超額供給的情況應該相當輕微。
因為返校潮及年底假期購物潮將至,所以電視及PC的需求開始回升,但是亞洲LCD廠商卻面臨重要的原料缺貨。臺廠在2008年因為客戶基礎薄弱、技術較為落后而產能大減,因此Kwon
- 關鍵字:
LG LCD OLED 太陽能電池
- 由于內需市場的拉動,大陸方面積極投入興建TFT LCD次世代面板廠,但近期卻接連傳出投資縮手的情況,除了上廣電重組、彩虹集團與張家港市合作的6代線停工之外,合肥政府在京東方6代線的投資上也從原先承諾的人民幣60億~90億元縮減至30億,臺系面板業者表示,TFT LCD面板產業并非有錢投資就能成功,中間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加上家電下鄉拉動液晶電視市場規模迅速成長,因此讓大陸方面吹起興建次世代面板廠的風氣,大陸地區原本規劃將興建7條新的次世代面板產線,分別包括京東方的6代廠與
- 關鍵字:
上廣電 TFT-LCD 面板
-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關于全球TFT LCD出貨調查指出,6月份大尺寸面板(指10吋及10吋以上)出貨量達4,670萬片,較上月成長8%,并較去年同期成長24%,是有史以來單月份出貨量最高的月份。
從面板廠出貨數量來看,LGD是本月份出貨冠軍,市占率達24.5%,其次為Samsung,占24.1%,而友達(AUO)出貨市占率為16.6%,位居第三。大尺寸面板在六月份的出貨總營收為53億美元,較上個月成長14%,但較2008年6月份下滑17%。
以出貨量來看,6月份的出貨結果顯示
- 關鍵字:
友達 TFT-LCD 面板
- TFT-LCD產業是當今產業界幾個高成長產業之一。近10年來,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已經為它投資了上千億美元,形成地域相當集中、規模相當巨大的產業集群。
我國光刻膠用量逐年增加
中國液晶產業始于1980年,起步并不晚。但是我們長期限于TN、STN-LCD。在2003年后才真正開始大規模建設TFT-LCD生產線,目前已經量產的廠家主要是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和深超光電4家,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4%。
目前我國在建和待建的大尺寸TFT-LCD生產線共有8條,其中,京東方除了規劃
- 關鍵字:
液晶 TFT-LCD 光刻膠
- 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內對感光材料的需求。據了解,2008年,中國TFT-LCD感光材料的用量達500噸左右,全部都是從國外進口。業內人士表示,國產感光材料要從實驗室真正走向生產線還需要國家能從政策上給予扶持。
市場需求量大國內企業可從低端突破
北京科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昕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以后才進入TFT-LCD領域的,起步晚,因此與之配套的材料也落后于其他公司。然而,中國的平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感光材料
tft-o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ft-o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ft-o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ft-o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