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今天上午舉辦2009年前三季度工業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在會上表示,明年國際電聯可能會最終確定4G的國際技術標準,但不會影響到國內于今年全面啟動的3G業務發展.
據悉,10月14日至21日,國際電信聯盟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ITU-R WP5D工作組第6次會議,征集遴選4G技術,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Advanced技術方案入圍,一同作為候選的還有802.16m. 下一階段國際電聯將對這兩種技術標準進行分析評估和試驗驗證,并于2010年10月最終決定4G國
- 關鍵字:
3G 4G TD-LTE-Advanced
- 未來一段時間,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依靠市場的培育和牽引,依靠自主創新驅動,加快戰略轉型,實現產業新的飛躍。
晚秋的蘇州,依然溫暖宜人。10月22日-24日,我國半導體產業界一年一度的盛會———“第七屆中國國際集成電路博覽會暨高峰論壇”(ICChina2009)在蘇州舉行。雖然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但得益于我國應對危機出臺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內需市場的拉動,我國半導體產業很快走出危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3G 數字電視
- CMMB一方面僅限于TD終端,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盈利模式不清晰,發展陷入迷局。這恰為模擬電視手機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
在中國移動和中廣移動就CMMB項目正式簽約合作之后,部分投機取巧的國產手機品牌終因違規銷售GSM制式CMMB手機而遭受國家相關部門的巨額罰款。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手機賣場,發現此前熱銷的天宇CMMB手機已經撤下柜臺,僅留下少數模擬電視信號手機。“前段時間廠家被重罰了一次,現在不敢賣GSM制式CMMB手機了,但是TD的CMMB手機又沒用戶買,所以廠家已經基本不做
- 關鍵字:
CMMB TD 模擬信號
- 10月26日下午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刊文證實,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了4G國際標準候選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Advanced技術方案成功入選。工信部稱,這一標準已獲歐洲標準化組織3GPP和亞太地區通信企業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2009年10月14日至21日,國際電信聯盟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ITU-R WP5D工作組第6次會議,征集遴選新一代移動通信(IMT-Advanced,又稱4G)候選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組團參會,并提交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Advanced技
- 關鍵字:
華為 4G TD-LTE-Advanced
- 10月23日消息,WiMAX論壇主席Ronald Resnick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中國發展“機器到機器”(M2M)的網絡中,WiMAX技術將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該人士表示,在中國有大量這方面的需求,如視頻監控、安全應用等,3G并不能完全解決,很多縱向應用領域都需要WiMAX。WiMAX可以對3G網絡構成補充,在中國和印度,這方面的需求會不斷增加。LTE技術目前尚未真正實現,而WiMAX技術現在就可用。
受制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WiMAX在中國只能當&ldquo
- 關鍵字:
WiMAX 3G LTE 物聯網
-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4G通信標準正在進行全面規劃,相關標準最快可在2010年底確定。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專家宋榮方教授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3G雖然向視頻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無線結構。最初制定的3G帶寬非常有限,很多用戶在同一時間使用視頻比較困難,而4G的帶寬是3G的10倍,頻譜利用率大約也是10倍,吞吐量是3G的100倍,可以真正實現把寬帶送到用戶手上。
我國早在2001年就啟動了4G項目的研究,2003年前完成關鍵技術重點研發攻關,之后進入系統集成演示和示范
- 關鍵字:
3G TD-LTE 4G
- 在喧囂的移動信息革命中,舊的技術鎖定會被打破,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將在各種力量的重新組合中逐步成型。
一場混戰已經爆發。
6月23日,諾基亞與英特爾宣布達成協議,合作開發下一代移動計算設備。有分析師認為,此舉表明在個人電腦和無線通信日趨融合的大背景下,這兩大巨頭正在竭力維持在各自市場的霸主地位,并努力向外拓展其商業疆界,為新一代移動計算產品打下基礎。
更早之前,諾基亞已于2月17日宣布與高通就3G智能手機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最初針對北美市場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移動設備。同一天,諾
- 關鍵字:
高通 3G 智能手機
- 奧地利微電子公司今天宣布任命Rob Damjanovic為位于香港的亞太區銷售總監。
Rob Damjanovic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科技業務企業家,在加入奧地利微電子前任職于新近建立的Agile 8 Consulting公司,擔任業務開發部主管,該公司主營軟件解決方案的業務咨詢及開發。
Rob將領導奧地利微電子亞太區的銷售增長及業務開發,日本、韓國、中國(含臺灣)和新加坡的銷售、現場應用工程和客戶執行部門將向他匯報。Rob工作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根據公司戰略和亞太地區對奧地利微電子公司產品的需
- 關鍵字:
奧地利微電子 模擬 3G
- 3G商用已有時日,然而3G業務并未像想象中的大熱,原因有諸多。近日,中國電信聯合8家手機國代商組織開展了智能手機招標,招標手機的技術規范要求符合中國電信3G業務的承載需求,中國電信想借智能手機來推動其3G業務的發展。
智能手機是移動通信終端與PC融合的產物,已經與3G技術相伴而生。3G推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3G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多,盡管目前3G應用還有待發展,但還是給3G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帶來了新的機遇。在今年整體手機銷售額下滑的情況下,仍有調查機構預計今年智能手機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3G iPhone
- 最新開發的業務可以用于什么用途?各類用戶群最喜愛的業務分別是什么?他們可以接受的最佳資費模式如何?在合適的資費套餐中,日本人正暢游于諸多最新的3G業務,日本運營商找到了贏利的藍海。
在日本,公共交通上接打電話被電信運營商明文禁止,因此記者在東京的地鐵和公交車上看到,熱衷閱讀或喜愛游戲的日本人大多低頭安靜地把玩著手中的手機,音樂下載也是絕大部分日本人所青睞的業務。
在日本這個追求時尚的國家,特別是廣泛的年輕群體迅速捕捉著運營商推出的新鮮業務。從數據可以看出這些時髦的3G業務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
- 關鍵字:
3G iPhone
- 3G剛上市尚未大規模普及,4G通信已悄然來臨。在2009年南京市科協年會上,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專家宋榮方教授透露,將帶給人們更多便捷的4G通信標準正在規劃中,最快在明年底確定。
4G和3G究竟有什么不同?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沖擊?專家介紹,3G雖然向視頻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無線結構。最初制定的3G帶寬非常有限,讓很多用戶在同一時間使用視頻是不可能的,而4G的帶寬是3G的10倍,頻譜利用率大約也是10倍,這樣吞吐量就是3G的100倍,真正實現把寬帶送到用戶手上。
下載一部
- 關鍵字:
3G 4G TD-WCDMA WCDMA
- 中心議題:
3G手機連接器最新行業趨勢
解決方案:
FPC連接器發展趨勢
板對板連接器的發展趨勢
I/O連接器發展趨勢
卡連接器和電池連接器發展趨勢
手機連接器是手機中重要的電子元器件,它們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手機的質量和其使用的可靠性。手機絕大部分的售后質量問題也大多與連接器相關。 手機所使用的連接器種類根據其產品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平均使用數量約在5~9個之間,產品種類可以分為內部的FPC連接器及板對板連接器、外部連接的I/O連接器,以及電池、SIM卡連接器和C
- 關鍵字:
手機 連接器 3G
- 最近,聯發科的員工都收到了董事長蔡明介的電子郵件,蔡明介在郵件中激勵員工,要在今年有更大的突破,拿下全球一線手機品牌廠商的大廠訂單。
從“黑手機芯片之王”、“山寨手機芯片之王”,再到大陸國產品牌手機芯片供應商巨頭,聯發科的“芯路歷程”正走到關鍵的轉折點,目前聯發科正準備從大規模打入全球手機一線品牌、拉低高端智能手機售價等路徑突破,其夢想是能夠比肩全球手機芯片巨頭高通。
聯發科中國區首席代表廖慶豐表示,此前聯發科董事長蔡
- 關鍵字:
聯發科 手機芯片 TD-SCDMA
- 作為國內Femtocell家庭基站的首屆大型活動,2009年中國Femtocell家庭基站高峰論壇于2009年10月15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隆重召開。會議得到了全球Femto論壇 (Femto Forum) 的鼎力支持,吸引了包括來高通、華為、世紀互聯、CCPU、Rakon、Airvana、Picochip、Ubiquisys、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多家設備制造商、移動運營商的鼎力加盟。通過技術培訓、主題演講、精英論壇、產品展示等多種形式,同與會者共同分享Femtocell在近一年來全球最新動向
- 關鍵字:
Femtocell 3G 移動網絡
-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自2002年登陸中國以來,經過8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電子元器件和生產設備產品采購和技術交流平臺,為與會者展示中國大陸最齊全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在“博”覽的基礎上,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一直在深耕產業縱深,力求達到“博與專”的最佳平衡,已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技術研討會,并緊跟產業發展脈搏,敏銳地捕捉應用市場熱點和快速增長的行業,為業內人士奉上更多富有特色的新穎主題研討會和專題展區。
據展會組委會透露,2010年的展會已確定繼續推出優勢品
- 關鍵字:
汽車電子 3G GPS系統 電力電子 車載信息采集系統
td-3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d-3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d-3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d-3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