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電源是服務器,基站通訊的能源庫,為各種傳 輸設備提供電能,保證通訊系統正常運行,通信電源系統在整個通信行業中占的比例比較小,但它是整個通信網絡的關鍵基礎設施,是通信網絡上一個完整而又不可 替代的關鍵部件。通信電源產品種類繁多,一般集中放在機房里,如圖1所示。
圖1:通訊電源機房 目前主流的通訊電源,其參數如下: ? 輸入電壓AC:90-264V 50/60Hz ? 輸出功率:2kw ? 
- 關鍵字:
SiC PFC
-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為其EiceDRIVER? Compact隔離型門級驅動IC產品家族帶來了寬體封裝新成員。全新1EDI Compact 300 mil器件采用DSO-8 300 mil封裝,可增大爬電距離并改善熱性能。 全新IC的爬電距離為8 mm,輸入至輸出隔離電壓1200 V。它們專為驅動高壓功率MOSFET和IGBT而設計。目標應用包括通用和光伏逆變器、工業變頻器、電動汽車充電站、焊接設備及商用和農用車等。優化的
- 關鍵字:
英飛凌 SiC-MOSFET
- 通訊電源是服務器,基站通訊的能源庫,為各種傳 輸設備提供電能,保證通訊系統正常運行,通信電源系統在整個通信行業中占的比例比較小,但它是整個通信網絡的關鍵基礎設施,是通信網絡上一個完整而又不可 替代的關鍵部件。
通信電源產品種類繁多,一般集中放在機房里,如圖1所示。
圖1:通訊電源機房
目前主流的通訊電源,其參數如下:
• 輸入電壓AC:90-264V 50/60Hz
• 輸出功率:2kw
• 輸出:最大電壓1
- 關鍵字:
世強 SiC
- 基于超級結技術的功率MOSFET已成為高壓開關轉換器領域的業界規范。它們提供更低的RDS(on),同時具有更少的柵極和和輸出電荷,這有助于在任意給定頻率下保持更高的效率。在超級結MOSFET出現之前,高壓器件的主要設計平臺是基于平面技術。但高壓下的快速開關會產生AC/DC電源和逆變器方面的挑戰。從平面向超級結MOSFET過渡的設計工程師常常為了照顧電磁干擾(EMI)、尖峰電壓及噪聲考慮而犧牲開關速度。本應用指南將比較兩種平臺的特征,以便充分理解和使用超級結技術的優點。
為了理解兩種技術的差異,我
- 關鍵字:
MOSFET 超級結結構
-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最新的MDmeshTM DM2 N-通道功率MOSFET為低壓電源設計人員提高計算機、電信網絡、工業、消費電子產品的能效創造新的機會。 全世界的人都在獲取、保存、分享大量的電子書、視頻、相片和音樂文件,數據使用量連續快速增長,運行云計算技術的服務器集群、互聯互通的電信網絡、數據用戶終端設備的耗電量也隨之越來越高,人們對這些設備能耗最小化的需求越來越多
-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MOSFET
- MOSFET和三極管,在ON 狀態時,MOSFET通常用Rds,三極管通常用飽和Vce。那么是否存在能夠反過來的情況,三極管用飽和Rce,而MOSFET用飽和Vds呢? 三極管ON狀態時工作于飽和區,導通電流Ice主要由Ib與Vce決定,由于三極管的基極驅動電流Ib一般不能保持恒定,因而Ice就不能簡單的僅 由Vce來決定,即不能采用飽和Rce來表示(因Rce會變化)。由于飽和狀態下Vce較小,所以三極管一般用飽和Vce表示。 MOS管在ON狀態時工作于線性區(相當于三極管的飽
- 關鍵字:
MOSFET 三極管
- 本文通過等效電路分析,通俗易懂的講解IGBT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并精簡的指出了IGBT的特點。可以說,IGBT是一個非通即斷的開關,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
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由BJT(雙極型三極管)和MOS(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組成的復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GTR飽和壓降低,載流密度大,但驅動電流較大;MOSFET驅動功率很小,開關速度快,但導通壓降大,載流密度小。
- 關鍵字:
IGBT MOSFET
- MOSFET的擊穿有哪幾種? Source、Drain、Gate 場效應管的三極:源級S 漏級D 柵級G (這里不講柵極GOX擊穿了啊,只針對漏極電壓擊穿) 先講測試條件,都是源柵襯底都是接地,然后掃描漏極電壓,直至Drain端電流達到1uA。所以從器件結構上看,它的漏電通道有三條:Drain到source、Drain到Bulk、Drain到Gate。 1) Drain->Source穿通擊穿: 這個主要是Drain加反偏電壓后,使得Drain/Bulk
- 關鍵字:
MOS管 MOSFET
- 為了降低能源成本,設備設計人員正在不斷尋找優化功率密度的新方法。通常情況下,電源設計人員通過增大開關頻率來降低功耗和縮小系統尺寸。由于具有諸多優勢如寬輸出調節范圍、窄開關頻率范圍以及甚至在空載情況下都能保證零電壓開關,LLC 諧振轉換器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功率 MOSFET 出現故障一直是LLC 諧振轉換器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闡述如何避免這些情況下出現MOSFET 故障。
初級 MOSFET 的不良體二極管性能可能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系統或器件故障,如在各種異常條件下發生嚴重的直通
- 關鍵字:
諧振轉換器 MOSFET
- 為了提高系統可靠性并降低保修成本,設計人員在功率器件中加入故障保護電路,以免器件發生故障,避免對電子系統造成高代價的損害。這通常利用外部傳感器、分立電路和軟件來實現,但是在更多情況下,設計人員使用完全自保護的MOSFET功率器件來完成。 圖1顯示了完全自保護MOSFET的一般拓撲結構。這些器件常見的其他特性包括狀態指示、數字輸入、差分輸入和過壓及欠壓切斷。高端配置包括片上電荷泵功能。但是,大多數器件都具備三個電路模塊,即電流限制、溫度限制和漏-源過壓箝制,為器件提供大部分的保護。 &n
- 關鍵字:
MOSFET 功率器件
- SiC是這兩年剛剛興起的,主要用在工控/工業上,例如產線機器人、逆變器、伺服等。車輛方面,主要是電動車(EV),此外還有工廠車間的搬運車等特種車。
相比IGBT,SiC有一些特點,可以做到高頻;做成模塊后,由于適應適應高頻,外圍器件例如電感你可以減小。因此電壓方面,ROHM推薦1200V的產品,這可體現出耐高壓的特點。
現在ROHM SiC模塊中,300A是量產中最大的電流(如圖),由幾個芯片并聯在一起的。如果一個芯片40A左右,就需要約七八個芯片并聯,面積只有單個芯片那么大。絕緣層是由氧
- 關鍵字:
ROHM SiC
- 東芝在工業領域推出大功率器件——IEGT以及SiC相關產品。這些產品可以廣泛用到電氣機車牽引、可再生能源、電力傳輸、工業變頻、電動汽車等工業領域,這些領域對減小噪聲、裝置體積以及能耗的要求越來越高。 東芝是全球第一個商業化生產IGBT器件的廠家,率先導入了“門級注入增強”技術以降低IGBT靜態損耗,用該技術注冊了東芝大功率IGBT的專用商標---“IEGT”。 東芝電子(中國)公司副董事長野村尚司 目前東芝提供從1700V~4500V的高耐壓產品系列。通過使用高耐壓、高結溫的IEGT及SiC材料
- 關鍵字:
IEGT SiC
- 大阪大學和電裝2016年3月28日宣布,在日本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項目下,發現了有望提高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長期可靠性的接合材料自我修復現象。研究人員發現,在高溫的設備工作環境下,用作接合材料的銀燒結材料自行修復了龜裂,這大大提高了SiC半導體在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可能性。
此次的SiC接合使用銀膏燒結粘接法,該方法使用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混合銀顆粒膏,以250℃低溫在空氣環境實施30分鐘接合工藝,獲得了裸片粘接構造。與常見的使用納米顆粒施加高壓的接合方法相比有很多優點,包
- 關鍵字:
SiC 功率半導體
- 功率MOSFET在目前一些大功率電源的產品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前本文曾經就幾種常見的MOSFET電路設計類型進行了簡單總結和介紹。在今天的文章中,本文將會就這一功率器件的另一種應用方式,即有隔離變壓器存在的互補驅動電路,進行簡要分析。 有隔離變壓器的互補驅動電路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驅動電路形式,在目前的家電產品設計中應用較多,其典型電路結構如圖1(a)所示。在圖1(a)所給出的電路結構中,V1、V2為互補工作,電容C起隔離直流的作用,T1為高頻、高磁率的磁環或磁罐。
- 關鍵字:
MOSFET 驅動電路
- 功率器件MOSFET是目前應用頻率最高的電子元件之一,也是很多電子工程師在入門學習時的重點方向。如果設計得當,MOSFET驅動電路可以幫助工程師快速、高效、節能的完成電路系統的驅動設計,本文在這里將會分享一種比較常見的MOSFET驅動電路設計方案,該方案尤其適用于小功率電路系統的采用。 下圖中,圖1(a)所展示的是一種目前業內比較常用的小功率MOSFET驅動電路,這一電路系統的特點是簡單可靠,且設計成本比較低,尤其適用于不要求隔離的小功率開關設備。圖1(b)所示驅動電路開關速度很快,驅動能力強,為防
- 關鍵字:
MOSFET 驅動電路
sic-mosfet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sic-mosfet!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sic-mosfet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sic-mosfet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