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SiC功率半導體接合部的自我修復現象,有望改善產品壽命

        SiC功率半導體接合部的自我修復現象,有望改善產品壽命

        作者: 時間:2016-04-01 來源:技術在線 收藏

          大阪大學和電裝2016年3月28日宣布,在日本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項目下,發現了有望提高碳化硅()長期可靠性的接合材料自我修復現象。研究人員發現,在高溫的設備工作環境下,用作接合材料的銀燒結材料自行修復了龜裂,這大大提高了半導體在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可能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89121.htm

          此次的接合使用銀膏燒結粘接法,該方法使用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混合銀顆粒膏,以250℃低溫在空氣環境實施30分鐘接合工藝,獲得了裸片粘接構造。與常見的使用納米顆粒施加高壓的接合方法相比有很多優點,包括容易操作;原料便宜;強度高于焊接,達到40MPa以上;熱導率為焊接5倍以上,達到150W/mK以上;可實現無加壓處理或1MPa以下低壓處理。

          此次在實驗中制備了高密度燒結銀顆粒的拉伸試驗片,對其施加拉伸負荷形成了龜裂。然后,考慮到SiC的工作溫度,使該試驗片在空氣環境中保持200~300℃的溫度,研究了龜裂前端的變化和拉伸強度的變化。結果發現,在200℃下經過50小時后,龜裂逐漸閉合,開始自我修復,而且,在300℃下再經過10小時后,龜裂出現更大范圍的閉合,自我修復現象變得更為明顯。另外,在100小時后,拉伸強度恢復到了與無龜裂的試驗片同等的水平。

          

        在電力轉換器等應用了的產品中,產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接合部的剝離。以前NEDO曾在“實現低碳社會的新一代功率電子項目”(2009~2019年度)下,研發電氣特性及熱特性均比以往焊接材料出色的銀燒結材料,但在實用化方面存在剝離壽命短的問題。而此次的發現找到了通過自我修復來解決剝離壽命問題的可能性。


        關鍵詞: SiC 功率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中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清新县| 灌南县| 镇康县| 东平县| 仁布县| 华池县| 安新县| 边坝县| 高台县| 乳源| 安多县| 禹城市| 明水县| 望都县| 西贡区| 江口县| 栾川县| 河间市| 连平县| 运城市| 桐梓县| 武平县| 青神县| 白城市| 扶绥县| 三河市| 安丘市| 万源市| 顺义区| 白城市| 海林市| 双柏县| 周至县| 德阳市| 兴仁县| 潮安县| 英吉沙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