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力于以安全、智能無線技術建立更互聯世界的全球領導者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近日宣布,推出了全新的32位PG23 MCU,以擴展其FG23和ZG23無線SoC系列,該MCU可提供一流的安全性和極低運行功耗,以及能與其多元化無線SoC產品協同運行的兼容性軟件。這種組合非常適合用在智慧電表、控制面板或太陽能逆變器等工業物聯網,以及煙霧探測器、智能鎖或照明控制等消費類應用。此外,PG23增加了強大的模擬式外設,包括分辨率高達20-bit的模擬數字轉換器(ADC)。PG23體積雖小,但適用于許
- 關鍵字:
Silicon Labs PG23 MCU
- IC設計廠凌陽傾集團之力全力進攻車用電子市場,除了凌陽的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芯片之外,旗下凌通的無線充電MCU和應用在行車紀錄器的多媒體影像芯片。法人指出,隨著車用電子市場持續暢旺,凌陽集團在車用市場接單動能可望一路旺到年底,挹注母公司凌陽營運再度沖高。凌陽在車用電子市場蹲馬步練功已至少有五年時間,目前車用電子產品線成功間接打入全球一線汽車品牌大廠供應鏈。不僅如此,旗下子公司凌通的無線充電MCU在法人圈也傳出成功拿下知名汽車品牌大廠訂單,且行車紀錄器的多媒體影像芯片出貨動能持續
- 關鍵字:
凌陽 ADAS MCU
- 處理特定任務的單片機可減輕主單片機或微處理器的任務和工作負荷,從而有助于簡化各種應用的設計流程。
- 關鍵字:
MCU MPU
-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推出新型i.MX RT1180跨界MCU,作為系列首款集成千兆(Gbps)時間敏感網絡(TSN)交換機的微控制器,能夠同時實現時間敏感型和工業實時通信,并支持多種通信協議,彌合了現有工業系統和工業4.0系統之間的溝通間隙。這款跨界MCU還帶有EdgeLock?安全鎖區,它是一種預先配置的自管理式自主片上安全子系統,為工業物聯網應用實現可靠的系統級安全智能降低復雜性。產品重要性工業環境逐漸向工業4.0發展,網絡協議的組合變得越發復雜,時間
- 關鍵字:
MCU 工業物聯網
- 近日,歐拉開源操作系統在賽昉科技的昉·星光 RISC-V 單板計算機 VisionFive 上成功運行。openEuler 與 VisionFive 的適配工作由 RISC-V SIG 開發者袁穗聰(Samuel Yuan)負責并完成。目前,openEuler 在 VisionFive 上的基礎軟件適配成功,整體運行過程較為流暢,外設工作正常。VisionFive 由 RISC-V 軟硬件生態領導者賽昉科技推出,是全球首批基于 Linux 的高性價比的 RISC-V 單板計算機。VisionFive 為開
- 關鍵字:
歐拉 開源操作系統 VisionFive RISC-V 單板計算機
- 起因:5月7日,有媒體引述業內人士說法稱,德州儀器已經裁撤中國區所有的MCU團隊,并把原MCU產品線全部遷往印度... 據了解,TI給了員工兩個選擇:要么接受安排去其他產品線,要么自己主動提離職,目前該團隊成員一部分被裁員,一部分被合并進了LED DRIVER芯片團隊。此前相關媒體還表示稱已經向TI相關負責人進行求證,對方表示“真的,目前TI在上海還有LED DRIVER和BCS的兩條線,另外北京和深圳各還有一個產品線,MCU團隊在國內至少還有十幾個研發?!?盡管如此,該負責人透露,TI在MCU領域的AE
- 關鍵字:
TI 裁員 MCU
- 新銳MCU廠商先楫半導體宣布 2022年5月正式推出 HPM6300系列,這是繼去年11月 發布全球性能最強RISC – V微控制器HPM6700/6400系列后,再添一款新力量 —— 集高性能、高實時、低功耗,高性價比于一身 的RISC-V 通用微控制器。 “先楫的HPM6700系列在今年1月份量產之后,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已經批量出貨。HPM6300延承了HPM6700高性能的特點,在成本,功耗,DSP等各個方面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并推出了QFP封裝,進一步擴大先楫MCU產品
- 關鍵字:
國產 MCU 先楫半導體 HPM6300
- 5月8日,針對德州儀器裁撤中國區的MCU(微控制單元)研發團隊并遷往印度傳聞,德州儀器表示,中國區沒有裁撤任何員工,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會持續投資中國市場并履行承諾。 5月7日,業內有消息傳出,德州儀器裁撤了中國區的MCU研發團隊,并把原MCU研發線遷往印度。原來德州儀器在中國區的MCU研發團隊主要面向MSP430產品線,現在該團隊成員一部分被裁員,一部分被合并進了LED DRIVER芯片團隊?! 炫刃侣動浾吡私?,德州儀器在原本在印度有設有研發中心和MCU的人員,產品線經理一直在印度,此番調
- 關鍵字:
MCU 德州儀器
- 處理器設計自動化領域的領導性企業Codasip近日宣布:通過采用西門子集團Siemens EDA的OneSpin IC驗證工具,擴大了其形式驗證解決方案的可用工具范圍,以進行全面和徹底的處理器測試。Codasip不斷在處理器驗證方面投入巨資,以再接再厲為業界提供最高質量的RISC-V處理器半導體知識產權(IP)。Siemens EDA的OneSpin工具提供了一個先進且無比強大的驗證平臺,用以解決關鍵的芯片完整性問題。OneSpin是極為先進的形式驗證工具,適用于汽車和其他高完整性處理器應用,能以最少的設
- 關鍵字:
Codasip 西門子EDA RISC-V 形式驗證
-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公告第一季財報,歸屬母公司凈利達12.03億元,寫下單季歷史新高,每股凈利2.87元。法人指出,雖然消費性及PC市場需求疲弱,不過新唐由于有車用、工控等產品線護體,因此業績仍維持高檔。新唐3日公告第一季財報,單季合并營收為107.22億元、年成長6.5%,歸屬母公司凈利12.03億元,年增344.7%,每股凈利2.87元。其中單季營收及稅后凈利都同步改寫單季新高水平。
- 關鍵字:
微控制器 MCU 新唐
- 在2022年,隨著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汽車和5G無線連接主導嵌入式設計市場,Microchip的8位PIC?和AVR?單片機(MCU)系列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在過去50年里,8位MCU市場一直在穩步增長,Microchip每年的銷量相當于西半球人手一件。為了支持持續的增長趨勢,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5個新產品系列和60多款新獨立器件,為嵌入式設計人員提供最常見問題的簡單解決方案。尋求創新設計的設計人員正轉向利用Microchip的PIC和AVR單片機
- 關鍵字:
MCU
- 4月18日,記者獲悉,2022“玄鐵杯”RISC-V應用創新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采用首款量產RISC-V處理器玄鐵C906,參賽者可通過平頭哥免費開放的“云上實驗室”一鍵開發,在不受軟硬件限制的RISC-V“算力自由”開發環境中,探索“碳中和”及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圖說:2022“玄鐵杯”RISC-V應用創新大賽開賽) RISC-V是近年興起的一種CPU新架構,因其開放、靈活的特性而逐漸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熱門選擇。當前,已有近2500家機構加入RISC-V基金會,包括阿里、華
- 關鍵字:
RISC-V 新架構 碳中和 工控 平頭哥 玄鐵處理器
- 人工智能(AI)幾十年來一直是一個熱門的技術話題。根據Statista 和Gartner 的預測,人工智能的收入將在未來4 年內增長4 倍,在2024 年后將超過1 000 億美元(1 美元約為人民幣6.4 元)。傳統上,復雜的人工智能計算在云端數據中心運行。在GPU 加速器和專門的系統級芯片(SoC)的幫助下,在臺式機上實現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減少云端訪問的要求。但在過去的幾年里,一個重要的轉變是AI 處理從云端轉到設備級。這主要歸功于嵌入式設備/SoC 的性能不斷提高和安全考慮。這種轉變催生了嵌入式人工
- 關鍵字:
202204 RISC-V內核 人工智能
- 根據算力的需求,人工智能(AI)技術主要分為云端AI 處理和端側的AI 處理。在集中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中,嵌入式設備(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等)通常依賴云服務器實現人工智能能力。而在邊緣AI 解決方案中,嵌入式設備本身即可在本地運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實時環境感知、人機交互、決策控制等功能。由于數據傳輸延遲等因素的限制,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可能無法滿足部分用戶對數據安全性、系統響應能力、私密性、以及本地節點功耗的需求。越來越多在服務器端的AI 計算功能,必然向終端系統下沉,使得終端系統更加智能化。將推理過程移到深
- 關鍵字:
202204 STM32 MCU
- 4月7日,全球權威AI基準測試MLPerf發布最新榜單,在聚焦低功耗、高能效的IoT領域Tiny v0.7榜單中,基于平頭哥玄鐵RISC-V C906處理器的軟硬件聯合優化方案,取得了全部4個指標的第一。這意味著在AIoT領域,RISC-V架構能以極低的計算代價實現定制化AI功能。 (圖說:MLPerf網站截圖) MLPerf Tiny是目前全球IoT領域對軟硬件性能和優化能力測試的權威AI榜單,包含視覺喚醒、圖像分類、語音喚醒及異常監測等4個典型AI任務。今年,參與比拼的CPU覆蓋A
- 關鍵字:
平頭哥 AI RISC-V AIoT
risc-v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risc-v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risc-v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risc-v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