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目睹一場如此極端的技術革命,其全部規模可能超出我們的智力范圍。生成式 AI (GenAI) 的性能每六個月翻一番 [1],超過了業界所說的超級摩爾定律的摩爾定律。一些云 AI 芯片制造商預計未來十年每年的性能將翻倍或翻三倍 [2]。在這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博客系列中,我們將探討當今的半導體格局和創新芯片制造商戰略,在第二部分深入探討未來的重大挑戰,并在第三部分通過研究推動 AI 未來的新興變化和技術來結束。按照這種爆炸性的速度,專家預測通用人工智能 (AGI) 將在 2030 年左右實現 [3][4]
關鍵字:
GenAI 半導體 SoC
先進封裝正在成為高端手機市場的關鍵差異化因素,與片上系統相比,它實現了更高的性能、更大的靈活性和更快的上市時間。單片 SoC 可能仍將是低端和中端移動設備的首選技術,因為它們的外形尺寸、經過驗證的記錄和較低的成本。但多晶片組件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這對于 AI 推理和跟上 AI 模型和通信標準的快速變化至關重要。最終,OEM 和芯片制造商必須決定適應設計周期變化的最佳方式,以及瞄準哪些細分市場。Synopsys 移動、汽車和消費類 IP 產品管理執行董事兼 MIPI 聯盟主席 Hezi Saar
關鍵字:
AI 高端移動設備 SoC 多晶粒
華為下一代旗艦智能手機 Mate 80 預計將在第四季度發布,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它將搭載的處理器。但根據 Wccftech 和中國媒體 IC 智能的消息,該設備傳聞將配備麒麟 9030 芯片,可能延續其前代產品麒麟 9020 所使用的 7nm 工藝。據報道,Buzz 稱麒麟 9030 芯片性能將提升 20%,但不確定其與哪款早期芯片進行了對比。Wccftech 指出,如果它仍然采用 7 納米工藝,那么這樣的提升在沒有升級光刻技術的情況下將是一個顯著的飛躍。根據華為中央報道,
關鍵字:
華為 麒麟 SoC Mate 80
業界越來越多地談論 RISC-V 架構帶來的好處,但它甚至是正確的起點嗎?雖然它可能并不完美,但它可能會提供逐步前進所需的靈活性。計算機架構和軟件追隨了 80 年前開發的處理器的腳步。他們的目標是使用一種基礎技術來解決順序標量算術問題,只要它有足夠的內存,就可以解決任何有限問題。芯片行業已經表明不愿意放棄這種方法,尤其是在仍在運行 50 年前開發的軟件的行業。軟件范式和向后兼容性具有巨大的影響。編程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從單處理器遷移到多處理器架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直到 NVIDIA 開發了 CUDA,針對大
關鍵字:
RISC-V
德國RISC-V 處理器開發商Codasip的董事會將要出售公司。該公司在首席執行官 Ron Black 的領導下,希望在未來三個月內出售該公司。它開發了使用開放式 RISC-V 指令集生產處理器內核的工具,并獲得了高達 380m 歐元的資金,其中包括各種股權和贈款,其中包括后續項目資金。目前有 250 名員工,其中 57% 從事硬件工作,30% 從事軟件工作。近年來,RISC-V 開發一直在努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Synopsys 去年推出了全系列 RISC-V 內核 IP,而主要芯片制造商的 
關鍵字:
RISC-V 處理器 Codasip
作為全球三大RISC-V峰會之一,備受矚目的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將于7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隆重舉行。本屆峰會由上海開放處理器產業創新中心(SOPIC)主辦,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和中電標協RISC-V工委會聯合主辦,中國RISC-V產業聯盟(CRVIC)、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CRVA)、RISC-V中國社區(CNRV)等多方協辦,將匯聚全球頂尖企業和專家,共同探討RISC-V技術的前沿發展與產業應用。峰
關鍵字:
RISC-V RISC-V中國峰會
智能手機處理器將要邁入新世代,研調機構Counterpoint指出,隨著生成式AI手機快速普及,對高效能與低功耗的需求水漲船高,至2026年全球將有約三分之一智慧型手機SoC采用3納米或2納米先進制程節點。另一方面,蘋果全新基礎模型框架將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允許存取蘋果所內建的LLM,在App中整合蘋果AI,外界解讀是擴大蘋果AI生態系的重要進展,安卓陣營包括聯發科(2454)、高通嚴陣以待。今年第一季手機SoC(系統單晶片)市場,聯發科以36%市占領先高通28%,蘋果則以17%排名第三; Counterpo
關鍵字:
手機 SoC 聯發科
RISC-V 或許并非許多應用的完美解決方案,但它或許能提供一條演進路徑。
關鍵字:
RISC-V
一塊搭載了英偉達N1X處理器的惠普開發板(HP 83A3)在Geekbench上亮相。在Geekbench的測試中,運行Linux(Ubuntu 24.04.1)的N1X處理器在單核測試中獲得了3096分,在多核測試中獲得了18837分,平均頻率為4GHz。數據顯示這款處理器為20線程配置,由于Arm通常沒有像英特爾那樣的超線程技術,因此很可能是20個物理核心,類似于英偉達迷你超算所搭載的GB10。同時,該開發板可能配備128GB系統內存,其中8GB預留給GPU。其性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當前市場上的一些頂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PC 芯片 SoC 處理器 聯發科
全球領先的嵌入式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IAR正式發布其旗艦產品的重大更新版本:Arm開發工具鏈v9.70和RISC-V開發工具鏈v3.40,大幅提升了IAR開發平臺在性能、安全性和自動化方面的能力,助力汽車、工業、醫療和物聯網等行業中的敏捷、可擴展嵌入式應用。為應對嵌入式系統日益增長的復雜性,全新的IAR開發工具鏈支持云端許可、CI/CD管道集成和多種架構的開發。隨著Arm和RISC-V持續推動技術演進,IAR推出統一的開發平臺,提供高質量且具安全保障的開發體驗。新版本幫助客戶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縮短
關鍵字:
IAR RISC-V
當夕陽的余暉透過 1950 年紐約的玻璃窗,灑在阿西莫夫伏案疾書的稿紙上。在發表《我,機器人》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位科幻巨匠或許未曾料到,自己筆下那些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正以另一種形態叩擊著人類文明的邊界?!钢悄苎坨R,將會是遠超 VR 的產品?!筂eta 創始人扎克伯格在日前的一次訪談中篤定。Meta 的一季度財報也證實了扎克伯格的觀點,公司表示 Ray-Ban Meta AI 眼鏡月活躍用戶是一年前的 4 倍多。一場關于人機交互的革命,在鏡片的方寸之間展開。等待一陣風AI 眼鏡的火
關鍵字:
SoC
據《光明日報》報道,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jing Aeronautics University,BUAA)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洪革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款開創性的計算芯片——混合隨機計算 SoC 芯片。該芯片基于完全自主研發的開源 RISC-V 架構,容錯能力強、抗干擾能力強、能效高。它引入了數字表示(重新定義二進制數)、計算算法(內存計算)和異構計算架構(SoC 設計)的顛覆性創新。這一成就建立了基于混合隨機數的新計算范式,代表了從數值系統表示到芯片實現的原創創新,支撐了中國高性能智能計算
關鍵字:
BUAA 混合隨機計算 SoC 北航
英國芯片設計公司 Aion Silicon(前身為 Sondrel)贏得了一個 $12m 的項目,用于開發用于高性能計算 (HPC) 和人工智能 (AI) 應用的 RISC-V 加速器。該項目涵蓋了從完整的 RTL 架構和驗證到可測試設計、物理實現和使用 RISC-V 開放指令集架構 (ISA) 和矢量擴展在前沿節點上流片的所有設計工作,以加速 AI 工作負載。Aion 已經從設計服務(例如最近的視頻芯片 ASIC 合同)轉變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芯片供應,包括與代工廠合作。它之前曾為“全球 HPC 競賽需要
關鍵字:
Aion Silicon RISC-V AI芯片
近日,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Qorvo?(納斯達克代碼:QRVO)宣布拓展其QPG6200產品組合,全新推出三款Matter系統級芯片(SoC)。此次擴展的產品系列具有超低的功耗,并采用Qorvo獨有的ConcurrentConnect?技術,可為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市場提供強大的多協議支持功能和無縫互操作性。 這三款全新的SoC與此前發布的QPG6200L SoC同屬QPG6200產品家族,QPG6200L目前已與多家領先的智能家居OEM廠商合作量產,通過采用高能效架構和
關鍵字:
Qorvo Matter SoC
提到服務器 CPU 芯片,X86 和 ARM 架構是大眾認知中的「??汀?。而最近,隨著一系列熱點事件的發布,基于 RISC-V 架構的服務器 CPU 迅速 「破圈」,闖入大眾視野。RISC-V 服務器 CPU,紛紛亮相RISC-V 架構有著開源、指令精簡和可擴展的優勢,在注重能效比的物聯網領域收獲頗豐。不過,這并不意味著 RISC-V 無法進軍有更高性能要求的 PC 和服務器市場。如今,已有多家公司的 RISC-V 架構服務器 CPU 芯片亮相。玄鐵C930阿里巴巴達摩院旗下品牌玄鐵,
關鍵字:
RISC-V 服務器CPU
risc-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risc-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risc-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risc-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