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周四發表聲明預計,由于電腦內存制造商減少投資,明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規模將縮小近10%。Gartner預計,明年全球芯片設備支出將從今年的448億美元下降至403億美元左右。
由全球用于生產微芯片的產品制造商組成的行業協會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本月初預計,2008年全球芯片設備的支出為410.5億美元,不過該協會估計2007年的芯片設備支出為417億美元,認為下降幅度小于上述的下降幅度。
Gartner分析師克勞斯在談到電腦中使用的DRAM(動態
- 關鍵字:
芯片 半導體 DRAM IC 制造制程
- 1. 消費者將在一些常見的應用模式(如體育、玩具和食品安全)看到更多創新、實用的RFID應用
在2007年,RFID行業齊心協力向供應鏈之外的其他領域努力發展 RFID應用,為消費者帶提供更多的 RFID技術所能帶來利益。體育界、醫療業、玩具制造業和食品加工業紛紛采用 RFID技術來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如體育賽事的門票驗證,其中 2008年北京夏季奧林匹克賽事也采用 RFID電子門票;馬拉松賽事采用 RFID記時器確保參賽者比賽成績的準確性。對于受污染的食品和不安全的玩具,RFID能快速追蹤這些
- 關鍵字:
RFID GPS 感應器 RF IF
- 國家近期將逐步完善半導體產業政策,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將產業發展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
據電子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管理司丁文武副司長介紹,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進一步鼓勵IC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底之前出臺。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制定了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將軟件與集成電路發展納入法制軌道,此條例已經納入今年國務院的立法規劃。
據了解,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相關的科技規劃都把發展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國家“十一五”科技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課題中,有2個與集成電路有關。“十一
- 關鍵字:
半導體 集成電路 IC 半導體材料
- 中國的IC需求增長速度正在放緩。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從需求角度來看,預計200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長15%,2008年增長12%,2009年增長10%,2010和2011年分別增長11%和13%。
200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營業額有望增長15%,符合iSuppli公司的預測。實際上,預計2007年中國IC營業額將從2006年的450億美元上升到520億美元。這將是中國半導體市場年營業額首次突破500億美元。
iSuppli公司預測中國半導體市場2008年擴張12%,當年營業額將達到
- 關鍵字:
IC 半導體 電子 IC 制造制程
-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在晶體管技術日新月異的60年里,有太多的技術發明與突破,也有太多為之作出重要貢獻的偉人們,更有半導體產業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恩怨情仇,曾經呼風喚雨的公司不再是永遠的霸主。本文筆者大膽預言半導體產業四大趨勢。
第一大趨勢:30年河“西”,30年河“東”。
回望晶體管誕生這60年,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半導體產業明顯向東方遷移的趨勢,特別是從80年代末開始。1987年臺積電這個純晶圓代工廠的成立,宣告著半導體制造業
- 關鍵字:
半導體 晶圓 IC 半導體材料
- 市場調研公司IC Insights降低了對2008年芯片銷售額的預測,目前認為明年不會象以前預測的那樣強勁。
IC Insights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7年集成電路(IC)銷售額溫和增長5%,從2006年的2,095億美元上升到2,203億美元。2006年IC銷售額增長了9%。
據IC Insights,預計2008年電子系統銷售額將增長6%至1.29萬億美元,IC市場將增長10%至2,434億美元。
去年大約也是這個時候,IC Insights預測2007年半導體市場增長7
- 關鍵字:
IC 芯片 集成電路 其他IC 制程
- 近日,由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指導、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組織的第二屆“中國芯”評選在北京揭曉。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5款芯片獲最佳市場表現獎,北京凌訊華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5款芯片獲最具潛質獎。
從本屆獲獎產品可以看出,2007年,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最佳市場表現獎中,由展訊通信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一款多媒體娛樂基帶芯片(SC6600M)以3.08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高踞榜首;芯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閃存盤控制芯片(CMB2091)則以7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芯片 IP IC 制造制程
- 誰是2007年第四季度純晶圓代工與IC裝配業務領域中的贏家與輸家?贏家:臺積電(TSMC)。不輸不贏:特許半導體(Chartered)。輸家:日月光(ASE),中芯國際(SMIC),矽品精密(SPIL),聯電(UMC)。
這是根據是否能達到FriedmanBillingsRamsey&Co.Inc.(FBR)制訂的第四季度業績目標所作的判斷。FBR的分析師MehdiHosseini表示:“最近了解到的情況顯示,由于部分晶圓出貨時間從明年第一季度提前到了今年第四季度,第四季度臺積電總體晶圓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晶圓 IC 臺積電 IC 制造制程
- 最近約二十年,PC市場已經成為IC產業健康與否的晴雨表。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PC市場已占全球IC年收入來源的三分之一以上。最近十年已經走進尾聲,盡管單元出貨量和銷售減緩,但這種格局不會有太大變化。
目前,全球筆記本電腦領域實現了強勁增長。根據ICInsights發布的2008版IC市場報告,預計2010年將在單元出貨量方面超越臺式電腦。預計這十年間(2000-2010),筆記本電腦單元出貨量每年的累積平均增長率(CAGR)為18%,相比臺式電腦市場的CAGR只有4%。
2007年,估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筆記本電腦 PC IC 模擬IC
- 今年12月16日是晶體管誕生60周年紀念日,但是摩爾定律的發現者,英特爾公司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卻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說,摩爾定律還只能延續十年,此后在技術上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在他看來,晶體管體積繼續縮小的物理極限即將達到。美聯社評論稱,由此,曾經驅動了數字技術革命--甚至是現代經濟--的半導體技術引擎將"剎車"停車。
"摩爾定律"可以簡述為:每18個月,同一面積芯片上可以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將翻一番,而價格下降一半。問世40多年來,摩爾定律對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發展,驅動數字革命和加速信息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晶體管 半導體 摩爾定律 IC 制造制程
- 如何發展中國半導體設備業的討論一直是近年業界的熱點之一,完全自主技術是值得自豪的,與外資、外來技術合作的“借殼孵蛋”的方式也不失為一個良策。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專場研討中,如何看待本土化(Local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半導體產業鏈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合作過程,東電電子(上海)有限公司(TEL)總裁陳捷以東電的經驗談到了日本半導體裝備業的成功之路。他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本土的半導體產業開始迅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本土化 全球化 IC 制造制程
- 中國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在中科院計算所迎十六大創新成就展上隆重宣布,在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863計劃支持下,計算所研制成功龍芯一號通用處理器,已通過產品測試與專家鑒定,可投入商品化生產。
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對這一重大成果盼望已久,反映熱烈。在龍芯一號CPU研制過程中,我們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決策。技術路線正確與否不僅影響科研的進度,而且將決定龍芯CPU未來的命運。我國科技界與產業界至今對如何快速而健康地發展我國IC產業,特別是對如何發展CPU產業還沒有達成共識。本文以研制龍芯CPU的策略考慮為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龍芯 CPU IC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 在過去10年間,全世界的設計人員都討論過使用ASIC或者FPGA來實現數字電子設計的好處。通常這些討論將完全定制IC的性能優勢和低功耗與FPGA的靈活性和低NRE成本進行比較。設計隊伍應當在ASIC設計中先期進行NRE投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降低尺寸以及降低大批量制造時的成本?或者設計隊伍應該為市場設計只有FPGA能夠提供的具有高度可配置功能、能夠快速完成任務的最終產品?
事實上,由于高密度IC設計面臨的日益嚴重的挑戰,上面的觀點并不重要。隨著ASIC設計人員進入每一個新的工藝過程,設計變得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SIC IC FPGA 模擬IC
- Analog Devices, Inc.在中國,北京(Beijing, China.)發布射頻(RF)數字轉換的基帶收發器,適用于符合IEEE 802.16d/e 移動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標準的移動通信設備,例如手機、掌上電腦(PDA)和手持多媒體設備。WiMAX終端可以實現無線寬帶連接,比有線解決方案顯著降低成本。隨著WiMAX標準從固定線路通信協議向增加便攜式應用的移動通信協議演進,設備制造商需要減小尺寸、降低功耗的解決方案以滿足移動通信終端對成本、尺寸和功耗預算的要求。
在A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ADI WiMAX RF RF IF
rf-i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rf-i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rf-i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rf-i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