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20 日消息,up 主 @結城安穗-YuuKi_AnS 上周放出了兩張關于英特爾 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 系列至強 CPU 的 PPT,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目前,英特爾擁有 Eagle Stream 微架構平臺,包括現有的 Sapphire Rapids-SP 和即將推出的 Emerald Rapids-SP CPU,這些處理器均基于 LGA 4677 插槽。對于下一代至強芯片,英特爾將采用全新的 Mountain Stream 和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數據中心CPU市場收入與2021年相比下滑了4.4%,這是受到宏觀經濟的逆風與能源成本增加所影響。此外,從架構的角度來看,在服務器中為工作負載添加加速器限制了對服務器額外CPU的需求。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服務器 CPU
前不久,國內 CPU 兩大上市公司紛紛公布了自己 2022 年的業績營收。龍芯中科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 41%-38%,凈利潤同比減少 81%-73%。與龍芯收入大幅下滑不同,海光信息公布的業績報告中,全年營收同比增長 121.83%,凈利潤同比增長 145.18%。同為去年上市的兩大國產 CPU 龍頭,誰的動力更足?國產 CPU 企業近況龍芯中科:上市首年業績「跳水」作為 2022 年 6 月上市的國產 CPU 第一股,龍芯中科在登陸科創板時非常輝煌。盡管此前市場基于三季報數據,對于龍芯中科的全年
關鍵字:
CPU 龍芯中科 海光信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產品市場,沒有之一,Intel最大市場也是這里,來自Intel的消息稱國內市場占了他們營收的25%到30%左右,還會跟國內客戶聯合打造尖端方案。Intel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王銳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占全球從25%到接近30%的份額。王銳稱,作為Intel來說,這個市場給Intel的反饋,對我們的路線圖,對我們的產品,對我們的解決方案,我們要把這個機制建立起來,能夠在Intel全球整個規劃層面里,變成一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王銳表示,現在開始要把中國區的需求做進Intel長期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工藝
距離上代intel的12代酷睿發布已經過去了近一年的時間,這一次的全新的13代酷睿處理器如期而至,此前創新的異架構處理器在性能方面著實非常驚艷,基本上橫掃了整個主流級的游戲市場,在游戲性能表現方面十分出色,這次全新的13代酷睿處理器在性能方面也同樣會帶給用戶非常大的驚喜,這一次將會intel重奪游戲PC市場首座的位置重要時刻,勢必重新拉開屬于intel異架構的時代。13代酷睿真香!在高性能混合架構上持續突破創新近1年的桌面處理器市場,是intel第12代酷睿大放異彩的一年,大小核的混合架構配合上英特爾硬件
關鍵字:
intel CPU
IT之家 2 月 22 日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 2023 年 PC 市場預測中認為,整個 PC 市場跌至二十年來的最低點,不過蘋果依然是計算機廠商中的“潛力股”。摩根士丹利本周二分享給投資者的報告中降低了對 PC 市場的預測,將 2023 年的預估出貨量從 2.61 億下調至 2.49 億。這主要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需求弱于預期、渠道庫存增加等等,導致消費市場和商業市場均出現疲軟情況。IT之家從摩根士丹利分析報告中獲悉:“消費者需求疲軟、企業需求大幅疲軟、美國和歐洲經濟疲軟以及全球渠
關鍵字:
摩根士丹利 PC Apple
外媒報導,處理器大廠英特爾上周向合作伙伴宣布,停止生產第11代Rocket Lake-S
CPU,2024年2月23日為最后出貨日。第11代Core-i Rocket
Lake-S系列處理器為最后一代采用14納米制程產品,停產代表14納米制程結束。英特爾表示停產前,合作伙伴仍可于8月25日前下單Rocket
Lake-S CPU。Wccftech報導,第11代Rocket Lake-S CPU停產后,英特爾不再為客戶端PC生產14納米制程CPU。由于共享處理器架構,英特爾也決定停產Xeon W
關鍵字:
英特爾 14納米 Rocket Lake-S CPU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有6大國產CPU,分別是華為鯤鵬、飛騰、龍芯、申威、海光、兆芯。這6大CPU,又分為三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使用ARM指令集,包括華為鯤鵬、飛騰。第二條路是使用X86指令集,包括海光、兆芯。而第三條路則是龍芯、申威,目前使用自主可控的自主指令集。很多人對于所謂的指令集、IP授權等,并不理解,我來舉個例子可能,就容易理解了。第一種是只使用對方的指令集,就好比拿錢買了對方的地基,然后自己在對方的地基上蓋房子,房子怎么蓋,還是有很大的自主權的,只要在地基的可承受程度內,任自己發揮。比如兆芯,差不
關鍵字:
CPU
在目前的CPU市場,x86架構及Arm架構仍然是全球最為主流的指令集架構。其中,x86架構統治著PC及服務器市場,而Arm架構則幾乎完全壟斷了移動市場。近年備受追捧的RISC-V架構,得益于其指令精簡、模塊化、可擴展、開源的優勢,也迅速在對功耗、成本更為敏感的物聯網市場站穩腳跟,并開始持續向著高性能的市場進行開拓,大有與x86、Arm三足鼎立之勢。根據全球開放標準組織RISC-V International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RISC-V International社區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
關鍵字:
RISC-V CPU
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Yuuki Ans 在本周早些時候,曝光了英特爾 Granite Rapids Xeon 9000 CPU 插槽的圖片。三張非常詳細的圖像顯示了打開和關閉插槽的情況,以及背板情況。Angstronomics 的 Twitterer SkyJuice 針對該插槽圖片進行了測量和計算,讓我們對英特爾即將推出的 LGA 7529 插槽有了更直觀的了解。SkyJuice 預估 LGA 7529 插槽的尺寸為 105 x 70.5 毫米。這比當前一代 Sapphir
關鍵字:
intel CPU
芯片行業巨頭AMD周二公布的第四季度業績報告中,營收和利潤雙雙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這主要歸功于其數據中心業務強勁增長。然而由于PC市場的長期放緩趨勢,該公司對今年一季度的預期并不樂觀。財聯社2月1日訊(編輯 周子意)芯片行業巨頭AMD周二公布其第四季度業績報告,營收和利潤都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該股在周二盤后交易中上漲超過2%。在截至去年12月的四季度中,AMD實現營收56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55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0.69美元,預期為0.67美元。2022年全年,AMD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4%。不過該
關鍵字:
AMD 芯片 財報 PC 市場
IT之家 1 月 30 日消息,俄羅斯國內科技市場在 CPU 領域有兩個主要參與者,分別是 Elbrus 和 Baikal。Elbrus 目標明確地面向消費者市場,已推出多款產品,最強性能的型號為 Elbrus 8SV。▲ Elbrus 8SVElbrus 8SV 采用臺積電 28nm 工藝,搭載 8 核 1.5GHz CPU 核心、16MB 三級緩存,支持四通道 DDR4-2400 ECC 內存,性能號稱是前一代 Elbrus-8S 的兩倍,單精度算力達 576 GFLOP
關鍵字:
俄羅斯 CPU
IT之家 2 月 1 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消息,AMD 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公司公布第四財季業績后的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確實認為第一季度是我們個人電腦市場的底部。”蘇姿豐表示,“我們將在第二季度看到一定幅度的增長,然后在下半年會出現季節性增長。”在疫情初期出現激增后,個人電腦出貨量已急劇下跌。研究公司 Gartner 稱,去年最后一個季度的個人電腦出貨量下降 28.5%,創該公司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跟蹤該市場以來的最大降幅。IT之家了解到,AMD 今天公布了該公司的 2022 財年第四季度及
關鍵字:
AMD PC
在芯片領域,國內公司近年來奮起直追,CPU領域涌現了多家企業,其中龍芯走的是獨立自主指令集路線,是最難走的方向,此前有國家支持,現在主要靠龍芯自負盈虧。對國產CPU來說,如何賺錢是個關鍵因素,有錢賺意味著企業可以活下去,研發新的產品,一旦不賺錢,企業就無法支撐,哪怕是有補貼,遲早還會干不下去。對于這一點,龍芯之父胡偉武日前在采訪中就談了他的看法, 他表示盈利或賺錢對企業來說是果而不是因。如果為了賺錢做企業,往往賺不了錢,要設立一個高于賺錢的目標來做企業,當實現目標的時候,賺錢就是自然的結果,尤其
關鍵字:
CPU 龍芯 國產
IT之家 12 月 27 日消息,IDC 今日發布報告稱,預計 2023 年中國 PC 顯示器出貨量同比下降 1.6%,2024 年將迎來觸底反彈。報告預計高分高刷產品占比持續增長。隨著面板價格的下降,整機成本縮減,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顯示器價格持續下調;消費者對顯示器的使用場景更加豐富,對顯示器的畫質以及刷新率有更高的要求,帶動了高分高刷顯示器份額持續提升。IT之家了解到,IDC 表示,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整體顯示器主流價格段下移,但消費顯示器千元以上市場受到影響有限。預計 2023 年消費顯示器市
關鍵字:
顯示器 PC
pc c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c c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c c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c c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