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Emissive Displays股份有限公司(MED)宣布已與日本的Kaga元器件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這項與日本一家領先的電子元件分銷商和制造商達成的MOU,為MED在這個戰略市場上提供了第一個銷售渠道。
根據MOU所列條款,Kaga將會在全日本的消費電子設計領域為MED的微顯示器產品提供銷售和市場支持。另外,Kaga將會把MED的P-OLED微顯示器嵌入到它特有的電子取景器(EVF)模塊中,以為日本的數碼相機市場創造新產品。
MED的首席執行官Bill Mil
關鍵字:
MED P-OLED LCD 微顯示器
PLED、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層出不窮,而微軟正在全力投入的伸縮像素研究,將徹底攪亂本已風起云涌的顯示技術市場
微軟的眾多研究人員最近在忙什么?不清楚。不過,似乎這個軟件業的巨擘已經開始“不務正業”地向電子硬件行業大力拓展。據專業科學雜志《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透露,微軟研究室聯手華盛頓州立大學,正在忙著開發一種新的顯示技術——伸縮像素(telescopic pixels)。而根據美國《科技評論》(Technology
關鍵字:
顯示技術 OLED PLED 伸縮像素 微軟
家電生產廠商與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簡稱“國美”)、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蘇寧”,蘇寧電器002024.SZ)等家電連鎖賣場的一些利益糾葛由來已久。但讓人吃驚的是,三洋電機公司(簡稱“三洋”)這次采取了更為激烈的方式。
7月8日,三洋電機對外稱,旗下電視機將從部分電器連鎖店退出,“這并不意味著三洋從中國電視機市場的退出,只是在對銷售戰略和產品陣容進行調整,以期盡快擴大市場份額”。
三洋與國
關鍵字:
家電 三洋 國美 電視
2004年5月B版
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包括從非晶硅和低溫多晶硅(LTPS)有源陣列LCD(AMLCD)平板顯示到新出現的有機LED及其他技術在內的多項新型技術,勢必將催生附加值更高的產品。不過,它們需要效率更高的測試,而相應的儀器和系統必須能提供更高的測試吞吐量和精度。
您周圍的人可有人要買房?
非晶硅LCD測試
非晶硅(a-Si)是AMLCD所采用的傳統技術,目前在市場份額方面它仍然占有統治地位。由于a-Si襯底技術可以用于制造更大的顯示屏,故制造商們正在努力提高產量和成品率。為了節
關鍵字:
LCD OLED 顯示技術
【賽迪網訊】當前,按照服務奧運會的要求,TD-SCDMA網絡優化、奧運會特色服務、2G(第二代移動通信)與3G(第三代移動通信)互操作等重點工作全面展開。北京城區TD-SCDMA基站的補建有序推進、TD-SCDMA手機電視正在加緊調試。基站增多了,體積變大了,特色服務豐富了,部分市民不免擔心起基站輻射問題。但細究其因,實不足慮。擔心的原因有三:一是TD-SCDMA等3G技術是一項新生事物,是高新技術的產物,市民對此相對陌生;二是輻射本身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需要專家的解讀和權
關鍵字:
TD 基站 輻射 電視
備受矚目的三洋電視從國美、蘇寧撤柜事件另有隱情。東莞華強三洋電子有限公司某分公司總經理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三洋不是不再做電視產品,只是由于進入大賣場費用過高,導致銷售基本都虧損,今后要轉做傳統渠道。
這位人士說,三洋電視與國美、蘇寧的合同2007年8月到期,順延至2008年1月,但新合同的條款一直談不下來,所以,今年6月下旬開始,三洋電視便把存貨、樣機從國美、蘇寧撤出,“現在已經撤得差不多了”。
這位人士說,三洋電視退出家電連鎖大賣場,轉而加大對傳統渠道的投
關鍵字:
三洋 國美 電視 蘇寧
2008年5月,第46屆信息顯示學會(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國際大會、論壇及展覽在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辦。這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近8000名科學家、工程師、媒體和廠商代表的參與,是國際顯示領域從最新的材料、器件、系統和軟件,到各種最終應用的一次全面的大型展示和研討活動,在其中既可以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可看到最新開發的產品和技術。
盡管這項活動看起來更像以論文宣讀為主的學術性活動,但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廠和新創公司開始在其展覽會上展示各種技術和產品。因此,和
關鍵字:
顯示技術 電子信息 SID ODM OLED
7月7日消息,近日,韓國平板顯示器制造商LG與兩家同行業臺灣生產商即將發布第二季度財報,預計這幾家公司第二季度的利潤將呈現三倍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業界認為液晶市場未來幾個季度的利潤增速放緩。
據國外媒體報道,LG與兩家臺灣生產商即將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由于市場對電視的強勁需求以及個人電腦面板的供應吃緊,預計這幾家公司第二季度的利潤將呈現三倍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由于全球經濟減速迫使消費者壓縮開支,加上液晶面板的價格不斷下滑,將導致液晶市場未來幾個季度的利潤增速放緩。市場研究機構雷曼兄
關鍵字:
LG 液晶 平板 電視
作為最有希望統領新一代顯示技術的代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一直頗受關注。前不久,三星電子高調宣布了其未來三年OLED的發展戰略,并表示2009年OLED電視機將量產;率先上市11英寸OLED電視的索尼也在嘗試著降低成本。近日,松下又透露了2012年左右將量產37英寸OLED電視。而國內方面,只有長虹明確表示了涉足OLED市場,產業氛圍尚未建立起來。
國外廠商紛紛聚焦OLED
近日,有消息透露,松下預計其37英寸的OLED電視將在未來3年時間內走入零售賣場。據了解
關鍵字:
OLED 日立 佳能 長虹
漢城消息,韓國顯示器制造商三星SDI公司宣布,準備在2009年中旬將下一代有機顯示器的產量提高至現在的六倍,增加投資5億2千9百萬美元。
作為知名的顯示器生產商,三星SDI公司的這一舉措是為了抓住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AM-OLED)快速發展的市場,這種新型的顯示器比當前的液晶顯示器畫質更高,更為輕薄,并且功耗更低。但是,顯示器生產商需要解決降低AM-OLED生產成本,增加屏幕尺寸等問題,以擴大AM
關鍵字:
顯示器 三星SDI AM-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
【eNet硅谷動力消息】本周一韓國面板制造商三星SDI公司宣布,為了提高下一代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的產量,公司計劃明年中期前將投資5.29億美元擴展生產線的產能,未來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的產量將達到目前發貨水平的六倍。
三星SDI表示,與液晶顯示器相比,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顯示器更輕薄、能夠提供更好的圖像質量并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益。三星SDI試圖在全球快速增長的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市場奪取更多份額,計劃投入更大賭注擴展產能。
為了使這一新的顯示技術在更多產品中被采用,面板制造商
關鍵字:
三星 SDI OLED 液晶顯示器
OLED全稱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流驅動下而達到發光并實現顯示的技術。OLED與LCD相比有許多優勢:超輕、超薄(厚度可小于1 mm)、亮度高、可視角度大(可達170°)、由像素本身發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響應速度快(約為LCD速度的1 000倍)、清晰度高、發熱量低、抗震性能優異、制造成本低、可彎曲。所以OLED更能夠展示完美的視頻,再加上耗電量小,可作為移動電話、數碼電視等產品的顯示屏,被業界
關鍵字:
OLED LCD MCU SSD1303
今年五一和端午小黃金周后,有機構統計稱國外與國內廠平板電視商在一線城市占有率為8∶2,甚至部分市場為9∶1。來自中怡康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5月,中國彩電企業在一級市場的話語權大大減弱。“這是繼中國手機2004年遭遇‘滑鐵盧’后,擺在國內彩電廠商面前最為嚴峻的挑戰。”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表示。
外資市場份額增幅超三成
“過去幾年我們在策略上犯了錯誤,首先是2004年-2005年內耗式的價格戰使國產品牌失去了后勁,其次是2
關鍵字:
平板 液晶 電視 三星 索尼 飛利浦 夏普
近日,在越南有投資項目的中國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稱,由于越南盾貶值等因素,生產經營受到一定波及,但越南經濟波動對經營影響有限。
但事情并非這么簡單。一段時間以來,迫于國內成本上升的壓力而投資越南的部分家電企業,面對越南金融危機的延續,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應對之策。
成本增幅明顯
因為人力、地理等諸多方面的優勢,越南成為很多家電企業海外設廠的首選,而且根據越南2007年加入WTO時的承諾,電視、空調、洗衣機等電器關稅,3-5年內將降至25%。所以,過去兩年,為了利用越南的低人力成本和規避
關鍵字:
家電 越南 電視 空調 洗衣機 美的 TCL
2008年5月,第46屆信息顯示學會(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SID)國際大會、論壇及展覽在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辦。這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近8000名科學家、工程師、媒體和廠商代表的參與,是國際顯示領域從最新的材料、器件、系統和軟件,到各種最終應用的一次全面的大型展示和研討活動,在其中既可以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可看到最新開發的產品和技術。
盡管這項活動看起來更像以論文宣讀為主的學術性活動,但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廠和新創公司開始在其展覽會上展示各種技術和產品
關鍵字:
OLED 有機電子 SID RFID 照明 太陽能
oled 電視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led 電視!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oled 電視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led 電視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