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3月22日報道】英偉達正式啟動年度 GTC 活動,并詳細介紹其人工智能市場計劃。英偉達 CEO 黃仁勛發表名為《切勿錯過 AI 的決定性時刻》的主題演講,黃仁勛強調了加速計算和人工智能在應對當今挑戰和抓住未來機遇方面的重要作用。黃仁勛表示,GTC大會已吸引了250,000多名參會者,會議上,來自DeepMind的Dennis Hassabis、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Valerie Taylor、Adobe的Scott Belsky、Netflix的Carl De
關鍵字:
AI iPhone 英偉達 GTC
在過去的幾年中,不論是高性能還是數字貨幣,亦或者是當前大熱的AI,NVIDIA都抓住了每一個風口,當然作為本職的游戲領域也從來沒落下,RTX光追及DLSS的優勢讓兩家友商沒法正面剛。是NVIDIA比別人更幸運嗎?CEO黃仁勛否認了這種看法,他可不把NVIDIA當前的成功視為幸運。以AI為例,雖然ChatGPT當前異常火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NVIDIA早在10年前就開始押注AI,5年前就開始跟OpenAI合作了,當時NVIDIA生產了第一塊超級AI芯片,就提供給后者用于AI運算了。ChatGPT火爆之后
關鍵字:
NVIDIA
安富利旗下全球電子元器件產品與解決方案分銷商e絡盟宣布開售NVIDIA??Jetson?系列世界領先平臺,適用于自主機器和其他嵌入式應用。Jetson系列小尺寸、高性能計算機模塊包括Jetson Nano、Jetson AGX和Jetson Xavier NX,現均可通過e絡盟購買。每個模塊都配備用于加速軟件的NVIDIA?JetPack? SDK,以及包含相關傳感器、SDK、服務和產品的周邊生態系統,以進一步加快開發速度。JetPack SDK為邊緣AI開發提供了Linux環境、CU
關鍵字:
e絡盟 NVIDIA Jetson
GTC 2023 線上大會將于 3 月 20 日至 23 日舉行,本屆大會將舉辦超過 650 場由技術、商業、學術和政府領域領導者主持的會議。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 - 2023 年 2 月 21 日 – NVIDIA 宣布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將在 GTC 2023 上發表主題演講,介紹生成式 AI、元宇宙、大
關鍵字:
GTC
在幾乎所有人看來,AMD顯卡相比NVIDIA顯卡簡直不值一提,性能、技術打不過,市場份額更不是一個重量級。但是,AMD顯卡其實是很賺錢的,收入并不比NVIDIA顯卡少多少!根據最新公布的財報,2022年第四季度,NVIDIA游戲業務的收入為18.31億美元,來自GeForce顯卡、任天堂Switch主機芯片、GeForce NOW云游戲服務等業務。同期,AMD游戲業務收入則是16.44億美元,來自Radeon顯卡、PS5/Xbox Series X/S主機芯片等。算下來,AMD顯卡帶來的收入,只比NVID
關鍵字:
AMD 顯卡 NVIDIA
這一波的顯卡礦難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雖然去年中一度導致NVIDIA連續兩個季度營收、盈利暴跌,但是隨著RTX 40系顯卡高端化戰略的成功,NVIDIA已經迅速滿血,而最近ChatGPT的火熱又讓NVIDIA抓到了機會,至少上千億的GPU市場等著他們。ChatGPT是大型AI應用,其背后需要強大的硬件, 訓練升級一次耗費巨大,招商證券測算其每次升級至少要3422萬元。根據他們的計算,每有1億活躍用戶,ChatGPT就需要13.5EPLOPS的算力,大約是6.9萬臺NVIDIA DGX A100 8
關鍵字:
NVIDIA 顯卡 chatGPT
NVIDIA多年來一直在與部分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共同開發和執行各種發展迅速的AI策略,在過去三年間詢問了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有些結果和NVIDIA想象的一樣;而有些結果著實令人驚訝。今年的調查是在充滿變數的宏觀經濟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兩種結果都有。來自全球頂尖金融服務機構的500名受訪者闡述了其認為AI投資回報最高的領域,結果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無論是銀行和金融科技機構,還是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其目標都是找到更精準的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并改善顧客和客戶體驗。NVIDIA通過深入調查了
關鍵字:
nvidia AI計算
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NVIDIA 即將推出的新款 Ada GPU(包括 AD106 和 AD107)已逐漸浮出水面,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在近期,甚至下個月的 GTC 2023 上亮相,并將很快應用于主流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根據 @Moore's Law Is Dead 最新消息,這兩款 GPU 雖然外觀看起來跟之前的型號差不多,但芯片面積卻要比上一代要小。據說 Ada AD106 GPU 的尺寸約為 180-190mm2,比 GA106 GPU 小 30% 左
關鍵字:
Nvidia GPU
前言:現今已是2023年了,科技在快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智能時代的到來,AI作為核心驅動力量為醫療行業、汽車行業以及AI等行業帶來了巨大轉變。如在醫療行業,應用認知計算技術AI能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將人工智能應用到醫院平臺,能從各種渠道分析訪問者的健康狀況并提供保健相關的洞察力,并與訪問者進行雙向互動。對于患者而言,AI可以幫助自己預知發病時間,并及時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在汽車行業,可以利用AI技術進行自動駕駛,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創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如在AI行業,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學習大量而深
關鍵字:
NVIDIA GPU AI 思騰合力
AI人工智能已經無處不在,NVIDIA似乎準備將它深深地融入顯卡驅動。消息稱, NVIDIA正在開發全新的顯卡驅動,專門用于AI優化、深入提升性能。據說, 這款驅動最快可能第一季度內發布,將帶來平均大約10%的性能提升,最高可達30%。用了什么樣的AI技術暫不清楚,據稱會重點改進指令、吞吐量、硬件利用率、線程、設置。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NVIDIA
1 月 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偉達和富士康周二宣布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平臺。富士康稱,將基于英偉達的 DRIVE-Orin 芯片為汽車制造電子控制單元 (ECU),未來將服務于全球汽車市場。富士康生產的電動汽車(EV)將采用 DRIVE Orin ECU 和 DRIVE Hyperion 傳感器架構,以實現高度自動化的駕駛功能。據悉,英偉達的 DRIVE Orin 芯片最早發布于 2019 年,并于 2022 年 3 月宣布量產。這款芯片能夠進行每秒 254 萬億次運算,理論上通過不斷升級擴展,能
關鍵字:
nvidia 富士康 自動駕駛
IT之家 1 月 4 日消息,英偉達在今日的 CES 2023 活動中宣布,GeForce NOW 云游戲將登陸汽車平臺,現代、極星和比亞迪將成為首批支持的品牌。這三家汽車制造商都使用英偉達的 Drive 硬件為其車輛信息娛樂系統提供動力。玩家可能需要通過藍牙或 USB 將手柄與汽車瀏覽器配對才能游玩。此外,云游戲的網絡連接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安全考慮,前排的車主和乘客只能在停車時游玩英偉達 GeForce Now 游戲。當車輛行駛時,乘客可以自由地在后座顯示器上玩游戲(如果后座有顯示器)。IT
關鍵字:
nvidia 汽車 Geforce Now
桌面獨立顯卡,已經暴跌到 20 年最低了!根據 Jon Peddie Research 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的桌面獨顯出貨量慘不忍睹,創造了 20 年的最低紀錄。經歷了這幾年的疫情、礦難、逐步放開,顯卡市場有這一天,也并不奇怪。銷量雖低,單價卻高,韭菜管夠就行跟一年前相比,獨立 GPU 的出貨量已經減少了 42%。在疫情期間,顯卡的需求曾經有一度是顯著增加的,因為居家辦公、遠程網課等場景增多,而且大家的娛樂方式收緊,很多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在家里打游戲。而另外一些人,則是忙于挖礦。但如今的世界,可不是昨日的
關鍵字:
GPU AMD NVIDIA
近日,在Arete技術大會上,NVIDIA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總經理Ian Buck確認了會在2024年推出Hopper繼任者的消息。根據爆料,取代Hopper的下代GPU代號Blackwell。在此之前,外界就曾挖到名為GB100和GB102的新核心,算是比較有力的證據。據稱NVIDIA正與臺積電協作,致力于采用3nm工藝節點來制造Blackwell GPU。從規格上來看,當前的Hopper的計算密度比RTX 4090還要高,下一代Blackwell肯定會更加強力。稍稍遺憾的是,到底RTX 5
關鍵字:
NVIDIA Blackwell
NVIDIA的顯卡在游戲及高性能計算領域已經隨處可見,他們也在不斷擴展GPU的邊界,各行各業都有可能用到高性能GPU,日前在日本介紹了GPU顯卡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推出了醫療服務NVIDIA Clara,讓內窺鏡實現4K 240fps超高清圖像。根據NVIDIA所說,醫療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預計到2025年時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6%,前景廣闊。隨著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傳統上使用的FPGA芯片已經很難應付大量數據處理,GPU就可以大顯身手, 適合高度并行的任務處理,還有強大的軟件服務支持,NV
關鍵字:
英偉達 NVIDIA 顯卡 醫療
nvidia gt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vidia gt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gt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gt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