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ai enterprise 文章
最新資訊
去年,時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宣布,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麻將AI”——Suphx,并在國際知名專業麻將平臺“天鳳”上榮升十段,其實力超越該平臺公開房間頂級人類選手的平均水平。游戲是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重要試驗田,其環境的復雜性和信息的不確定性是機器學習的最佳訓練場。那么麻將AI到底有哪些難點?Suphx在游戲AI領域的跨越性突破具體是如何實現的?麻將AI落地的最終目的又是什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從微軟亞洲研究院方面找到答案。
關鍵字:
微軟 AI
本周三美股收盤,NVIDIA的總市值達到了2510億美元,首次超越Intel(2480億美元),成為北美最有價值的芯片企業,以及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 今年至今,NV的股價已經上漲了68%,Intel則僅有3%。 不同于Intel,NVIDIA是一家Fabless無晶圓廠純設計公司,也就是它僅負責芯片設計,將代工委外給三星、臺積電等。有趣的是,后兩者分別是當前全球前兩大芯片企業,三星是設計制造一體,臺積電則僅做代工。 分析人士認為,NVIDIA潛在股價飆升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數據中心AI業務
關鍵字:
NVIDIA 市值 芯片 美元 臺積電
自動駕駛的發展離不開數據。近日,禾賽科技與Scale AI聯合發布了自動駕駛開源數據集 -- PandaSet。PandaSet采用禾賽科技先進的激光雷達進行數據采集,并通過Scale AI強大的標注平臺進行精準的數據標注,為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公司、機構和個人,提供了內容豐富、目標物密集的高質量免費數據。盤點全球人工智能數據平臺,Scale AI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這家由華裔青年Alexandr Wang在19歲時參與創立的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受投資者的青睞,僅用3年
關鍵字:
禾賽科技 Scale AI
7月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云端峰會上,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分享了中國移動對5G+AI帶來的新變革、未來發展新趨勢的一些理解和判斷。董昕表示,5G和AI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也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兩者互融互促、共贏共生,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隨著5G網絡建設提速,與云、邊、端等基礎設施協同,將有效促進萬物互聯和數據匯聚,大大降低AI使用門檻,全面推動AI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前期,我看到一組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到2025年,全世界AI市場規模將
關鍵字:
中移動 5G AI
2020年7月3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慕尼黑電子展終于在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展會以“融合創新,智引未來” 為主題,發布了智慧工廠、智慧出行、智慧生活、5G+、IoT+、+AI、中國力量、初創企業八大行業關鍵詞,為電子行業從業者全方位展示前沿技術與應用解決方案。電子元器件目錄授權分銷商——唯樣驚艷亮相本屆慕展,在5.2館E316為現場觀眾展示“中國力量”。下面一起來回顧唯樣展臺的精彩瞬間——1、開展首日 唯樣直播間火熱開播7月3日早上10:00,唯樣的展位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眾。造型吸睛的展臺、豐
關鍵字:
慕尼黑 5G IoT AI
7月3日-5日,被譽為“電子行業風向標”的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0)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次展會以“融合創新,智引未來”為主題,共吸引近千家企業參展。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廠商,也攜多款創新性圖形處理、人工智能、無線連接解決方案亮相展會“e星球創新應用科技園”。本次展會上,Imagination帶來了多項先進的IP技術,充分展現了自己在“智”(AI,人工智能)、“聯”(IoT,物聯網),以及
關鍵字:
Imagination 慕尼黑 AI 人工智能
美國高通公司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今日宣布,將高通QCS610和QCS410系統單芯片(SoC)導入高通視覺智能平臺(Qualcomm Vision Intelligence Platform)。透過QCS610和QCS410的設計,過去僅見于高階裝置的強大AI和機器學習功能等頂級相機技術,得以進入中階相機區隔;因為在現今智慧城市、商業活動和企業、家庭和車輛場域中,無線邊緣運算的智能功能和強大的連網能力已逐漸成為智能型相機應用上必須克服的障礙。高通技術公司業務發展副總裁Jeffery Torrance表示
關鍵字:
高通 SoC AI ML 智能相機
迎 九 (《電子產品世界》 北京,100036) 摘 要:英國半導體之父、Arm的聯合創始人Hermann爵士稱:“在計算機歷史上發生過3次革命,第1次是70年代的CPU,第2次是90年代的GPU,而Graphcore公司帶來了第3次革命。”Graphcore推出了為AI計算而生的IPU。Graphcore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盧濤先生和中國銷售總監朱江,向電子產品世界等媒體介紹了IPU的架構。 0 引言 Graphcore總部在英國,目前全球有450名員工。公司已獲大量投資,截止到2020年
關鍵字:
202007 IPU AI
英偉達周二宣布,在發布后僅僅幾周,A100張量核心圖形處理單元(GPU)就被Alphabet旗下的谷歌云(Google Cloud)采用。現在可以在Google云上的alpha中使用。Google compute engine上提供的加速器優化VM(A2)系列是專門為處理一些最苛刻的應用程序而設計的,包括人工智能(AI)工作負載和高性能計算(HPC)。這使得谷歌成為第一個提供新版NVIDIA GPU的云服務提供商。圖源來自英偉達官方與前幾代相比,A100有望顯著提高性能。英偉達表示,與前代產品相比,基于英
關鍵字:
英偉達 谷歌 NVIDIA Google Cloud
NVIDIA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周二宣布,A100 Tensor Core圖形處理單元(GPU)在發布幾周后就被Google Cloud所采用,該公司隸屬于 Alphabet (NASDAQ:GOOGL) (NASDAQ:GOOG)的子公司。 Google Compute Engine上提供了Accelerator-Optimized VM(A2)系列,專門用于處理一些最苛刻的應用程序,包
關鍵字:
Google NVIDIA 云計算
來源: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音樂貫穿了人類文明的歷史,與每一種文化息息相關,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人類如此為音樂著迷,那么人類的大腦是如何感受與存儲音樂的?計算機如何能像人類大腦一樣感知與記憶音樂呢?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曾毅團隊充分借鑒了人類大腦在音樂信息處理方面的神經機制,構建了一個多尺度的多腦區協同的脈沖神經網絡SNN(Spiking Neural Network)模型,用于音樂感知與記憶。 模型可以通過一首曲名從而回憶起整首樂曲,也可以只通過一個片段
關鍵字:
AI 類腦脈沖 神經網絡
根據最新的股市表現,NVIDIA極有可能在幾天內實現市值上超越英特爾,成為半導體圈第二高市值的公司。這個可能性今天就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關鍵字:
NVIDIA 英特爾 TSMC 股價 市值
從原子的物理世界到0和1的數字世界,3D視覺“感知智能”技術是第一座橋梁。我國放量增長的工業級、消" />
傳統機器人只有“手”,只能在固定好的點位上完成既定操作,而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大大推動了機器和人的協作,這也對機器人的靈活性有了更高要求。要想像人一樣測量、抓取、移動和避讓物體,機器人首先需要對周邊世界的距離、形狀、厚薄有高精度的感知,而3D視覺芯片可以引導機器人完成上述復雜的自主動作,它相當于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近日,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融合)的全球首顆高精度3D-AI雙引擎SOC芯片,已經在國內一家芯片代工廠進入最終流片階段。這顆芯片將和中科融合已經進入批
關鍵字:
3D-AI 雙引擎 SOC MEMS
英偉達(Nvidia)CEO兼聯合創始人黃仁勛近幾年不止一次公開表示,英偉達是一家AI公司。最近黃仁勛在《巴倫周刊》的播客對話中,再次重申了這一觀點,「Nvidia不是游戲公司,它將推動下一個人工智能大爆炸」。黃仁勛,標志性的黑色皮夾克,為母校斯坦福捐了一座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工程大樓,位置就在另一位斯坦福華裔校友,雅虎總裁楊致遠捐贈的工程樓旁邊。1993年,30歲的黃仁勛創辦英偉達。據說這是他給妻子的承諾,30歲之前擁有自己的公司。說到英偉達,腦中立馬浮現一個問題,你知道英偉達通過游戲賺了多少錢嗎?雖然游戲
關鍵字:
Nvidia 人工智能
半導體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宣布,旗下最先進的FinFET解決方案「12LP+」已通過技術驗證,目前準備投入生產。 格羅方德的差異化「12LP+」解決方案主要針對AI訓練以及推論應用進行優化。本解決方案建立于驗證過的平臺上,具有強大的制造生態系統,可為芯片設計師帶來高效能的開發體驗,及快速的上市時間。 為達到性能、功耗和面積的組合,12LP+導入了若干新功能,包含更新后的標準組件庫、用于2.5D封裝的中介板,與一個低功耗的0.5V Vmin SRAM記憶單元,以支持AI處理器與內
關鍵字:
格羅方德 12LP+ FinFET AI
nvidia ai enterprise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vidia ai enterprise!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ai enterprise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ai enterprise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