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召開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上,英特爾公司展示了英特爾如何為各種移動計算體驗提供恰當的特性組合,包括面向輕型計算的手持設備和上網本、超薄筆記本電腦的性能和風格的完美平衡以及全功能筆記本電腦計算等。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英特爾架構事業部總經理浦大衛(Dadi Perlmutter)在此次峰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也標志著三款針對筆記本電腦的全新超快速、智能型英特爾®酷睿™ i7處理器的首次亮相。
浦大衛表示:“通過越來越廣泛的各種移動設備保持互聯已經成為最令人興奮
- 關鍵字:
Intel Nehalem 酷睿 i7
- 9月14日,英特爾宣稱正在抽樣測試新款Nehalem平臺芯片,處理器代號為Jasper Forest,該處理器將成為新的里程碑,可以打造更小更高效的芯片組。
英特爾數字企業集團副總裁史蒂芬·史密斯(Steve Smith)表示,在新芯片中,英特爾首次集成了I/O集線器,不再需要獨立的I/O控制器。另外,它還可以降低能耗,節省主板占用的空間。在測試中,英特爾選擇了基于Nehalem架構的新四核處理器,相比舊產品功耗降低27瓦。主板I/O集線器是連接不同組件的接口,集成于Xeon的I/
- 關鍵字:
英特爾 Nehalem 處理器
- 據PC廠商稱,英特爾計劃在2010年第四季度推出32納米“Sandy Bridge”微架構,接替目前的Nehalem和Westmere微架構。
英特爾將在2009年四季度開始大批量生產基于32納米生產工藝的Westmere芯片,并且將按計劃在2010年第一季度推出用于臺式電腦的Clarkdale芯片和用于筆記本電腦的Arrandale芯片。然后,英特爾將在2010年第二季度推出6核的Gulftown處理器。
6核Gulftown處理器的價格預計每千個購買量的批發價高
- 關鍵字:
英特爾 32納米 處理器 Nehalem Westmere
- 英特爾購買了Nvidia公司的SLI技術許可證,從而使Nehalem處理器和芯片組支持高端游戲系統和工作站的多個圖形處理器。
Nivida本周一還宣布稱,華碩、EVGA、技嘉和微星國際等計算機主板廠商也購買了這個技術的許可證以便用于為英特爾Core i7和Core i5處理器設計的主板。英特爾的這兩種處理器是以45納米的Nehalem微架構為基礎的。SLI技術能夠讓主板支持三個Nvidia GeForce圖形卡。
英特爾去年晚些時候推出了用于高端臺式電腦的Core i7處理器。英特爾今年6
- 關鍵字:
英特爾 Nehalem 圖形處理器 SLI
- 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英特爾有可能于下個月開始針對服務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推出多款高性能Nehalem處理器。
新的Nehalem微架構不僅突破了現有產品的瓶頸,還能在執行更多任務的同時減小能耗。
了解英特爾計劃的業內消息人士透露,英特爾將于8月初推出新款至強(Xeon)處理器,這些產品均隸屬于5500和3500系列,但細節尚未得到確認。另外,消息人士還表示,英特爾將于9月開始推出基于Nehalem微架構的高端臺式機和筆記本處理器。9月初會發布代號為Lynnfield的四核臺式機處理器,當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Nehalem 服務器 臺式機
- 7月3日消息,Semi Accurate網站上周報道稱,蘋果與NVIDIA在當前的合作協議方面出現了分歧,進行了言辭激烈的爭論。據Stuff.tv網站稱,NVIDIA似乎很傲慢,它也許認為它在未來三至四年里將一直供貨。
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去年還驕傲地推出新的MacBook Pro系列筆記本電腦和吹噓NVIDIA的8600M GT圖形處理器。但是,如上所述,蘋果也許已經開始了轉變。AppleInsider網站曾報道說,基于英特爾Nehalem處理器架構的iMac和MacBo
- 關鍵字:
NVIDIA 圖形處理器 Nehalem
- 在CPU領域,一直以來Intel都扮演著統治者角色,而AMD一直生存在Intel的陰影之下。當今的AMD經歷了40年的風雨之后,雖然在份額和營業額上仍無法與英特爾相提并論,但是由于其一直崇尚自主創新,讓AMD已經從一名跟隨者變成了領跑者。
技術跟隨變為技術領導
1969年5月1日,AMD公司以1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正式成立。第一款具有歷史意義的產品是AMD286,該產品兼容了Intel80286的產品,也就是這款兼容intel的CPU提供了更高的頻率20MHZ,而Intel80286只有12
- 關鍵字:
AMD Nehalem 服務器
- CNET科技資訊網5月5日國際報道 在薄的基礎上變得更薄,這就是英特爾今夏即將推出的可承受,超薄筆記本電腦浪潮所要傳達的信息。
上周,英特爾移動產品集團營銷主管Erik Reid。Reid談到了英特爾“消費級超低電壓處理器戰略”(CULV),首款芯片即為“Nehalem”移動芯片。
超薄對英特爾來講是一個大動作。未來幾月,它將是英特爾在移動市場的宣傳重點,Reid透露,Nehalem將于今年底上市。
Reid說:“這是市場的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Nehalem
- IDT 公司宣布支持基于 Nehalem 的 Intel? Xeon? 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可進行生產的 PCI Express?(PCIe?)交換和計時解決方案及英特爾認證的雙數據速率 3(Double Data Rate 3 - DDR3)寄存器。
IDT 企業計算部副總裁兼總經理 Mario Montana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提供為應對新一代服務器平臺挑戰而專門設計的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瞄準新一代服務器和工作站的高性能要求,同時繼續保持
- 關鍵字:
IDT 寄存器 Nehalem
- 除了移動平臺領域未來的銷售增長態勢較好外,整個半導體行業銷售增長的前景不容樂觀。問題在于這個艱難過程將會持續多久,中國市場以及英特爾的下一代Nehalem處理器能夠挽救半導體行業于水深火熱之中么?
IDC于近期發布了第三季度半導體行業銷售狀況報告,數據顯示該季度的半導體單位出貨量有著良好的年度以及季度增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半導體行業的銷售態勢并不樂觀。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也發布了半導體行業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將2009年半導體行業的收入增長的預期從原先的接近8個百分點降低到了1
- 關鍵字:
半導體行業 Nehalem 處理器 Atom 消費電子
- 英特爾公司日前宣布,基于公司即將推出的全新微架構(代號Nehalem)的臺式機處理器將正式采用"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的品牌。全新處理器家族的第一批處理器(包括一款至尊版產品)將采用"i7"標識,正式使用"英特爾® 酷睿™ i7 處理器"這個品牌。英特爾將于明年陸續推出一系列全新標識用于不同的產品,"i7"是其中的第一個。
基于全新微架構的上述產品將具備高性能、高能效的特性
- 關鍵字:
英特爾 Nehalem 處理器 酷睿
- 圖為英特爾Core i7品牌標識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下一代臺式機處理器Nehalem將被正式命名為“Intel Core”(英特爾酷睿),首批產品還將帶有“i7”標識。
英特爾發言人喬治·阿爾弗斯(George Alfs)稱,i7標識將被用于首批Nehalem高端臺式機處理器中。以后,英特爾還將推出其它標識來補充i7。至于最高端的終極版(Extreme Edition)產品,英特爾還將專門為其打造一個黑色Logo,型號編號也有所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Core i7 Nehalem
- 來自臺灣某一線主板大廠的消息稱,NVIDIA可能會被迫放棄芯片組業務,至少高端部分已經難以為繼。
據悉,NVIDIA在本周早些時候和主板合作伙伴進行了一次會談,以爭取對其未來桌面芯片組的繼續支持,但主板廠商的回應是——沉默。
雖然NVIDIA宣稱已經拿到了Intel QPI總線授權,但在下一代Nehalem平臺上并不打算開發新款芯片組,而是借助nForce 200橋接芯片讓Intel X58芯片組獲得SLI支持。額外芯片的加入將使得主板廠商不得不重新進行布線設計,大
- 關鍵字:
NVIDIA 芯片組 Nehalem GPU
- ? R&S FSQ-K94 應用固件可用于測試半導體組件,如WiMAX MIMO 芯片組,放大器,混頻器等,也可用于完整的WiMAX產品測試,如基站,微基站等。
?
測試MIMO 系統需要的大部分測量可用單臺矢量信號分析儀完成,然而,為了測試兩個組件之間的關系,有時需要兩臺儀器。這種情況下,用戶可以把幾臺R&S?FSQ 或R&S?FSG 分析儀組合起來,形成一個靈活的解決方案,例如,用于測試4x4 MIMO
系統。
?
- 關鍵字:
R&S IQ接口 R&S EX?IQ?Bo /Q接口分析被測器件
- 【賽迪網訊】6月25日消息,據計算機主板廠商透露,英特爾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三款基于Nehalem內核的四核處理器(代號為Bloomfield)。這些四核處理器將用于英特爾新的LGA1366插座。
雖然英特爾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這些四核處理器的正式型號,但是,這三種四核處理器目前的代號是XE、P1和MS3,時鐘頻率為3.2GHz、2.93GHz和2.66GHz。這種處理器芯片的熱設計功率都是130瓦,配置了8MB三級緩存,支持同時多線程技術。
英特爾在今年第四季度還將推出X58和ICH1
- 關鍵字:
英特爾 Nehalem 處理器 四核
nehalem-ex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ehalem-ex!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ehalem-ex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ehalem-ex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