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在最新的《全球半導體市場預測》中預測,2007年全球芯片銷售收入增長速度放慢將為2008年的大增長奠定基礎。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7年全球芯片市場的增長速度將只有4.8%,2006年的這一數字只有8.8%。IDC預測,2008年的增長速度將達到8.1%。
報告指出,如果產能增長速度在明年放緩和需求仍然保持緩慢,芯片市場的增長速度會更快。市場潮流是合并和收購,這可能會改變業界的競爭格局。
IDC負責《全球半導體市場預測》的項目經理戈帕爾說,今年上半年芯片市場的供過于求降低了對各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芯片 DRAM NAND EDA IC設計
圖片說明:特拉華大學科學家制造出的硅自旋芯片,其中包括十幾個微小的自旋輸運設備。 (圖片來源:Kathy F. Atkinson/University of Delaware) 在證實了硅芯片中電子自旋如何注入、控制及探測后,美英科學家的一項跟進研究又發現,這種量子特性可以輸運350微米——微電子世界中的“馬拉松的距離”。該研究成果標志著自旋電子學相關領域的又一重要進展,它有望開創硅片應用的新
關鍵字:
硅自旋 芯片 集成電路
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SemiconductorCorporation)宣布推出7款適用于專業廣播視頻設備的全新產品。開發視頻系統的工程師只要采用這幾款集成電路,便可設計具有獨特個性的視頻設備。這7款新芯片屬同一系列的產品,而這系列芯片是目前市場上型號最齊備的視頻芯片,同系列的其他產品還有串行數字接口(SDI)電路、高精度定時電路、模擬視頻芯片、低電壓差動信號傳輸(LVDS)接口電路、信號調節芯片、高性能音頻系統和電源管理產品。
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的7款新產品分別是業界最小巧而且抖動最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美國國家半導體 視頻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美國和歐洲市場強勁的季節銷售,以及緊隨其后的中國新年銷售旺季,將有助于決定DRAM是否供過于求、邏輯芯片供應正在減少以及2008年全球芯片產業走向。
應用材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Splinter預測,如果情況不是很好,2008年半導體產業發展可能不會太強勁。2007年,半導體設備資本開支增長率為0到5%之間,而半導體收入增長預計為5%到10%之間。
Splinter表示,“尚未為止,2007年半導體產業未現繁榮景象。這不是因為銷售沒有增加,而是由于遭遇沉重的價格壓力。粗略估計,邏輯芯片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DRAM 芯片 半導體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一向有些默默無聞、冷冷清清的集成電路與元器件等基礎電子產業,近幾年來日漸熱鬧繁榮和備受關注。這一方面是由于電子信息產品整機制造業持續增長的拉動,另一方面是由于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同時,這也是有關政府部門和產業鏈企業逐漸重視上游產業,并希望打造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結果。
產業規模急劇擴大
數字是最好的說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2002年只有268.4億元,但到2006年卻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06.4億元,平均增長速度在3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高達近50%。目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集成電路 芯片 液晶 模擬IC 電源
隨著一些芯片廠商上個星期發布了季度財務報告,Gartner認為2007年全球半導體資本開支將比它在10月初預測的數字高2.7%。這是因為三星電子等廠商2007年的資本開支比原來的預測多出了10億美元。
Gartner稱,問題是許多公司預測2008年的資本開支將低于2007年的水平。Gartner現在預測2008年全球半導體資本開支實際上將下降7.7%。Gartner在10月初的預測是下降3.1%。由于NAND閃存和DRAM內存芯片市場的商業動態在不斷變化,Gartner預測半導體廠商的資本開支計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芯片 半導體材料
英特爾曾試圖向自動測試設備(ATE)領域引入“標準平臺”或架構。現在,該公司暗中希望把類似的有爭議概念用于CVD、蝕刻、PVD和其它前端芯片廠設備。這個概念可能會引起關注,并可能改變芯片廠設備產業的趨勢。如果廣為流行,它也可能困擾各種芯片廠設備供應商。
目前,半導體制造設備生產商開發設備,其中包括平臺、工藝模塊和配套軟件。英特爾希望在其各個工廠中擁有一種通用和標準的“真空處理平臺”,這可能在業內引起震動。按英特爾的設想,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只需為這個通用平臺設計和提供各種即插即用的處理模塊。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英特爾 芯片 PVD 消費電子
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周一稱,在PC和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推動下,今年9月份全球微芯片銷售收入增長了5.9%。
9月份全球微芯片銷售收入從去年同期的213億美元增長到了226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微芯片銷售收入增長6%,從去年同期的640億美元提高到了678億美元。
SIA總裁GeorgeScalise在聲明中稱,第三季度的全球銷售比今年第二季度增長了13.2%反映了為圣誕節假日銷售準備產品的傳統模式已經開始。
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非常強勁。第三季度用于傳統消費電子產品的
關鍵字:
消費電子 NAND 閃存 芯片 嵌入式
短短十年間,射頻識別標簽成為技術上的新寵,但是RFID市場,還不夠壯大,不夠明朗,甚至有主要行業的研究者,對RFID應用的緩慢步伐,表現出失望情緒。
而RFID支持者稱,要對RFID行業有耐心。他們說,上個月微軟發布一款新軟件,用來管理RFID網絡,該軟件的發布,將為RFID領域注入生機。
AMRResearch知名分析者JohnFontanella說:“人人期待著RFID爆發時代的來臨,期待著RFID應用廣泛增加,但是這是需要時間的。”
AMR預言,RFID爆發時代的到來,需要大約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射頻識別 RFID 芯片 RF IF
愛特梅爾公司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簡稱「應科院」) 宣布合作,為共有客戶開發系統級芯片 (system-on-chip, SoC),以愛特梅爾的CAP™ 可定制ARM® 微控制器 (MCU) 為基礎,而應科院則提供專業設計技術、IP模塊和軟件支持。這項合作源于應科院現有的低功耗微控器設計平臺計劃,該計劃針對為特定應用開發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統級芯片設計的公司,幫助他們降低技術方面的入門要求。
按照該項協議,應科院將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將后者的設計規格要求轉換成AT91C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愛特梅爾 AT91CAP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無源器件廠商國巨公司(Yageo)日前宣布蘇州第二座工廠正式投入營運,啟用全球最大規模無源器件后段生產線。明年國巨蘇州芯片電阻與多層陶瓷電容(MLCC),可望分別達到360億顆與110億顆月產能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無源器件生產基地。而其蘇州二廠二期工程也于近日同時動工,預計產能規模與產品組合將隨客戶需求的成長持續提升。
國巨公司董事長陳泰銘先生表示:“國巨自1996年起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至今已屆滿十年,國巨陸續在華南、華東與華北,建立完備的生產與銷售服務網絡。國巨在大陸市場的發展策略也邁入全新階段
關鍵字:
消費電子 無源器件 芯片 MLCC 消費電子
在國際測試大會上,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副總經理Gadi Singer在題為“應對頻譜納米技術和千兆復雜性的挑戰”的演講中指出,從1940年以來,每立方英尺MIPS或每磅MIPS數每10年就增加100倍。雖然在平滑的曲線上一直是以指數規律變化,但是,在那個時期仍然有許多不連續性和變形點。
“目前,四個不同的趨勢正延伸在所有方向中的曲線,”Singer說道。首先,IC復雜性和多樣性正受到智能(便攜式)設備的出現的驅使。這些新的設計包含復雜的內核、多處理引擎、更多的存儲區、專用的子系統以及在片上的多個通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SoC 英特爾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北京時間10月29日硅谷動力網站從國外媒體處獲悉: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日前發布了九月份全球芯片市場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九月份芯片銷售比八月份環比增長了5%。 九月份,全球半導體市場容量為2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9%。
今年三季度芯片銷售總額達到678億美元,比二季度環比增長了9.3%,比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長了5.9%。
WSTS說,拉動九月份半導體銷售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芯片 集成電路 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本土多家TD芯片企業正在強化與代工廠的合作,一是迎接11月下旬TD手機招標案,二是期待在真正商用后,做好充足產能儲備。其中,大陸3G標準芯片供應商聯發科、天碁、展訊、凱明等企業,正在準備釋放訂單。而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代工企業以及下游封裝巨頭日月光也正為此規劃生產。 “大陸3G市場未來的蓬勃發展很可觀,我們正參與其中。”臺積電發言人曾晉皓說。這家代工巨頭目前已和大部分本土TD芯片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上述4家企業均為它的客戶。此外,兩家射頻芯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芯片 TD 手機 手機
10月29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兩大芯片生產商——臺灣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聯華電子催促當地政府放松對赴中國大陸芯片投資的限制,稱他們可能會因政府禁止在大陸設立先進生產線而喪失現有的競爭優勢。
在該兩大芯片生產商提出上述請求之前,臺灣一家地方法院于上周五裁定,聯華電子前董事長在中國大陸組建芯片企業的行為沒有觸犯任何法律。
由于擔心失去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主導地位,臺灣嚴格控制芯片制造技術的出口。目前臺灣政府僅允許芯片生產商在中國大陸投資0.18微米技術的芯片生產。
聯華電子董事長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臺灣 芯片 投資 消費電子
m4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4 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4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4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