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宣布,使用基于高通最新LTE-Advanced modem芯片的終端,R&S CMW500已經充分驗證基于3GPP Release 10 的LTE-Advance Category 9用戶平面吞吐量測試能力。R&S CMW500寬帶無線通信測試儀模擬LTE-Advanced網絡下行3個載波發送數據用于終端測試。作為全球唯一同時支持Category 9射頻和協議的測試平臺,R&S CMW500支持從射頻到應用層全協議棧的驗證測試。
試驗表明,高通LTE-Ad
- 關鍵字:
R&S LTE-Advanced CMW500
- 4G TD-LTE商用正進行得熱火朝天之時,國產3G標準TD-SCDMA最近卻被置于風口浪尖。原因在于當初的TD-SCDMA并沒有給中國廠商帶來實際的商業利益。其商用進程緩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產業化推動方面無力。同時,3G決策時間過長,留給3G發展的窗口期太短,使得矛盾顯得更加突出。而最要命的是,所謂的自主知識產權,還是一本糊涂賬。
- 關鍵字:
3G TD-SCDMA TD-LTE
- 安立公司為其 BTS Master™ MT8220T 基站分析儀推出了一種新功能,該功能使得現場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能夠在網絡部署和維護中進行高精度高效率的 LTE-Advanced 載波聚合測量。有了這種新功能,MT8220T 就能夠對所有的有效元件載波執行重要的 LTE-Advanced 載波聚合測量,并將它們同時展示在同一個屏幕上,使得用戶可以快速準確地驗證 LTE-Advanced 載波聚合的現場安裝。
為了簡便和高效,許多 LTE-Advanced 載波聚合測試都是自動執行的。
- 關鍵字:
安立 手持式分析儀 LTE-Advanced
- 據最近的分析師報告預測:全球付運的、連接到LTE的設備總數將在2019年前突破18.9億部,這凸顯出移動安全威脅將是網絡安全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在MEF名為“電信級以太網2.0革命”研討會上, Vitesse Semiconductor首席技術官Martin Nuss博士在為眾多聽眾演講時,為移動安全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它覆蓋了網絡基礎設施、應用和網絡同步。
Nuss博士提到移動網絡空中接口鏈路總是默認加密,因為它們被3GPP托管,但應用并非如此。即使它們也是如此,基礎設施
- 關鍵字:
Vitesse LTE 5G
- 自從2009年瑞典運營商 TeliaSonera正式商用全球首個LTE網絡以來,4G作為一個熱門技術一直被眾多運營商和媒體所關注。正當國內三大運營商的4G建設正在火熱的進行中,5G又一次進入了大家的視線。無論是中移動、Vodafone這樣的運營商還是華為中興這樣的設備商,對5G的渴望早已表露無疑。各種媒體更是把 5G描繪的天花亂墜,仿佛到了5G時代,我們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互聯網體驗。但是情況果真如此么?5G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1、5G就是解決移動中觀看視頻的問題?
有這樣一
- 關鍵字:
5G 4G LTE
- 2013年12月,中移動拿到TD-LTE牌照后,立刻定出了“宏偉”目標:2014年底4G基站要達到50萬個,發展4G用戶5000萬戶,4G終端要達1億部。一時間業內嘩然,包括中移動內部諸多人士也認為目標很難完成。緊隨其后,關于“中移動4G大躍進”、“一夜醒來房子歸移動”等論調普天蓋地。然而,經過一年的發展,中移動亮出的成績單卻超乎想象。
一、三組對比數據告訴你,4G發展到底有多快
1、網絡建
- 關鍵字:
4G TD-LTE
- 掌握核心技術的大唐推動了TD-SCDMA和TD-LTE的發展,經過ITU和3GPP非常嚴格的技術審核,中國才得以成為TD-SCDMA和TD-LTE標準的主導者。
一、 TD-SCDMA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大唐手里
TD-CDMA是西門子提出的標準,但是西門子尚未有對TD-CDMA進行實驗驗證,就已經因為歐洲決定統一采用WCDMA而被淘汰。
大唐提出TD-SCDMA標準后,進行改進、實驗驗證、建設實驗網直到后來大規模組網,這一切都付出了許多艱苦的努力,也因為這些努力大唐得以收獲TD-SCD
- 關鍵字:
大唐電信 TD-SCDMA TD-LTE
- 2014年12月4日,市場調研公司Infonetics發布其最新的三季度2G、3G、LTE市場發展情況。
分析員點評:
Infonetics移動基礎設施和運營商首席分析師Stéphane Téral稱:“在移動基礎設施市場,2014年三季度幾乎復制了四季度的發展態勢,LTE達到了部署的高峰,中國地區耀眼的發展光芒,遮擋了歐洲、中東和俄羅斯的強勁發展。”
移動基礎設施市場發展概況:
*目前,運營商每個季度對于LTE的開支達到56
- 關鍵字:
諾基亞 LTE
- 4G大戰如火如荼,聯發科今年4G晶片出貨目標逾3000萬套可達陣,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昨表示,今年第4季4G LTE手機晶片出貨比重已達2成,預估明年底將大幅攀升至5成水準,且明年整體4G LTE晶片出貨至少1億套起跳。
手機晶片出貨大增
聯發科上半年在4G晶片缺席,下半年急起直追,目前市占約20%,仍遠落后對手高通的60~70%,市場關注明年4G展望,謝清江指出,雖然中國智慧手機普及率已高,但市場會微幅成長,主要來自外銷市場和LTE換機潮,明年中移動、中聯通和中電信等電信商有3.1億臺LT
- 關鍵字:
聯發科 4G LTE
- 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今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年歐美市場是不錯的一年,在平板品牌、智慧機客戶拓展上都有所斬獲,尤其3G今年陸續推廣進入歐美市場后,LTE產品亦推展中,未來LTE市場機會更大。
謝清江表示,今年是品牌的一年,產品瞄準超級中端市場,4G產品積極追趕對手,而產品亦打入品牌廠包括Google安卓手機(主打印度市場)、亞馬遜平板電腦等,以強化國際程度,而聯發科亦在各地提升人力及能見度,今年在圣地牙哥、印度、芬蘭都有新設點,目前全球已有27個辦公室。
謝清江表示,全模晶片MT6735晶片已
- 關鍵字:
聯發科 MT6735 LTE
- 東亞地區長程演進計畫(LTE)設備需求,驅動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業者營收攀升。2014年中國大陸及臺灣陸續啟動LTE商轉,帶動龐大的LTE設備購置及基礎建設投資潮,深耕通訊領域有成的FPGA業者也趁著這波潮流搭上順風車,大發LTE財。
賽靈思(Xilinx)亞太區銷售與市場副總裁楊飛表示,中國大陸于2013年底發放LTE營運牌照后,業界都在引頸期盼這個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將為LTE供應鏈帶來一波新氣象;果不其然,2014年中國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陸續啟動LTE商轉,加上臺灣LTE網路也隨后開
- 關鍵字:
Xilinx FPGA LTE
- 2014年8月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公布了LTE混合組網試點城市的第二批名單,至此TD-LTE/FDD LTE試點城市數量已增至40個左右,中國移動通信市場已經全面進入4G時代。今后一段時間內LTE網絡將和已有的GSM、TD-SCDMA、WLAN網絡等多網并存,移動通信網絡規模和網絡結構將變得日益復雜,對移動通信網絡優化設備和服務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移動通信網絡優化覆蓋市場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成長和完善,2000年進入高速發展期。隨著國內企業的成長,由國外企業壟斷的市場格局被逐步打
- 關鍵字:
GSM LTE WLAN
- 全球領先的閃存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閃迪公司今天宣布,公司的風險投資部門SanDisk Ventures已投資領先的高性能單模LTE芯片組開發商Altair半導體。 Altair的高性能產品能夠為平板電腦、上網本、USB硬件保護裝置、便攜熱點、固定路由器、調制解調器、M2M應用等設備帶來4G LTE高速互聯能力。
借助本次投資,閃迪公司通過進一步把握有關數據抓取、存儲、共享和管理的技術與趨勢,擴展存儲的無限可能。
閃迪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Sumit Sadana表示:“閃存存儲與
- 關鍵字:
SanDisk Altair LTE
-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受惠2014下半年大陸進入4G用戶成長爆發期、LTE終端款式翻倍成長、LTE商用網路數量穩定增加等因素,2014年全球LTE用戶數可望達到4.45億。估計2016年全球LTE用戶市場將首度突破10億用戶關卡達到14.66億用戶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2014上半年的統計指出南韓的LTE用戶數占所有行動用戶數比重58.8%,但其行動數據流量的使用比重卻高達94%,顯示LTE用戶的行動數據使用量一如預期地成倍數增長。然而DIGITIMES Research統計
- 關鍵字:
LTE 4G
- 手機專利是很專業的業務領域,近期因為國家發改委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及小米走向國際市場引發大家關注。
有朋友說專利是大陸品牌走向海外的絆腳石,甚至有媒體預測即使在大陸一場本土手機品牌之間的專利戰一觸即發,真的如此?
手機專利是一個品牌擁有核心技術體現,也是歷史地位的象征,當然專利并不能保證一個手機品牌長久昌盛,早期擁有GSM專利的眾多國際廠商已經退出手 機業務,如愛立信、Alcatel、Moto、Nokia等都曾是手機領域輝煌一時的手機品牌,這些公司也都曾為手機產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隨著
- 關鍵字:
Nokia LTE 愛立信
lte-advanced介紹
LTE-Advanced
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進,2008年3月開始,2008年5月確定需求。它滿足ITU-R 的IMT-Advanced技術征集的需求,LTE-A不僅是3GPP形成歐洲IMT-Advanced技術提案的一個重要來源,還是一個后向兼容的技術,完全兼容LTE,是演進而不是革命。
中文名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