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今年發布旗下最新旗艦機G4,在上市不久后便有外媒iFixit便對其進行了簡單的拆解,最終對這款旗艦手機給出了8分的評價(總分10,分數越高越容易維修),下面讓我們大家來看一下其內部結構究竟如何吧。
?
?
?
?
?
?
?
?
?
- 關鍵字:
LG iFixit
- 諾基亞周二宣布,已與LG電子簽署智能手機專利授權協議,但LG支付給諾基亞的授權費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仲裁過程。
諾基亞去年將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但保留了手機專利。分析人士認為,將來LG支付給諾基亞的授權費可能遠低于三星支付給諾基亞的授權費。三星2013年曾諾基亞簽署類似的授權協議,但仲裁過程仍在持續中。
諾基亞稱,LG授權費的仲裁過程有望在兩年內完成。北歐聯合銀行(Nordea)分析師薩米·薩卡米斯(Sami Sarkamies)稱:“這將成為一種越來越常見的模式。
- 關鍵字:
LG 諾基亞
- TCL董事長李東生曾說,今后要像印刷紙一樣生產液晶屏,當然他指的是產能效率。不過在美國加州圣何塞舉行的2015國際信息顯示學會研討會上,LG Display向世人展示了一種18英寸柔性卷軸式OLED顯示屏,這次是真的像紙一樣。據CNET報道,LG Display高管在現場演示,這種超薄顯示屏面板可以像紙一樣卷起來,同時絲毫不影響顯示屏本身功能。
OLED被視為顯示屏領域下一個重要技術。OLED顯示屏中加入了一種有機化合物層,它不光能夠使顯示屏變得很薄,還能使其進行彎曲,折疊和卷起。這種有機材料能
- 關鍵字:
LG 顯示屏
- 近日知名維修團隊iFixit對LG G4進行了詳細拆解,除了詳細展示該設備的完整清晰零件之外還帶來了部分零件的X光視圖,最終iFixit對這款旗艦手機給出了8分的評價(總分10,分數越高越容易維修),獲得高分的主要原因是設備非常容易打開和用戶可更換電池,iFixit表示用戶只需要細微的努力就能彈出后置面板,電池就可以被取出,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工具。
事實上,iFixit還表示在拆解到G4的中框之間并不需要任何工具。從這里到拆解到主板,只需要一把十字的螺絲刀和挑線器。在主板上可以看到來自三星的3G
- 關鍵字:
LG G4
- LG官網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打算將無線充電產品從智能型手機,擴展到電視、汽車等領域,目前正著手加速進行技術研發。南韓業界人士分析,樂金不僅想將無線充電技術應用于智能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未來也想擴大應用在電視與汽車零組件等領域。
據韓媒inews24報導,無線充電同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與電力事業聯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宣布整并后,將在2015年內建立一個整合的充電標準,加上三星電子(S
- 關鍵字:
LG 無線充電
-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BOE)打造 10.5 代 LCD 面板產線,將成日本夏普(Sharp)之外,唯一投資 10 代線的廠商。先前外傳韓廠為了保住市場龍頭地位,可能跟進。不過韓媒爆料稱,由于投資金額過大,Samsung Display 和 LG Display 都決定暫緩加入戰局。
韓 媒etnews 4 日報導,Samsung Display 和 LG Display 決定暫時延后 10 代線投資計畫,兩家韓廠在京東方宣布建廠前,就詳加研究 10 代線計畫,但至今尚未拍板。內情人士表示,Sams
- 關鍵字:
LG 面板
- 在液晶電視領域還在為未來主流是超薄還是曲面爭論不休的時候,OLED已經進入理性發展階段。LG Display(以下簡稱“LGD”)已經開始對外發布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有機發光半導體)的戰略方向和中長期計劃了。5月19日,LGD OLED事業部部長呂相德表示,FHD OLED電視面板良品率已達到80%以上,達到了與LCD良品率相當的水準,今年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UHD分辨率OLED電視面板良品率。 2015年OLED電視面板的銷售目標為60萬片,而2016年的目標為15
- 關鍵字:
LG OLED
- LG的新旗艦手機G4已經正式發布了國行版,售價3999,而低于任何一款手機,在欣賞其外部設計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看到其內部做工究竟如何,以及是否方便拆解、維修,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后續使用尤其是遇到問題時的體驗。
說起設備拆解,專家當然是iFixit,不過也不是唯一的渠道。這不,LG G4國行剛發布,愛玩客就送上了詳細的拆解教程,更難得的是還有組裝還原過程 ,以及對其做工的精彩點評。一起看看把。
1、拆解難度:★★☆
屬于初級水準,LG G4內部結構非常簡單,層級也不是很多,基本上沒有
- 關鍵字:
LG G4
- IT產品早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的生活的每個角落,消費者們對IT產品及行業也愈發了解,大家所的關注已不僅僅局限于各種終端產品,而是把注意力投放到了更高層次的上游行業。作為顯示產品的上游行業——顯示面板行業在2015年上半年發生了許多變化,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不斷上演,產業格局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改變。
誰主導技術發展?全球面板行業獨家解析
各種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與量產,如LTPS與IGZO等新興顯示技術已逐漸投入到主流顯示面板產品之中,觸控面板材
- 關鍵字:
面板 AMOLED LG
- LG Display將從今年7月份起量產“真正可彎曲”的塑料OLED顯示屏。盡管LG的G Flex 2和三星Galaxy Note Edge智能手機都配置柔性顯示屏,但事實證明柔性顯示屏還有改進空間。當前的柔性OLED顯示屏上面還覆蓋有一層很薄的玻璃,這使其曲率半徑的極限為 2.95英寸(75毫米)。LG的新技術能生產完全由塑料組成的柔性顯示屏,曲率半徑可以達到1.18英寸(30毫米)。
除能做成復雜的造型外,LG全塑料柔性顯示屏還具有良好的防碎能力。它的發光效率為60l
- 關鍵字:
LG OLED
- LG Display將從今年7月份起量產“真正可彎曲”的塑料OLED顯示屏。盡管LG的G Flex 2和三星Galaxy Note Edge智能手機都配置柔性顯示屏,但事實證明柔性顯示屏還有改進空間。當前的柔性OLED顯示屏上面還覆蓋有一層很薄的玻璃,這使其曲率半徑的極限為 2.95英寸(75毫米)。LG的新技術能生產完全由塑料組成的柔性顯示屏,曲率半徑可以達到1.18英寸(30毫米)。
除能做成復雜的造型外,LG全塑料柔性顯示屏還具有良好的防碎能力。它的發光效率為60l
- 關鍵字:
LG OLED
- 2014年電動汽車蓄電池市場占有率分析結果顯示,日本企業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韓國企業緊隨其后。
韓國市場調查機構SNE RESEARCH針對去年世界范圍內銷售的電動汽車所使用的蓄電池容量及各國廠商市場占有率進行了調查。該機構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機構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71%(約6.3GW容量),排名榜首。韓國LG化學、三星SDI、SK innovation三家企業合計市場占有率為17.3%,居第二位。
從各個蓄電池廠商來看,日本的松下電器高居首位,占比例為3
- 關鍵字:
電動汽車 LG
- 高通(Qualcomm)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S6搭載自家Exynos移動AP,取代驍龍810而導致業績下滑。2015年上半僅靠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的G Flex 2與G4支撐移動AP事業,而下半年除了繼續加強與樂金的合作關系,能否與三星電子恢復合作關系,將是改善獲利的關鍵。
據韓媒IT Today報導,高通2015年第1季營收為69億美元,雖比前一年同期成長8%,但營業利益比前一年同期減少33%,僅13億美元,顯示失去主要客戶三星
- 關鍵字:
高通 三星 LG
- AppleWatch賣得好,它的屏幕供應商自然也高興。截至目前,LGDisplay仍然是AppleWatch的唯一屏幕供應商,該公司僅在2015年第一季度就通過AppleWatch獲得了1.86億美元的收入。根據DisplaySearch的調查報告,整個行業的智能手表顯示屏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規模大約為2.4億美元,也就是說光LG一家公司就占據了90%的份額。
智能手表行業當然還有其它的屏幕供應商,但其收入與拿到蘋果訂單的LG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三星占3.1%,J
- 關鍵字:
LG AppleWatch
- LCD 電視面板第二季報價預料走跌,分析師看好三星、LG 等韓國主要電視廠獲利將可因成本降低而受惠。
據市調機構 DisplaySearch 預測,42 寸 Full HD 面板第二季可能跌 4 美元、第三、四季再分別跌 6 美元與 2 美元。42 寸 Full HD 面板第一季報價為 145 美元。
三星消費電子部門首季營損 1,400 億韓元(1.28 億美元)、LG 家庭娛樂部門同期也出現虧損 62 億韓元。DisplaySearch 認為,面板成本降低,將有助于改善電視廠績效。
- 關鍵字:
LCD 三星 LG
lg介紹
創立時間:1947年
總銷售額:85兆韓元(2006年為基準)
事業領域:電子 化學 通信·服務
分公司:44家
海外法人:130余家
職工數:16萬
LG目前是韓國第三大公司,屬下有44家公司,在全球有大約300個辦事處和下屬企業。目前LG電子屬下有6個獨立運作的商業管理系統,它們是數碼顯示公司、數碼家電公司、數碼媒介公司、數碼系統公司、移動電話公司及數碼網絡公司。我們把"數碼創導"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