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國產 GPU 廠商景嘉微今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開展新款圖形處理芯片的研發工作。IT之家從景嘉微官方得知,景嘉微已成功研發 JM5400、JM7200、JM9 等系列圖形處理芯片,并成功實現產業化。其中,景嘉微 JM9 系列兩款圖形處理芯片分別于 2021 年 11 月 16 日和 2022 年 6 月 28 日完成階段性測試工作。景嘉微指出,目前公司 JM9 系列圖形處理芯片可滿足地理信息系統、媒體處理、CAD 輔助設計、游戲、虛擬化等高性能顯示需
關鍵字:
GPU 景嘉微
IT之家 2 月 17 日消息,蘋果 Mac 設備在過渡到 Apple Silicon 之后,在圖形方面只能使用集顯進行處理。不過根據最新公示的 4 項相關專利,蘋果正考慮為 Apple Silicon 芯片添加對 PCIe GPU 的支持。對于計劃購買 Mac Pro、或者對處理性能有較高要求的蘋果用戶來說,比較看重獨立顯卡的性能表現。在 Intel Mac 上可以通過 Thunderbolt 連接移動 GPU,或者在 Mac Pro 內部添加獨立顯卡,但目前 Apple Silicon 還不
關鍵字:
GPU
眾所周知,ARM對外提供架構授權,同時也提供CPU、GPU、NPU等IP核的授權。但是蘋果只采用ARM的架構,CPU、GPU、NPU等全部自研。而高通的芯片中,CPU是基于ARM的魔改,而GPU是采用Adreno,不是ARM公版的。而華為、聯發科之前不管是CPU,還是GPU都是采用ARM公版的IP核。所以我們看到,蘋果最牛,不管是CPU,還是GPU,都是狂虐安卓芯片。很多人表示,這代表著ARM的公版CPU、GPU不行,所以導致采用ARM公版IP核的芯片們,性能都拉胯,要想性能好,還得學蘋果,放棄掉ARM的
關鍵字:
ARM GPU
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NVIDIA 即將推出的新款 Ada GPU(包括 AD106 和 AD107)已逐漸浮出水面,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在近期,甚至下個月的 GTC 2023 上亮相,并將很快應用于主流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根據 @Moore's Law Is Dead 最新消息,這兩款 GPU 雖然外觀看起來跟之前的型號差不多,但芯片面積卻要比上一代要小。據說 Ada AD106 GPU 的尺寸約為 180-190mm2,比 GA106 GPU 小 30% 左
關鍵字:
Nvidia GPU
前言:現今已是2023年了,科技在快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智能時代的到來,AI作為核心驅動力量為醫療行業、汽車行業以及AI等行業帶來了巨大轉變。如在醫療行業,應用認知計算技術AI能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將人工智能應用到醫院平臺,能從各種渠道分析訪問者的健康狀況并提供保健相關的洞察力,并與訪問者進行雙向互動。對于患者而言,AI可以幫助自己預知發病時間,并及時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在汽車行業,可以利用AI技術進行自動駕駛,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創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如在AI行業,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學習大量而深
關鍵字:
NVIDIA GPU AI 思騰合力
倍捷連接器(PEI-Genesi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ven Fisher正式宣布收購有40年歷史,總部位于加州的連接、被動、和機電元器件(IP&E)供應商Testco Inc.,。Steven Fisher表示:“此次收購將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IP&E產品方案。我們是行業值得信賴的互連專家,本次收購有助于提升我們解決互連問題的能力,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會進一步加強我們和客戶的合作?!?0年以來,Testco?Inc.?為全球科技公司提供連接、被動、和機電元器件(IP
關鍵字:
倍捷連接器 IP&E Testco
近幾年,隨著光線追蹤技術的熱度逐漸上升,其技術也逐漸成熟,各大廠商紛紛入局光線追蹤技術。目前,PC端的光線追蹤技術各位消費者都已經屢見不鮮,但是最為廣大的移動市場,光線追蹤技術還處于幾乎空白的領域。1月11日,來自英國的知名芯片IP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全新一代GPU知識產權(IP),IMG DXT,本產品將首次引入硬件光追單元,以實現移動端的光線追蹤效果,力求為所有移動設備用戶帶來最先進的圖形技術
關鍵字:
移動設備 光線追蹤 GPU Imagination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推出IMG DXT。這款開創性的光追GPU將為所有移動設備用戶帶來最先進的圖形技術。從高端設備到主流設備,D系列的首款產品IMG DXT使移動設備制造商能夠根據自己的設計目標將光追技術集成到他們的系統級芯片(SoC)中。目前,移動光追的市場體量還很小。IMG DXT將使光追成為一項主流技術,激發移動游戲開發商和原設備制造商(OEM)對這項技術的興趣與投資。這款GPU可以從節省面積的0.5?RAC(光線加速集群)配置擴展到高性能的4?
關鍵字:
Imagination GPU 移動游戲玩家 高級光追技術
中國北京 - 2023年1月11日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IMG DXT。這款開創性的光追GPU將為所有移動設備用戶帶來最先進的圖形技術。 從高端設備到主流設備,D系列的首款產品IMG DXT使移動設備制造商能夠根據自己的設計目標將光追技術集成到他們的系統級芯片(SoC)中。 目前,移動光追的市場體量還很小。IMG DXT將使光追成為一項主流技術,激發移動游戲開發商和原設備制造商(OEM)對這項技術的興趣與投資。 這款GPU可以從節省面積
關鍵字:
Imagination GPU 光線追蹤
IT之家 1 月 11 日消息,國產 GPU 廠商摩爾線程昨日舉辦了 GPU 云桌面產品發布會,推出全新 vPC 云桌面虛擬化 GPU 產品 MT vGPU1.0、MT GPU 直通和 MT GPU 加速協議編碼等基于摩爾線程多功能服務器 GPU 的云桌面產品,并聯合合作伙伴推出了多款基于 MTT S2000 的云桌面解決方案,攜手推進摩爾線程 GPU 產品在云桌面領域的落地應用與部署。據介紹,作為國內首個具有自主云桌面 GPU 虛擬化技術的創新企業,摩爾線程發起“摩爾線程云桌面 GPU 加速共
關鍵字:
摩爾線程 MTT S2000 GPU
過去幾年,國際形勢的變化讓壯大中國芯片設計產業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伴隨著全社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關注提升和資本的涌入,整個半導體設計產業鏈迎來全面的發展機遇。對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來說,芯片設計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設計公司技術的提升,還需要先進的本土芯片制造能力和相關設計工具的鼎力支撐。 隨著國內芯片設計企業的大量涌現,本土芯片設計帶動著設計IP需求增長非常明顯,這不僅給成立多年的本土IP企業發展的黃金機遇,同時也催生出大量的新興IP初創企業,這些企業的起點高、IP運作經驗豐富,共同
關鍵字:
芯來科技 RISC-V IP ICCAD
過去幾年,國際形勢的變化讓壯大中國芯片設計產業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伴隨著全社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關注提升和資本的涌入,整個半導體設計產業鏈迎來全面的發展機遇。對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來說,芯片設計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設計公司技術的提升,還需要先進的本土芯片制造能力和相關設計工具的鼎力支撐。 隨著國內芯片設計企業的大量涌現,本土芯片設計帶動著設計IP需求增長非常明顯,這不僅給成立多年的本土IP企業發展的黃金機遇,同時也催生出大量的新興IP初創企業,這些企業的起點高、IP運作經驗豐富,共同為
關鍵字:
奎芯科技 Chiplet IP ICCAD
桌面獨立顯卡,已經暴跌到 20 年最低了!根據 Jon Peddie Research 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的桌面獨顯出貨量慘不忍睹,創造了 20 年的最低紀錄。經歷了這幾年的疫情、礦難、逐步放開,顯卡市場有這一天,也并不奇怪。銷量雖低,單價卻高,韭菜管夠就行跟一年前相比,獨立 GPU 的出貨量已經減少了 42%。在疫情期間,顯卡的需求曾經有一度是顯著增加的,因為居家辦公、遠程網課等場景增多,而且大家的娛樂方式收緊,很多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在家里打游戲。而另外一些人,則是忙于挖礦。但如今的世界,可不是昨日的
關鍵字:
GPU AMD NVIDIA
IT之家 12 月 27 日消息,摩爾線程今日宣布完成 15 億元 B 輪融資,并已順利完成交割。本輪融資由中移數字新經濟產業基金、和諧健康保險領投,典實資本跟投。作為一家以全功能 GPU 芯片設計為主的集成電路科技公司,摩爾線程表示,融資資金將持續用于摩爾線程多功能 GPU 的快速迭代,MUSA 架構創新及相關 IP 的研發。至此,摩爾線程成立兩年已完成四次融資。IT之家了解到,摩爾線程目前發布了兩顆基于其 MUSA 統一系統架構打造的多功能 GPU 芯片 ——“蘇堤”和“春曉”,以
關鍵字:
摩爾線程 GPU
上個月AMD發布了自家全新的基于RDNA 3構架的RX 7900 XT、RX 7900 XTX GPU。雖說其起售價高達7399元(RX 7900 XT)和7999元(RX 7900 XTX),但是由于今年老對手英偉達全新發布的40系顯卡售價相較于往年大漲,與AMD RX 7900 XTX對位的顯卡,RTX 4080售價來到了 9499元起。在同行襯托之下,AMD今年的旗艦級GPU,其7999元的售價比對位的RTX 4080便宜了1500元,再加之在AMD發布會上,蘇媽劍指RTX 4080,指出本次AMD
關鍵字:
AMD GPU
gpu ip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gpu ip!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gpu ip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gpu ip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